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今年迎来了人民艺术家齐白石160岁诞辰。1864年,他出生于湖南湘潭,1919年正式定居北京,与这座城市结下了近五十年的深厚缘分。在北京,齐白石鬻画交友,更在艺术上实现了“衰年变法”,创造了“红花墨叶”的大写意花鸟画新风格,其影响力远播至海内外,成为20世纪中国极具盛名的艺术家。
在北京,齐白石荣获了“人民艺术家”的称号和“国际和平奖金”,担任全国美协主席、北京画院首任名誉院长等重要职务,其艺术成就和社会影响力日益显赫。北京这座城市,见证了他从一个“北漂”艺术家逐步成长为“艺术巨匠”的传奇历程。
展览现场
2024年11月29日至2025年3月30日,“齐白石在北京——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特展”特展在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展出。展览精选了200余件齐白石的艺术珍品,分为“扫除凡格总难能——寓于北京的交游与变法(1919-1926)”“故乡无此好天恩——安于北京的创作与教学(1926-1949)”“寰宇共睹有齐名——享于北京的成就与盛名(1949-1957)”三个版块,通过时间与空间的转换叙事,重现了20世纪京华人文的繁荣景象。
为了庆祝齐白石的160岁诞辰,北京画院耗时五年,以地图志方式,从齐白石的自传、日记、手稿,以及相关资料、研究成果中,以问题为先导,找寻了白石老人的历史足迹。如果你想知道齐白石在哪儿听戏,在哪儿逛园子,在哪儿访朋友,在哪儿下馆子,就可以通过“齐白石带您看北京”手机应用程序,沿着白石老人的足迹重游一遍北京城。
展览现场
法源寺、缀玉轩、琉璃厂、陶然亭,北平艺专、跨车胡同……这些地方都留下了齐白石的足迹和故事。他曾说荣宝斋的橘子最甜,陶然亭的景色甚美,法源寺的丁香明媚醉人,畹华家的牵牛花大得出奇。
让我们跟随白石老人的脚步,一同探索他与北京的不解之缘,开启一场跨越时空的艺术之旅。
北漂 交游 变法
齐白石曾三次上北京,并自镌印章“三度京华”。
展览现场
时间回到1919年三月初,春雨绵绵,借山馆前的梨花开的正盛,齐白石再次离开了家乡。这次出门,与之前几次远游不同,他决定第三次上北京,并迁京定居,开启他的职业画家生涯。
展览现场
“法源寺徙龙泉寺,佛号钟声寄一龛。谁识画师成活佛,槐花风雨石灯庵。”初到北京的齐白石辗转飘零,住在法源寺内。他在南纸店内挂出润格,卖画刻印,收入勉强维持生计。之后他从法源寺搬到龙泉寺,又从龙泉寺搬到石镫庵。在湖湘好友杨潜庵、杨度等的帮助与推介下,齐白石结识了陈师曾、姚茫父等人。
当时齐白石所作的画,偏八大山人冷逸一路,不为北京人所喜爱,同时遭受着京华画坛主流势力的排挤与奚落。
齐白石在《己未日记》中写到了北京城风景旧貌,包括前门外浓烟滚滚,飞鸟落霞的晚景,矮小的屋舍,社稷坛黄昏时的柏树,以及他来京贫居不得志,思家的心情。
齐白石 墨梅 立轴 纸本水墨 116cm×42.5cm 1917年 北京画院藏
此幅墨梅是齐白石为杨潜庵37岁生日而作。陈师曾在画作上题跋“酒后尝为尽情语,何须趋步尹和翁”,劝他不必追随前人脚步,而要变革创新。同一时间,北京四大书法家之一的罗复堪也题诗赞许他身处寒寺,与寒梅为伴,笑看人间的姿态。
在陈师曾、朱悟园等同圈好友的提携下,齐白石不再摹古、决心变法,终以“饿死京华,公等勿怜”的态度,开启了变法之路。他从生活中的事物入手,在鸟虫鱼虾、花卉草木中捕捉自然的天趣。逐渐从早期对工细绘画风格的模仿转向生动自如的潇洒挥毫,独创出“红花墨叶”的大写意花鸟风格,诗书画印都一扫凡格。
展览现场
1920年秋,齐白石第一次受邀入缀玉轩拜访梅兰芳。缀玉轩是梅兰芳的书房斋号,也是北京文人名流聚集的场所。常有作家、诗人和画家出入其中,王梦白、罗瘿公、陈半丁、凌文渊等都是这里的常客。齐白石画名未显时,梅兰芳在雅集聚会中对齐恭敬有礼。齐白石逐渐成为梅兰芳书斋“缀玉轩”中的常客,他与京城的耆老名宿在此吟诗作画、相聚欢宴,逐渐在北京的文人圈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梅兰芳的园中栽植的花木更令齐白石流连忘返,尤其是碗口般大小的牵牛花。从此齐白石萌发了画大牵牛花的兴致,成为了齐白石花鸟画中具有代表性的题材之一。齐白石曾写诗一首:“百本牵牛花碗大,三年无梦到梅家”。
齐白石 豆角蟋蟀 137×37cm 1920年 梅兰芳纪念馆藏
安居 鬻画 传道 归宿
1926年,齐白石64岁。这一年冬天,他花2000银元买下跨车胡同15号院子,从此“居有定所”,并刻一方印章“故乡无此好天恩”。
展览现场
跨车胡同15号是齐白石来京之后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院中三间北屋为客厅、卧室和画屋,因北屋外檐装有铁栅栏,故北屋又称“白石铁屋”。齐白石在院内种植了很多瓜果花卉,每日择其生动变化入画,不仅创作题材日益广泛,画风也更为潇洒精彩。白石画屋总是人来人往。络绎不绝的求画者、交流创作的名家师友,以及慕名前来的国际友人让这里热闹非凡。抗战期间,齐白石拒绝为日寇作画、闭门谢客,将民族气节倾注于画中。
展览现场
北平沦陷期间,为了一家数十口人的生计,齐白石不得不以卖画为生,除了“停止见客”的启示条,他也自书过润格。他痛恨“减画价”,“绝止吃饭馆”“绝止照像”。现在看来齐白石的画价,一尺六圆,以他当时的名望,其实并不高。“每圆加二角”,往往是给中间人的酬劳。
展览现场
齐白石曾“三进三出”于北平艺专任教,这段充满传奇色彩经历与他和徐悲鸿的深厚友谊密不可分。“草庐三请”齐白石到北平艺专教授中国画,并力排众议支持与推崇齐白石的绘画风格。平日里,二人互通书信、共同创作,徐悲鸿还将其画作推向欧美、出版画集,留下了许多见证其友情的艺术作品。
齐白石 寻旧图 立轴 纸本设色 151.5×42cm 无年代 北京画院
1929年2月1日,徐悲鸿辞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之职,离平南渡前向齐白石辞行,齐白石绘《月下寻旧图》相赠,画后犹有余兴,作此自珍。这是齐白石少有的自画像,画中身着长袍,背手持杖而立的老人便是齐白石自己。右上方题写了两首绝句回忆了齐、徐二人的交往,抒发了对徐悲鸿的知己之感和思念之情。此画虽寥寥数笔,但将老人在徐悲鸿南返后,形只影单的孤独感表现得栩栩如生。
展览现场
北平艺专任教期间,齐白石用自己的艺术魅力吸引了王雪涛、李苦禅、李可染等众多名徒拜师门下,并言传身教,影响一批艺术家在他“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激励下,不断发展出全新的艺术风格。
展览现场
随着齐白石艺术声名的扩大,北京琉璃厂文化街的老字号——荣宝斋,特意请齐白石为其定制了一系列精美的诗画笺。他将花卉蔬果、鸟鱼虫蟹、人物故事一一入画,受到了市场的广泛欢迎。这些精品笺纸还被大量收录在《北平荣宝斋诗笺谱》中,使齐白石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艺术影响力,也获得了业界众多名家的好评。
齐白石 九秋风物图 30.3×170cm 1944年 荣宝斋藏
展览现场
古稀之后,齐白石请好友书写碑记并在京寻觅墓地。最初,齐白石在张园之西觅得一处。“张园”是齐白石同门学长张篁溪的居所,位于龙潭湖公园内袁督师庙附近。其子张次溪拜齐为师,常陪伴左右。随着心境变化,齐白石又钟意起陶然亭这一充满雅集回忆的优美胜地。遂请张次溪在陶然亭畔寻得一墓,但最终因改建公园未能实现。在不断变化的寻觅之中,唯一不变的是齐白石葬于北京的想法。
齐白石 篆书 陶然亭 33×132.2cm1942年 首都博物馆藏
声望 愿景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齐白石在安稳舒适的生活环境和欣欣向荣的社会氛围下,心怀感恩地创作了一系列新作。他把对健康长寿的追求与对祖国的歌颂作为创作重心,笔下的仙鹤、寿桃、菊花、牡丹欣欣向荣、自由轻松,逐渐达到了逸笔草草的理想之境。
展览现场
1950年,齐白石结识了文坛巨匠老舍先生。老舍雅好收藏,常以诗词名句求齐白石画画,创作出如《蛙声十里出山泉》等一系列富有诗情画意的经典作品,被世人引为佳话。
老舍命题求画信函 老舍 26×35cm 无年款 北京画院藏
展览现场
1953年齐白石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的荣誉称号,更是在雨儿胡同为他提供了一套四合院居住。
齐白石 折枝花卉卷 纵46.3厘米 横364.8厘米 1954年 辽宁省博物馆藏
1954年,东北博物馆(今辽宁省博物馆)举办了齐白石生前规模最大一次个人展览。此幅约三米半的折枝花卉长卷正是齐白石破例为此展览无偿捐赠的作品。画面自右至左依次绘制的是藤萝、荷花、菊花、红梅与牡丹,各自都采用了老人单幅画中常用的描绘手法,但在构图布局上又互相呼应。作为白石老人大写意花卉的经典物象,这五种不同季节的花卉难得集于一卷。
齐白石获得的国际和平奖金证书 55×37cm1956年 北京画院藏
1956年,齐白石获得了“国际和平奖”。96岁高龄的齐白石出席了仪式,会议上由郁风代他宣读了获奖感言:“正因为爱我的家乡,爱我的祖国美丽富饶的山河土地,爱大地上一切活生生的生命,因而花费了我的毕生精力,把一个普通中国人的感 情画在画里,写在诗里。直到近几年,我才体会到,原来我所追求的就是和平。”从此“寰宇共睹有齐名”,齐白石也成为了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金色名片。
牡丹 齐白石 68×33.8cm1957年 中国美术馆藏
展览现场
结语:
齐白石从湖南湘潭的一个小村庄来到北京,成为了20世纪中国艺术的璀璨明星,他的每一步都凝聚着对艺术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在北京,齐白石不仅留下了他的足迹和故事,更留下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诠释。他的“红花墨叶”风格,他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教诲,以及他对艺术的执着追求,都已成为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通过“齐白石在北京——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特展”,我们得以一窥这位艺术家在北京的生活和创作,感受他与这座城市的不解之缘。
如今,当我们漫步在北京的街头巷尾,无论是在法源寺的丁香树下,还是在陶然亭的湖畔,或是在琉璃厂的繁华街道,都能在不经意间感受到齐白石的艺术气息。他的作品,他的故事,他的精神,已经成为北京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作者:王丽静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