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水边月色——苜烟

  书法是中国人的一个审美情结。作为数千年文化传统的流衍与浸染,书法“艺即是道,道即是艺”。因其如此,历代中国文人学士在“有道有艺”的书法之路上,执着行走,神摹心追,一脉绵长的薪火,不离不弃,传之现代。

  当我品味了赵国柱先生的书法作品,首先想到的便是古人的话“囊括万殊,裁成一体”。他在承袭了古典书法技艺的基础上,又将喜好古雅清新的审美取向,融入自己的书作里,字里行间彰显才识与天分。特别是他书作通篇的布局,做到了“各有隐显,显者阳也,隐者阴也,显者外案也,隐者内象也,一阳一阴谓之道”。同时,在赵国柱先生书作的刚劲挺拔、曲折顿挫的结体中,窥识到他在章草与今草上所花费的心血,即以章草的古体笔法为基调参以今草笔意、参以己意。这是性格和学养所在。所谓得一字则囊笔疾书,志深而笔长,磊落而多气。尤其是借助了“用侧者间用正,用正者间用侧”,也就得到了意外之妙,同时,也应证了孔子所说的“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书法艺术说到底,就是“千笔万笔当知一笔难”。赵国柱先生的书法正是在得到了颜鲁公雄浑豪放之气,又揉以章草质朴率真之拙,而倾注于寸毫尺牍。黄宾虹的“笔法五字诀”中提到一“重”字,是指提按、绞转之法要达到重力程度。没有厚重的线条,笔画显得浮滑软弱,也就做不到“下笔便有凹凸之形”。草书是最能体现个性化情感的艺术。线条的奔腾狂放、含蓄悠远,最大限度地诠释了抽象艺术的内涵,囊括了书法元素的精华。赵国柱先生将思想感情注入笔墨形式,笔墨形式又反馈于思想感情,通过双向互动,使书作独显一帜,颇能动人。去年,他为太原市委、市政府主编的《太原老城》一书题写的“太原老城”四字,真可谓斑驳墨色里沁出岁月的苍桑,线条边缘中流露着艺术的厚重,颇有近代沈曾植所谓的“生拙”之味。点画、结体,章法、气韵,进一步强调了碑与帖的融合,将对立矛盾进行重新配置,丰富地统一于作品中。不是素心学问,不会有这样的功力。

  纵情于翰墨,放意于诗篇。赵国柱先生虽为太原日报社的一社之长,其书法乃其学问之余事。但走进他的办公室,依然是一派潇然的人生风姿,那股清雅之气是文人书斋里的乍然浮现。书法艺术成为他纷繁红尘一扇寄情的牵挂:古城旧事的唐晋逸韵,绿杨芳草的文脉钩沉。一缕笔缘,一息墨情,悄然烘染着他艺术生命中的一叶情愫。

  国柱先生悟于笔墨。他的风度温文尔雅,他的学养开阔淳厚,他的书艺苍逸洒落,合为一弯别有深致的风景,欣赏间启人心扉。

作者:阴凤华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