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在黑暗中 这里静得可怕

2018-07-05 13:21

  一具尸体从空中坠落,并被一截木桩刺穿,就像丢弃在花园栅栏上的一件大衣;一个衣服被爆炸的气浪吹掉的士兵,在寒风中赤裸着发抖;一艘飞艇飞过战争留下的废墟,拍摄着地面的风景;地面上三三两两的人们走来走去——他们可能是行军至此地的人,在寻找着战友的尸体……

  这就是英国泰特美术馆(Tate Britain)的展览“余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艺术”(Aftermath: Art in the Wake of World War One)。借一战结束100周年的契机,“余波”展出了三个主要参战国:英国、德国和法国艺术家的作品。这个迷人、动人而骇人的展览探索了艺术家们是如何以创作对战争的记忆作出回应。

  乔治·格罗斯 灰蒙蒙的一天 1921年 图片:柏林国家博物馆

  展览的第一个展厅就像是一个充满了泥石、炮弹坑、破碎肢体和散落头盔的战后荒地。雅各布·爱普斯坦(Jacob Epstein)的雕塑作品《凿岩机》(Rock Drill)俯视着整个展厅地面。这是一个阴险的、缺乏人性的机器人,就像是詹姆斯·卡梅隆电影中的终结者。在爱普斯坦的雕塑下面,是伟大的德国艺术家威尔汉·伦布鲁克(Whilhem Lehmbruck)的雕塑《堕落的男子》(Fallen Man):一个人用手臂、膝盖和额头支撑着地面,眼睛望向自己的双腿间。这个极度脆弱和堕落的人似乎在乞求些什么。

  这是多么令人心碎的景象!这件作品曾于1915年被放置在艺术家的家乡——杜伊斯堡的一个战争公墓,这也是伦布鲁克被当时德国的艺术媒体群起而攻之的原因。伦布鲁克也因此住进了柏林的军医院,并于1916年逃亡瑞士。祖国对他的不公,让艺术家承受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最终,伦布鲁克于1919年自杀身亡。可以说,为了这件雕塑,艺术家献出了自己的生命。《堕落的男子》无愧于20世纪最伟大的雕塑之一。

  展览中的作品多来自于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各个军事博物馆,这让展览的气氛更加凝重而有魅力。在爬满蠕虫的头骨、炮弹坑、戴着防毒面具的士兵和令人生怖的坟墓中,一种惊悚的气氛形成了一种全新的美学样式。

  菲利克斯·瓦洛东(Félix Vallotton)的油画《香槟沙隆的军人公墓》(Military Cemetery at Châlons-sur-Marne)中,大片密密麻麻的木制十字架几乎布满了画面。这片象征死亡的栅格延伸到一些灰色的农场建筑和田野的地平线上,那里是远处的哀悼者,就像一个个黑色的污点。

  英国战争画家亨利·唐克斯(Henry Tonks)的作品是一幅令人惊恐的粉笔肖像画:一个失去了下颌骨的男子,面部的伤口惨不忍睹。作为曾经的外科医生,唐克斯对人体结构了如指掌,但很明显,他更加关注的是那些受伤士兵的尊严。这种直接而粗暴的震撼画面,比任何形式的表现主义画面都更有影响力。

  在展览中的一张炭笔素描中,于一战时期一直在医院记录伤员的法国肖像画家罗辛·凯恩(Rosine Cahen),描绘了一名满脸绷带的男子,在低头俯视一只吃饭的碗。这本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话题。但这个人将怎么吃东西?日常生活中他将面临什么难以逾越的困难?凯恩的绘画,给观众带来了无限的思考。

  这些安静房间里的伤员有着难以想象的痛处,身体上和心理上的,个人的和社会的——公众对他们的排斥加剧了个人的痛苦。在乔治·格罗斯(George Grosz)和奥托·迪克斯(Otto Dix)的作品中,人们对着残疾的士兵指指点点,嘲笑着他们的缺陷和假肢。这或许也反映出不同文化对待创伤的态度:在英国的纪念游行中,伤员往往被隐藏起来;而在法国,这些伤兵却成为人民的骄傲。此外,很多官方的战争艺术家不得不应对自己的心理创伤,并描绘他人的痛苦,这是一个矛盾的过程。在展览“余波”之中,这种情绪几乎无处不在。

  恩斯特·巴拉克的作品《漂浮的人》(The Floating One),仿照艺术家朋友的面孔塑造了一个徘徊在天堂和人间的青铜天使。这件作品背后的故事也颇为曲折:原作本已经被捐献给了古斯特洛教堂,但二战期间被纳粹熔化。幸运的是巴拉克保留了模具,在二战后重塑了作品,使这一经典的形象重返人间。

  “余波”所展现出的战争故事是全景式的:人们无尽的欲望、疯狂的破坏、散落的旗帜和十字架、人们的尖叫、失去丈夫的寡妇……其中,在战后发生的故事是这一全景中重要的一部分,这也是“余波”的含义。我们看到的一战后的歌舞升平,几乎是对我们智商的侮辱:一群沾沾自喜的美国奸商、一群德国产业工人高唱《国际歌》、夜总会中播放着新兴的爵士乐、无处不在的社会不公。而柏林的高架铁路和高耸的无线电塔、费尔南德·莱热(Fernand Léger)笔下的巴黎和保罗·塞通(Paul Citroen)拼贴出的大都市,都预示出一个以技术进步为主导的新时代,也是一个更加优雅但凄惨的新时代。

  “余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艺术”是一个难得的展览,它用一连串震撼的图像向我们强调了什么是“后见之明”,更重要的是,它用艺术的方式表达了对当下和未来的关注。

来源:雅昌艺术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