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艺术家黄钢(左)与策展人亨利-克洛德•顾索(右)
11月23日,黄钢的个展《工作室》在北京艺术8举行开幕式,此次展览由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前院长、现任艺术8协会主席亨利-克洛德•顾索(Henry-Claude•Cousseau)策展。此次展览把黄钢的工作室搬到了展厅,如亨利-克洛德•顾索所言:“如果要深度了解黄钢,需要去参加他的工作室,了解艺术品是如何诞生的;第二,类似装置的作品在中国很少有这样展览,我去参观黄钢工作室的时候非常震惊,能从工作室中找到作品的源泉,非常富有强度。所以希望把工作室搬到展厅,让更多的人了解黄钢的创作状态和过程。”
生于1961年,长在故宫边上,受家庭的熏陶,自年少开始,黄钢一方面涵养中国古典文化,另一方面那个动荡的运动年代给予他独特的积淀,影响到他的创作中,从而也带有一种反叛与厚重。他的作品中出现的红五角星、红旗与北京的四合院的热闹市井生活形成强烈对比,艺术家用超现实的浪漫手法把传统与现代、世俗与政治巧妙融合,探讨了在现存体制下中国多重的文化现象。
对于黄钢,顾索说:“黄钢非常了解中国文化的传统,同时对现代性的历史也非常了解,这既包括中国现代性,也包括欧洲现代性。黄钢擅长把中国和外国、过去和现在结合起来的,创作时间与作品之间的关系,他是一个非常具有当代性的艺术家,能够回头看到过去的历史。所谓的创新并不是打破过往的一切,而是从过去创造新的元素。”
黄钢的很多作品是在古老的现成物上进行再创作,古大漆版、古经板、老佛像、转经和西藏老皮箱等都是他创作的源泉,对其进行重新构造与组合,在古老文明的繁花之上再生繁花,在传统的辉煌中再现当代的精神。黄钢说:“我对文化自身的传统十分依恋,就像人与水,这种依恋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中,中国艺术的精神往往是由工艺性体现的,而这种工艺性在丰富的文化涵养下,包含了太多的文化内容,已经上升到了艺术与精神的层面,从远古的玉器、青铜器,到宋元明清的瓷器、家具、漆器,无不体现了东方文化中的美学理想与精神气质。”
展览持续至2014年1月15日。
作者:周永亮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