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书法是心灵活动的轨迹,是一种精神境界诉诸腕下的文化艺术行为,清代的朱履贞在他的《书学捷要》中对书法提出“六要”,气质、天资、得法、临帖、功力、识鉴。他认为这是一个书家通向书法艺术高峰的六道卡子,一卡不过,难及顶峰。
我是本此来修炼的。
气质,人秉天地之气,虽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也可以用后天的修养来补给,这就是用文史哲社会学方面的知识来增强气质,使雅、使高、使清。
天资,是先天的对书法艺术的感悟力和亲近力,即对书法艺术的精神倾向力。
天资,我的理解是,爱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乐而耽之,即执着的意志力。我自幼便对书法有感悟力,所以二十多年来乐此不疲。
得法,指的是对书法用笔的技法的掌握和运用,我自我感觉及他人评论和腕下表现均在法度道上。
得法,事半功倍,不得法事倍功半。花较少的力,获较大的功,我基本可以做到。
临帖,进步发展永远在坚实的基础上,这个基础就是碑帖。
一个人可以没有时间和机会去接受耳提面命的教诲,但决不可以不时常和先贤对话,也就是终其一生临摹先贤的名帖名碑,在名帖名碑学习中否定自我,重塑自我,形成自我。永远在否定之否定中进步,这又是一个哲学问题。
我的临帖是从汉魏开始的:
礼器碑
石门颂
石门铭
黄庭径
郑文公
多宝塔
二序
急就章
智勇千字文(正草)
于右任千字文
赵孟頫(洛神赋)
唐伯虎(落花诗)
等等。
有的帖临的多,有的帖读得多,重点在得精神。
功力,实践永远是认识真理的唯一手段。由于工作一直繁忙(自我叙述)。
识鉴,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一个知道不知道好坏的问题,识货不识货的问题。一个好碑帖,你是否能认识到它的美,能不能攫住它的精神精华,这里有一个审美高度,美学高度问题,及个性选择。
历代碑帖浩如烟海,在有限的时间内提纲挈领的把握书法生命的真谛,这个很重要,有一个得法,有一个合理选择的问题。
书法“六要”是相符相承的。气质可培养,天资可开发,得法可琢磨,功夫可见缝插针,临帖可重塑,识鉴可提高。这六要均可后天获得。
我自己的书法,坚持帖学为体,碑学为用,借唐宋明清,直法秦汉魏晋,追求古朴雄浑中散发清淡飘逸的美学风格,临帖汲精神,出帖达自为。
用勤奋、博学、卓识要求自己,唯勤奋才能博学,唯博学才能卓识。
我本身是学哲学的,加强东西方哲学精神的思考,精读和阅读东西方美学经典,尤其是中国古典美学思想,进一步提高文史方面的修养,以这些文化修养对书法进步形成一个合成推动力。
2009年12月4日
作者:赵国柱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