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09年初夏,某星期一

  此刻的我在餐桌前舒服的坐着,转头看看客厅里铺着罗马洞石的地面光洁如镜,闪闪发亮。那是十分钟前离开的阿姨小秦的杰作。她常常被我无奈的戏称为全世界最笨的阿姨,留用已一年多了,如今对她所能操控的活儿倒也轻车熟路了许多。想必,她对收拾周末聚会这样的残局也已习惯了。

  餐桌紧邻的落地窗外,能清楚地看见广顺北大街上车流不断,它是望京城的一条主路,从顶楼望去,这条路延伸到了很远处,天气好的时候,它看起来就像是上坡一般,蜿蜒着爬到了西山角下。已经快下午五点了,窗外的阳光还依然灿烂着,照的满室通亮。这也是我如此钟爱夏季的一个原因,一天显得长了很多。

  此刻的我,已很久没有像这样坐在餐桌前,惬意的打开一本新书了,书名是《安迪·沃霍尔的哲学》。翻开之前才注意到封皮上有一行小字:陈丹青、徐冰专文推荐。我对着封皮上这个顶着一头白毛,长相有些滑稽的安迪轻轻一笑,怀着对这个不太熟悉的大人物的好奇心翻开书读了进去,陪读的有一盘红的发黑的樱桃,另一盘汇聚了金黄的杏子,紫色的李子以及粉嫩的桃子的果盘,还有一杯刚沏的,产自安徽金寨的“翠眉”新茶。而随着一根玉米,一个李子,十几粒樱桃的下肚,不觉十几页看过去了,刚合上书,喝了口“翠眉”,又看见封底上也有许多赞誉之词,有一句是:“那么最刺激的就是买下它却永远不读。”我抬头看了看窗外那条依旧车流滚滚的马路,听见自己的嘴里发出似笑非笑的哼的一声,该看下去,还是收起来呢?唉,如今推销一本书都要想出多少招啊!及便如此,恐怕如今的人们,大多数都已顾不上去慢慢读一本没有离奇故事的书,去从中体味别人的感叹了吧。

  此刻我做为主角的这个空间宁静而清新,一尘不染。然而昨天和前天的这个客厅里却是完全两样的场面:餐桌和茶几上堆满了食物的残渣,烟蒂插在满是瓜子壳的烟灰缸里,大大小小的茶杯散落在书架缝隙处,凳子上,台灯上。而我的一群朋友们则围坐一桌玩了一整天的“斗地主”,那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扑克牌玩儿法。在我家里玩的是最高难度的一种,有地主,有贫农,还有狗腿子共五人。由于每一轮牌的角色都是变化的,且需要默契配合才能取胜,因此每每现场的状况会是:有紧锁眉头,唉声叹气的。有神情恍惚,

  左顾右盼迟迟出不了牌的。更有一牌结束两人河东狮吼,吵的青筋暴跳,炸了腮哑了嗓的。然乐趣也在于此,斗智都勇,精神高度集中,通宵达旦也不会犯困。不同与打麻将,出错牌只能骂自己。与此同时,厨房里的炉火上还炖着一大锅酱肉红烧老鳖,不断往外飘着肉香味,而我那身形如“金钢”一般的外甥,正欢快的料理着大家的晚餐,他在案板上砍一整只咸板鸭的声音想必传的很远,因为安徽的咸鸭子都如石头一般坚硬无比,但蒸好了却令人难以抵挡其香。还有不玩牌的女孩儿们歪在沙发上,看着电视里的选秀节目,不时的还骂两句,如此一来,整个房子是充满了狂欢节般的喧嚣,直到深夜。一种平庸的快感享受,充斥每个人的身体,及每一寸空间,是那样温暖而热烈。每个人的心都被暂时填的满满的,那气息,随着大家的离开才渐渐散了去。等我在夜里三点钟躺到床上后,才有一种快要虚脱的疲惫涌上来,并伴随着整晚的怪梦,直到次日中午时分……

  回想了一下,好像这样的家庭式狂欢,在我近些年的生活中已是常演的一类娱乐节目了。也因有了这样的热闹,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光中,才得以体会到更多的宁静,而在这样的宁静中,才看见了周围那些更加细微的色彩的美妙,也越发清晰的聆听到内心世界的声音,丈量出自己与这个热闹世界的距离,尤其可以体会与时间静静的对话。在这样的宁静中,享受了画笔落下时那好似主宰世界的狂放,也让我更仔细的观察每一个经过我身边的男人女人们,阅读他们的内心,得以更加明了人情冷暖,善恶喜好,方可弥补这狭窄空间的束缚,闷了就走出去,便可获得那份隐藏于人群之中的安逸平和,每每受挫了,也会在第三天拾起新的期盼。与丹麦女王握手时镇定自若,和她的大臣们侃侃而谈,而一人在家,给自己做一大碗有肉有菜的汤面也同样兴致勃勃。这是住在我身体内的两个人,他俩始终平行的坐在翘翘板的两端,让我既能感受到这世界的繁华热闹,也让我得以安宁。

  太阳快要落山了,房间里的光线暗了下来。我站起来伸了伸懒腰,安迪的文字确是不俗,记得有两句话大意是:当你不再想要一个东西的时候,你就会得到它。也就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这道理中国的古人早就总结透了。上天一贯爱和凡人开这种玩笑的。我想想自己还没达成的欲望,思量着何时才能达到无欲无求的状态呢,真到那时还会感觉快乐和悲伤吗,假如什么感觉都没有了,才是人活着的最高境界吗?一个人安静的时候脑子里的胡思乱想就会跳出来,有问有答的持续着,似一场无休止的辩论会,经常让我很头疼。思考总让人神伤,有时很羡慕那种稀里糊涂过日子的朋友,凡事不放心上,有肉吃,有牌打就整日乐呵呵的,上床倒头就打呼,何其快乐!

  此刻的心情也随着阳光的离去而黯然,一天又快过去了。安迪的夜生活是疯狂的,行为是极端的。相比之下,中国的艺术家们倒是正常许多,很懂得爱惜自己。深知极端的毁灭性,因而大多可以生活的象平常人一般,是希望保存那样的的快活。也许是我们太贪婪,或就是渺小,不想要太多的苦难,又渴望那极致的辉煌。此刻,我想到自己的年纪已是不惑了,也算经历过很多,时常给身边的人提供一些理智冷静的见解和判断,怎么内心还依然象二十几岁那般的蠢蠢欲动呢,表面的平静却是为了掩饰内心一如既往的激情,还有些东西,是我渴望却还没得到的,还有些东西,是能刺激我的欲望的。所以,就继续惑与不惑的旅程吧。假如有一天,真对什么都感到不惑了,是否激情就死亡了?乐趣也就死亡了?艺术也就离死亡不远了呢?……

陈曦 2010.09

作者:陈曦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