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我与藏书票——藏书票陪伴我30年

  前年,收到一本由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研究会主办、岭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题为《中国藏书票三十年》精美专集,里面收录着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研究会成立三十年来主要会员的部分作品,它记载了藏书票在我国走过的三十年漫长轨迹,可谓珍贵,可具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翻开专辑,我早年创作的水印木刻《丽明藏书》忽觉选录其中。此书共收录全国635位艺术家合计1193枚代表作,如此可观!据悉,可是从全国三千余名作者三万余件作品当中评选而来的,实在可贵!

  细细品味每幅具有历史性、代表性的作品,如饱览艺术大餐,令人目不暇给,我不禁沉浸在往日的回忆之中。

  回想三十多年前,我对藏书票原属闻所未闻。然而,在一个有幸的日子里,我在北京认识了著名版画家李桦先生和中央美院梁栋先生,他们各自分别送我一套甲子年创作的自用藏书票原作,自此,我发现了在版画之中竟然还有这么微型得散发着书卷气的书中妙品。在李老、梁老的介绍下,我第一次认识了来自十五世纪德国藏书家发明的藏书票,原来,它是20世纪30年代从西方传入我国的微型艺术品。

  藏书票小得如此精美,恰似书上蝴蝶,令人迷倒。于是,手中珍品让我爱不释手。李老热情地告诉我,它是一种读书人的藏书专用标签,其中刻有票主名称或者藏书时间、地点以及有关寄情画面,贴在所藏的书本上,恰似“镶嵌”在书籍上的“宝石“般动人,它设计随意简朴,体现着书主的兴趣与书籍的内容。透过只有巴掌大小的藏书票,我有感大千世界就在掌中!然而,什么叫藏书票?当时,可谓连美术学院版画系的不少师生也为之感到陌生。为了推动藏书票在我国的发展,当时,李桦、梁栋老师一直希望我在广州做点工作,把这版画之花好好介绍给南方朋友。此刻我想,这正是艺术前辈对我的殷切期望也!

  因为无比热爱,所以热心追求。于是,我带着老一辈赠送的艺术薪火,在李桦老师的倡导与引导下,找到广州美术学院版画系,与张信让主任取得联系,进一步乘兴筹划传承大计。几年来,通过齐心合力以及发动社会力量,在美院王莉莎、张运辉、邹达清等老师的热心支持下,我们从举办市职工业余版画创作班,培养青年创作队伍入手,自1984年起先后成立了“广州七人藏书票创作组“和“广州藏书票研究会”,并通过广东各大新闻媒体积极推介藏书票新兴艺术。    为了不负李桦老师厚望,昔日,我们可谓想方设法不遗余力:

  从1984年5月1日与广州图书馆合作举办的“广州首次藏书票展“暨为群众义务刻印书票活动到1986年6月在穗城举办的“广州首届全国藏书票展览”;从1987年春节期间与广东电视台合作播出《藏书票艺术》电视专题节目(同期在中央电视台联播节目播出)到1988年8月7日在广东中山图书馆举办的广州藏书票研究会“北京、广州、香港藏书票作品展”;从向中国《工人日报》发送广州藏书票活动新闻信息到为广东各大新闻媒体介绍藏书票艺术;从孜孜不倦地忘我创作到选送作品参加历届全国藏书票作品展;从1984年4月中国版画藏书票研究会在北京成立到成为首批会员;从青春岁月到当今岁月,三十年过去,回想往事,我因藏书票而走进公众视野,因藏书票而发展艺术创作,因藏书票而结识海内外艺术家,因藏书票而充实生活。

  走过30年,感受30年,欣赏30年,无悔30年,快乐30年。

  30年来,喜看藏书票发展如雨后春笋,藏书票创作如长江后浪推前浪,藏书票将伴我继续快乐前行!

<中国藏书票三十年>专辑封面

"丽明藏书"   我的水印木刻选录其中

  2007年秋天,邓肇成与著名中国版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藏书票研究会会长梁栋先生(右)再次友好相聚苏州严家花园

作者:邓肇成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