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张江舟题字
主办单位:
华人艺术报
北京翰林博奥国际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天津市新闻出版集团
天津图书大厦美术馆
北京和合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北京旗风翰韵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策展人
元林
展览时间:2019年2月28日-3月6日
开幕式:2019年3月5日 上午10:00点开幕
展览地点:天津市图书大厦美术馆
前言
“水墨问道-中国画名家邀请展”已举办了六届,华人艺术报人经过数年努力,结合自身专业特点,精心组织策划了100余位艺术家的联展。其中部分艺术家是当代杰出的中国画画家,他们以高尚品格与笔墨个性呈现出当代中国画传承与创造的新高度。几次参展的画家们均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坚持以真善美的人文情怀为创作基础,画出“天地有大美”之感,来讴歌这个美好的时代。
这届参展的书画家,有很多具备丰厚学养者,堪称学者画家、学者书家,他们的艺术思想与人文智慧将激励青年艺术家们的成长。结合这些艺术家们的学术理念,在进行艺术交流的同时,搭建一个学术交流平台,成为了这次展览的闪光点。这届参展作品在审美上呈现了以敦厚、真挚、纯净、中和为美的笔墨风格与艺术语言。
本届“水墨问道-第七届名家书画邀请展”画种类别多样性,既展现了各位艺术家书法、山水、花鸟、人物的创作新貌,也真切地表达出他们对这个伟大时代的赞美、对大自然的无限向往,可谓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我们真诚希望,让展览的艺术之光照亮一方水土,让艺术家走进人民,贴近生活,让百姓在艺术的殿堂里品味艺术真果,丰富心灵,感受艺术的无限魅力!
巴秋,本名洪东兵1947年生于江苏泰州。作家、书法家、画家。原泰州市文联主席。出版中篇小说集《水荡是面镜子》(中国文联出版社);由中国保利贵宾部总策划,出版个人画册《心象物语》(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巴秋个人画册《师古图今.中国画名家档案 巴秋.卷》(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个人散文集《荷戟楼纪事》(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个人画册《造化情缘——巴秋中国画作品集》(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在地、省、以上刊物发表散文一百多篇。文化部《艺术市场》画院画家,现为北京荣宝斋画院老圃工作室助教,厦门巴秋美术馆名誉馆长,泰州巴秋美术馆名誉馆长,北禅写真院常务副院长,江苏省国画院,江苏省书法研究院特聘书法家。画作多次在国内外展出,被众多机构及藏家收藏,多次在香港保利、香港嘉德、北京保利拍卖、北京嘉德拍卖、英国邦瀚斯拍卖。
故园的巴秋
——巴秋画印象记
文/庞余亮
有的歌听过就忘记了,就像有的人从理想的道路上转身消失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可有人还坚持走在那寂寞的路上,比如巴秋先生,就像有些歌还会从记忆了回来,比如在巴秋的画室,我的头脑里那首歌就不由自主地冒出来了,就像是“雪地里突然响起的手风琴。”
“……默默地我们在走/缓缓地我们在走/世上多少变迁/不改我故园的情……”
这首歌叫《故园之恋》,我相信,巴秋先生一定“听”过。
因为在巴秋先生的画中,就有一支用“手风琴”拉响的《故园之恋》。
巴秋。故园。故园,巴秋。当年他从小县城“出走”,其实就是去寻找远方的“故园”,那远方,在一山又一山之外,也在他多情少年的心中。
从山水到家园,巴秋越过了万里征程。
谁能想到巴秋会成为中国画家中故园感最强的画家?
谁又能想到巴秋先生多汁液的笔触能够击穿了现代生活的玻璃伪饰?
想不到的,是巴秋生生长流的创造力。
巴秋先生坦白说自己的画有三本:“本源、本色、本心”。我以为,这“三本”的核心之处在于其清醒的内疚。巴秋的清醒,是源于我们的遗忘,源于那逝去的时光。因为清醒,所以他内疚——对于当下遗忘故园恩情的内疚。也正是这无法诉说的内疚,这才有巴秋先生对于所画之物的专注和凝视,精致,古典,沉稳,质朴,已物我两忘,打开了故园紧锁的门扉。
著名画家老圃说巴秋是:“次第锐进。”
很喜欢这个词,次第,就像是花序,花和叶在生命汁液的引导下,一棵一棵地长,一柄一柄地生,一瓣一瓣地开,不偷懒,不妄言,很扎实地,沿着故园的台阶,走到了画纸的另一面。
在我们看不到的画纸的另一面,有怎样的艰辛与风光?
宏村,浮溪,乌镇,黄山……从故园出发,再抵达故园,是一个艰难的天路历程。“这时,再来阅读到这句话,我似乎看了到巴秋先生目光中的清亮,仿佛少年。这头绪的源头就在他的执拗,他的自我放逐。
巴秋的执拗,在于他的58岁的自我放逐。而那样的自我放逐却是为了童年时践行的诺言。在巴秋先生的笔下,时光没有灰尘,岁月没有遗憾,人生没有失言。在太行,在皖南,在老家,巴秋的心里永远有一条荡漾的溪水。
他在一点一点地为我们拼凑早就七零八落的故园。是的,所谓崖山之后无中国,而巴秋之前的故园,却宿命般的分崩离析了,但奇迹般地在巴秋先生的画中得到了团圆。那些蔬果,那些老物件,那些印有大脚印小脚印的老台阶,那些永远守望着的老树和新花——都是巴秋先生通向故园的密码。
性格如耕牛的巴秋先生饥饿而变得特别巨大的胃,饕餮似的霸道,反刍式的倾诉。故园在他的笔下渐渐宁静。
仿佛时光深处,那个叫巴秋的赤脚少年奔跑的,清晨。
巴秋先生在归来?还是继续出发?
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巴秋先生是对故园使命般的守望,他每天和墨的水,都是他收集的露珠,而那露珠,又都是在他赤子般的吟唱中落到巴秋的掌心的,如熨帖我们的太阳重新出世。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