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2-27 02:07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桐庐博物馆联合编著,仲召兵主编的《小青龙》报告,已经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发行。
全书文字部分184页,图版103页。报告共分八章,第一章概述,桐庐县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及小青龙遗址的地理环境、发现、发掘与整理经过。第二章遗址地层堆积、地层及地表采集遗物并分析了遗址的形成过程。第三章良渚文化遗存,分墓葬、灰坑、烧火坑、建筑遗迹四节予以介绍,除灰坑择要介绍外,其他遗迹均逐一、全部发表资料。第四章小青龙遗址商周遗存。第五章小青龙及其周边考古调查的情况。第六章桐庐大麦凸遗址历次调查与试掘的基本资料,大麦凸是桐庐最早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七章多学科考古研究由玉器的矿物成分分析、石器岩性鉴定、漆器成分分析及漆器的保护方法与过程、碳十四年代测试报告等五个部分组成。第八章结语,讨论了小青龙遗址的分期与年代、聚落结构、手工业与生业经济、考古学文化面貌、钱塘江流域良渚文化时期遗存、小青龙遗址的发掘意义。报告最后附有小青龙遗址墓葬与灰坑的登记表。
小青龙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石珠村,遗址所在地临近城区,工程破坏在即,在当地村民和文物工作者的奔走努力下,遗迹死里逃生,得以保全。2011-2012年,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桐庐博物馆联合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遗址在一垄状岗地上,属浙中西钱塘江中游丘陵,发现具有明显良渚文化特征的墓葬44座、建筑遗迹3处、灰坑28座、烧火坑1座,出土陶器、石器、玉器、漆木器等各类遗物共200余件。这是钱塘江以南地区出土玉器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遗址等级最高的良渚文化时期遗址。专家认为,遗址在表现出明显的良渚文化特征的同时,诸多方面又表现出浓厚的地方性特点,这进一步向我们展示了良渚文化时期太湖外围文化遗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小青龙的发现是浙西南地区良渚文化的重要收获。长期以来,浙江史前考古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浙北、浙东平原地区,而钱塘江中上游浙中西部及南部的山地丘陵地区考古工作基础较为薄弱,这不仅严重地制约了我们对这些地区史前文化面貌与社会的认识,反过来,也使我们忽视了一个“从外围审视中心”的视角,致使我们无法在一个更大、更完整的空间格局中考察东南地区的文化运动和史前文明化进程。而小青龙遗址的发现正是这一地区良渚文化探索的重大突破,并进一步拓展了良渚文化研究的空间格局,为我们了解该地区的考古学文化面貌、手工业技术水平、聚落形态及这一地区与东部平原地区乃至更广大的周边地区的史前文化关系都提供了全新而宝贵的资料。
正如编者所言——“小青龙”是一种凤凰涅槃般的存在,似乎这种存在也正期待着钱塘江中上游地区史前考古取得更大突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