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M21的声音艺术实践 —— 作为装置的3D声音场域

2015-08-31 20:23

  2015年8月21日至2015年8月30日,“声立方——超感官空间——从听觉出发的非典型跨媒介艺术展演”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M21)展演,本活动由M21与上海音乐学院共同承办。

  “声立方”是一个全新定制的3D声音空间,位于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这一历史地标建筑内,是在声音、空间、时间三重语境下诞生的非典型跨媒介艺术事件。“声立方”由《电波协奏曲Wave concerto》、《城市迷阵City-Maze》、《声影二重奏Sound-Body Duo》、《浮生之歌Spiritual of floating lives》四个章节共同组成,内在的丰富经由声音媒介所呈现——相互包容、渗透、对抗却又和谐。

  https://v.qq.com/boke/page/o/0/i/o0136k46fni.html

  433秒》,约翰·凯奇,1952。整场演出没有任何声音,只有沉默,艺术家以此来实践自己提出的任何声音都可以被当做音乐来欣赏的声音理念

  声音与艺术的历史纠葛

  声音艺术植根于电话和录音技术的发明,也得益于声音空间的古老观念带来的声音与图像的分离。在人们可以听到彼此的声音以及脱离其声源的其他声音时,声音变成了一个比图像还即时的标识符。声音艺术走到今天经过了百年的洗礼。

  西方现代声音艺术自1913年意大利未来主义开始,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经历了一系列思想及美学的重大革命。无论是噪声音乐、取样音乐还是各种形式的拼贴音乐,作为早期声音艺术,这些最初主要来源于音乐。1950年代起,约翰·凯奇提出“有组织的声音”这一概念:即音乐是无处不在的,任何声音都可以被当做音乐来欣赏,同时所有的声音都可以作为音乐素材为作曲家使用。凯奇的思考虽然打破了传统,但仍然处于音乐这个艺术形式的既定框架之中,声音仍然作为组成音乐这一艺术形式的潜在工具而非一个自成一体的艺术媒介而存在。

  容量:声音床”,MOMA PS1,2000年,纽约

  “声音艺术”一词是在1980年代中期,由加拿大作曲家、声音艺术家丹·兰德正式提出的。其出现则可以追溯到威廉·哈勒曼在1970年代后期成立的“声音艺术基金会”(Sound Art Foundation)。从1990年代中期到后期, 声音艺术被广泛传播和使用,在2000年的三场重要展览中达到成熟:伦敦海沃德画廊大卫·托普策展的“声爆:声音的艺术”、纽约艾略特·夏普和阿兰娜·海丝策展的“容量: 声音床”、纽约惠特尼美术馆斯蒂芬·维迪耶罗策展的“我坐在一个房间里:美国艺术家的声音作品1950-2000”。

  北京声纳(Sounding Beijing,大陆第一个大规模的声音艺术演出,2003年,北京

  在中国,作为当代艺术一部分的声音艺术在最近十余年时间内才得以迅速发展。1997年时姚大均发起了“中国声音小组”,这个通过网络交流的遍布全国的小群体,这算是中国声音艺术最早的探索。2003年“北京声纳(Sounding Beijing)”是大陆第一个大规模的声音艺术演出,这次活动是中国声音艺术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事件,声音艺术正式走上前台。2013年姚大钧和史文华策划的“每分钟转速:中国声音艺术十年”首先在美国纽约州的科尔盖特大学展出,同年10月在上海徐汇滨江“西岸2013建筑与当代艺术双年展”亮相,该展览不仅是中国声音艺术首次以群体性的姿态走上国际舞台,并且是第一次全面审视并呈现中国的声音艺术创作成果与中国当下声音艺术状况的历史性事件。此次展览,声音艺术被纳入当代艺术体系,并与建筑、影像、戏剧共同呈现。

  转速:中国声音艺术大展,上海,2013,中国声音艺术大展用四个油罐作为展览空间,里边装满了各地艺术家的声音装置作品

  M21的声音艺术缘

  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自创建之初便以在传统艺术与先锋艺术之间构建对话平台为己任,力求打破不同艺术门类间的隔阂,拉近当代艺术与公众的距离。抱此信念,早在开馆展《多重宇宙》展览之时,声音艺术便已进入美术馆展览空间:国际知名极简声音艺术家池田亮司作品《雷达》是一件将声音艺术与视觉艺术结合的作品。多年来,池田亮司一直在艺术和电子音乐的两个世界之间穿梭,他擅长使用数字碎屑——电子噪音、滴答声和嗡嗡声——制造小声音;被誉为“声音雕塑家”的亚历山大·乔利的作品《漂浮的山》,则通过隐匿在铜片之下的振动装置发出声音,从听觉上营造出自然与城市的两种景观,从而产生与视觉上的矛盾与冲突;而艺术家比格尼亚·维尔利与作曲家彼得·安德烈斯合作的《TRIKLANG》,则将地理空间的距离转化为声频,在三屏音视频装置中,被记录的图像和声音间产生了对话(三角对话),三个屏幕间来回的音符将被测量的点之间的联系翻译成了声觉的维度。

  《雷达[上海]》,池田亮司,1170cm×2200cm2014,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委托制作

  在既有的态度之下,M21获得了业内的充分认可,也促成了本次与上海音乐学院共同合作“声立方——超感官空间”。这一系统是基于3D全息声音系统的交互式音乐多媒体空间。该系统布置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长23m、宽24m、高12.5m的核心筒内,由129只音响共同组成3D全息音响空间。

  亚历山大·乔利在M21的现场声音艺术表演,2015M21

  “声立方”中所应用的“3D全息声音”技术是目前全球最先进、最成熟的3D声音还原技术,其“空中呈音”的方式既能重现自然、真实的声场环境,又能进行夸张的艺术创作。迈克尔·J·舒马赫曾说“看到舞台上的一对扩音器,那绝对是对欣赏声音艺术的一种破坏。”而在“声立方”中声音将通过“扩音器”重新还原。

  声立方演出现场,M21

  传统意义上,各个音乐类型往往是以音乐会或者现场演出的形式进行作品展示。而此次,舞台、3D声音系统、灯光成为一个系统。观众和表演者也成为其中的一部分,这一切只是为了让参与其中的人有一个更好的体验,3D全息声音系统将无数小的场域放大成整体的3D场域,所有人在获得视觉经验的同时在听觉上也达到了统一。观众被放置进空间内部,舞台被置于观众之间,舞者则在观众之间游走。舞者身上安装有各种交互装置,随着他们位置和速度的变化,声音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波动,整个空间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空间系统。

  1958年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期间,勒·柯布西耶将埃德加·瓦雷兹的电子音乐作品和伊阿尼斯·泽纳基斯的一个录有煤燃烧声的磁带作品Concretn PH,通过展区里的450个扬声器反复播放。伴随这个声音装置的还有幻灯和电影,整个展区成为一个多媒体景观,同时它也是第一个具有显著意义的声音装置。

  声立方演出现场,M21

  此次“声立方”中,创作团队希望观众体验整个作品,体验在这个“超感官空间”中发生的艺术事件。与你在音乐厅里听到的音乐相比,在这里你会感到声音离你更近,和你的身体有所呼应。你聆听的是空间现场演奏的声音——不是音乐的现场演奏,不是歌者的现场吟唱,而是空间本身的现场演奏。整个系统成为一件声音装置作品,这在中国声音艺术的发展道路上也将成为极其重要的事件。

来源:凤凰网艺术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M21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