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8-03 00:00
昨日上午,林青霞因录制某电视节目现身北京798艺术区,她一身中性打扮,颇具特色。而且还在雅昌影像合作伙伴“宋洋美术馆”内体验并收藏了“传给雅昌”艺术筒画,“不老女神”不但有不老的容颜,还有一颗艺术心!
但是,“女神”最爱的一幅画并不在798,到和一位俄罗斯文学家颇有渊源。对她美学造诣影响特别深刻的一位老师曾让她沉醉了八年!
ARTPLUS与你分享林青霞的自述,探索这位徐克眼中50年才出一个的女子的艺术气质。
这是林青霞最欣赏的一幅画,
1901年出自毕加索之手,
现收藏于俄罗斯的普希金博物馆。
她如此描述这幅作品的启蒙:
画里蓝色背景前,一个穿蓝色高领同色外套的男子,左手托腮右手扶着大啤酒杯,两侧头发垂到耳际,瘦削的脸上两道剑眉,细长的尖鼻子,翘嘴唇,兜下巴,他那忧郁的眼神特别吸引我的目光。画中的男子和毕加索是最好的朋友,他是一位作家。那时两人在巴黎都穷困潦倒,又爱上了同一个女孩子,最后那个女孩子跟了毕加索,而作家年纪轻轻就自杀身亡了。
普希金博物馆收藏了许多世界上难得一见的名画,听说是十月革命前,许多富豪在画家出名以前买的。其中有毕加索、梵高、塞尚、马蒂斯、雷诺阿、莫奈、高更,稀罕得让同行的蒋勋老师啧啧称奇。蒋老师讲画家的生平,讲画里的人物,讲画好在哪里,讲画家当时的心境,张张画都有故事。
这是她收藏的蒋勋墨宝“潮来潮去 白云还在 青山一角”。
蒋勋就是她所谓的“蒋老师”,也是中国最著名的美学家。
她认识他源于朋友送的一张蒋勋导读《红楼梦》,一听就是八年。
林青霞如此描述这幅作品的来历:
《红楼梦》这本家喻户晓的古典文学名著,透过他那抑扬顿挫、醇厚而富有磁性的声音,把我带入了曹雪芹浩瀚的文学世界。总喜欢在夜阑人静的时候听他娓娓诉说大观园里的人、事、情。经过蒋勋的诠释和解析,《红楼梦》变得立体了,仿佛自己曾在大观园里待过,跟书里的人物似曾相识。听《红楼梦》能引我入梦,经常在半梦半醒间,房里还缭绕着蒋勋的声音,有时竟然梦里也有红楼梦。
后来听说蒋勋星期五在台北开讲《红楼梦》,听得我如醉如痴,两小时很快就过去了。老师合上书本,我还意犹未尽,并因为过了一个有意义的下午而感到幸福。
听了蒋勋的有声书8年,跟他学了些对美的鉴赏和文学写作知识,他的声音能安定我的心,仿佛跟他很熟悉,其实见面并不多。很欣赏他进退应对的从容淡定,据他说是受母亲的影响。他经常穿着棉质衣服,脚踩一双休闲鞋,颈上围着一条红围巾,举措之间颇有禅味。听说他经常吟《金刚经》和打坐。我书房里有一幅他打坐45分钟后书写的墨宝“潮来潮去,白云还在,青山一角”,藏青和浅金装裱,清贵而有气质,字体很有弘一法师的风格。
我总是陶醉在他的声音里,沉迷在他的文学、美学和思想的领域里,愿意做他永远的学生。
蒋勋曾邀请林青霞为其文学旅游书《吴哥之美》写序,
她时常面对Ipad一个小时写不下一个字,
可见那份对学者与艺术本身的虔诚。
她在序中如此描写吴哥之美:
我们每天流连在吴哥古城的废墟里,想象它曾经拥有的辉煌岁月和感叹如今的断壁残垣;浏览吴哥寺回廊的260多米的长浮雕,听他叙述刻在上面的神话故事,以虔诚朝圣的心情,爬上许多通往寺庙又高又陡的千年巨石阶梯。最让我赞叹的是,阇 耶跋摩七世晚年为自己建造的陵寝寺院巴扬寺,49座尖塔上上百个大佛头,随着一道道黎明曙光的照射,一尊跟着一尊闪出慈悲静谧的微笑,那个微笑就是高棉的 微笑。老师说《金刚经》的经文最不易解,但巴扬寺的微笑像一部《金刚经》。黄昏时候,我们坐在高高的古寺石台上,看着太阳还没隐去、月亮已经出现了的苍茫 暮色。蒋勋带领的吴哥文化之旅,除了观赏古迹遗址,同时也是一种修行,是心灵的洗涤、是智慧的旅程,吴哥之旅因为有了他的导览而显得圆满。
她曾写下这样一句话,
似是她与蒋勋、与艺术交往的缩影
“我相信这世界上最珍贵的是真性情和真情意。”
来源:Artplus 作者:Glacier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