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他的画太独特了,极易一见钟情。
只需稍作停留,画上有趣的“肌理”便能牢牢吸引观者向内看,毫缕斑驳的颜色下,情感如隐藏颇深的断案元素般间隙频闪,如此这般,观者便驻足良久,互相间的关系就此再造。
这便是韩宇光的画。动静齐观间,万物忽现。
2019年11月23日,由光达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现象学研究所主办的“物色尽(Explicitness & Implicitness)—— 韩宇光绘画作品展”将在杭州开幕,展期持续至2020年2月8日。本次展览将呈现韩宇光最新力作二十余幅。窥其一二,或可得宇宙。
展名“物色尽”,用心独到,极富韵味。此三字语出《文心雕龙》“物色尽而情有余者,晓会通也”句,取半有意犹未尽之趣,甚具文人风雅。而英文展名“Explicitness & Implicitness”,意为“显性与隐性”,可视为对中文的深度阐释,具备不同语境下的雅达之境。
物色尽(Explicitness & Implicitness)—韩宇光绘画作品展
开幕时间:2019年11月23日15:00
展览时间:2019年11月23日-2020年2月8日
主办单位:光达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现象学研究所
展览地点:光达美术馆艺廊(杭州上城区虎玉路18号)
观其画,看原作最佳,若可细看,必有多获:色彩细腻却静谧收敛,含蓄多元且孕育万物。最难得是未脱离绘画性而遁入极端,韩宇光守具象绘画之基,却在翻覆间注入创造与想象的可能。
这,无疑是当代绘画最最急需的可贵品质之一。
“如何将司空见惯的场景,通过画面的理性构成,色彩的堆叠辉映,空间的微妙呈现,打破画材原有的局限性,索骥自由、永恒之境,这些都是我长期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一直坚持的创作立场。”除了眼睛和手,韩宇光更强调用脑子画画。
相较他人对画面本身的留恋,他的思虑无疑更深远。其对物象执着推绎,期翼以个性视点消解时间带来的感性之变,内心“几何构成与色彩”的投射与画面“肌理的匠心”相得益彰并互相生发,用色更绝,“画面颜料呈颗粒状排列,底层高纯度的色彩,常常冲破面纱一样盖住它的灰色,上升到画面表层,进入观众视线。上下两个色层并非通过互相搅拌来混合,而是一种互不相关的并置关系,是利用人的视错觉的一种色混合方式,画面由此摒弃反光但保持了色彩本身的微妙闪烁。”(中国美院博士洪娜语)
飞鸟之四
韩宇光
布面油画
88cmx126cm
2018
在《飞鸟》之四中,充满秩序性的窗户被两条“虚”的三角形打破平衡,突现的“鸟”加重了冲突感,鸟身丰富的颜色犹如教堂彩色玻璃大窗,管道和横线富有象征性,隐约浮现的两个“圆”形交叉意指无穷。这样一种矛盾与和谐、破坏与构建之间的关系使得整体克制且理性,画面虽无太多的视觉元素却回味无穷。对韩宇光而言,画面构成是精心设置后的结果,“这是一个窗户,但窗户的大小并不重要,只因我的需要而存在。”在他看来,任何事物都无所谓正确或不正确,“只在于画中的存在是否合适。”
巴黎的阳光
韩宇光
布面油画
98cmx105cm
2014
《巴黎的阳光》缘起韩宇光在巴黎蓬皮杜艺术博物馆参观时,他透过屋顶窗外看到外面的景色。“那个瞬间特别明亮,心情特别舒畅,有‘女神’降临之感。”画面中,蓝天和女子棕黄身体对比鲜明,左右两条金属杆支撑画面,如雕塑般结实的女性,生命力旺盛但已被剥离诸多性别特征,手臂环绕呈“卍”状,意指永恒。韩宇光说这样处理“并非刻意,只想赋予画面神圣感和超脱世俗的精神理念。”细心观察,还会发现所有作品的外框也是由韩宇光自己设计制作,有些嵌了铜线,颜色也经过了专门处理,因为“差一点感觉都不对。”
韩宇光的作品中究竟隐着多少密码、情绪与“故事”?需观者慢慢解读,细细观赏。
时人多赞誉韩宇光的静物,但他夫人杨修憬女士却看得更远,她认为“绘画艺术除描绘精湛外,更应体现艺术家的艺术品味和精神内涵,可仅做到此还不够,还必须再往前走。”作为艺术史学者,杨修憬的认知更宏观,思考也更全面:“要经常回头看看经典大师之作,要不断地创造才能有所突破,艺术境界的提升更是艺术家一辈子的事情。”
韩宇光的绘画,伴随着修行般内在情绪的酝酿,感动观众的不只是画中形象,更在精神性,即对人性的揭示和某种内在共鸣。故在娴熟掌握独特技法后,他依然不断尝试创造新的作品面貌,“不断重复自己没有意义。”韩宇光对此心知肚明并默默坚守着自己的理想。
秋日的阳光
韩宇光
布面油画
125cmx90cm
2008
1959年韩宇光在辽宁鞍山出生,1991年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毕业,此后居西湖边玛瑙寺潜心研修艺术创作,2011年被聘为中国美术学院艺术现象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央美院邹跃进教授认为“韩宇光在艺术上是完全站在当下的立场上来理解绘画的,所以其形式结构之清新、色彩表达之主观、笔触肌理之独特,都显示出他对绘画语言和形式本体的重视和研究,并且从作品的效果上看,也表现出艺术家在此方面高深的艺术修养和对形式语言尺度的高度把握能力。”
韩宇光创作颇慢,一年大约完成1至2幅作品,这在事事求快的当代似乎“格格不入”,但多年来他就是如此:低调做人,认真画画,潜心实验,不断创新,舍此无他矣。艺术家不应本就这样么?可惜如今做到的人太少,更显他的纯粹与执拗。
向日葵之三
韩宇光
布面油画
100cmx81cm
1998
因积累的作品不算多,韩宇光这些年很少办个展。首个展于2013年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当时并无开幕仪式,却吸引了众多观众与粉丝,每日来人无数,连见惯了大场面的保安都很惊讶:“我在美术馆待了这么多年,你的展览怎么会来那么多人?”可见,实力才是王道。六年后,应中国美院特聘教授司徒立先生诚邀,韩宇光最新个展将启,他是一个“既然答应了就要认真去做”的人。
此批新作着实精彩,同好可期。
Q&A
Q:艺术头条
A:韩宇光
韩宇光
Q:您的画作十分特别,极易使人“一见铭心”。
A:我画画不是为了再现,而是一种实验,是希望对材质、色彩、对象的理解更深入一点,但这需要长时间的探索。我投入在画面上的实验时间别人或许感觉不到,行家能看出一点。
实际上,我已抛开对媒介的迷恋,不再利用媒介去造成某种效果。如同拌沙拉,我想呈现的是原料本身的味道,而不是使用大量作料提味,结果反而淹没了原材料本身的味道。我更多的是希望做减法而不是加法。
油画材料本身是油性的,但对象不可能都是油质的,我想把油性的东西、发亮的成分减弱,这很难很矛盾。中国南方的地域环境、气候环境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人们对色彩的感知,我想象地尝试用主观色彩来弥补。
Q:但您的画依然有东方趣味。
A:虽然我学的是西方油画,但不会刻意民族化,因为我是中国人,基因中的情感体验、思维方式是与生俱来,不过现在我们生活中的物品大都也已西化。在西欧各国画家也没有强调民族化,自信的文化不需要这么说。
Q:据悉您的作品量不算多。
A:我的创作基本保持在一年1到2张。虽然作品少,但工作量很大,因为我是用脑子画画,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我关注的重点。我对表面的东西和瞬间的浮光掠影没有什么兴趣,因此我极少写生。
假如出门一段时间,回来后我需要缓一个星期到半个月才能动笔。通常,我在画前会想很久,而不是坐下来就画。画面、颜色及所有对象我都会长期思考过滤,即使是一个人,我心中也会把“人”的概念丢掉,要的只是这个轮廓、形体,再把人的感知本能发挥到极致,同时借用科学原理,通过反复再造、再构、再建,包括构图、色彩、形体呼应和情绪表达,再将其凝固在画面上,形成最后的结果。我的作品有许多的几何元素,但我不是要再现经典原则,而是希望通过对数理的研究寻找新的突破点。
Q:您的画特别耐看,每个细节都隐藏着情绪或“故事”。
A:我希望能把观众带到画面前,但画本身并不给出答案,或者说没有答案,答案在每个人的脑子里。如果十个人轻易得出同一个答案,那我的作品就没有意义。绘画是视觉艺术,不是文学叙事。看画需要观众有自己的想象,我不进行文学创作,我是画家。
Q:很多人提及您的画面,都会用到“静”字。这种静谧气息似乎多年没变。
A:写实绘画描绘的是真实的对象,但这种真实只是我们通过眼睛观察到的。实际上我要表达的是眼睛感觉不到的某些隐性的东西,是我们看不见或不知道的,而我就想要抓住它,因此必须依赖脑子思考想象。这对有些画家而言很痛苦,但我反而会更清醒、更兴奋。
每次动笔,我都想抓住这种感觉,有时它会突然出现,但很快它又消失,有时我可能要拼命地追才能抓住它,这需要安静,需要有耐心,即使被逼到无路可走的地步也不能停,要接受挑战,始终保持创作的兴趣。
有时我会怀疑自己绘画的状态是否正常,但一旦完成,就会发现作品跟以前相比,还是有很多变化。
Q:这个“变化”主要体现在哪里?
A:画面层次更丰富,主观体验的东西更多。画画是创造一种假象,是把瞬间感觉的东西画出来而已。所以你看我的画面,有空气在流动,这是“虚”,但它却如岩石般扎实与坚固,因为我把它凝固了,远看“虚”可近看“实”,这就是我想要的“真实”。
我的工作室不大,以前更小,但哪怕10平方米我也能画。当然,100平方米也能画,但那不是我要的。某种程度而言,我这样画画费力不讨好,但性格决定命运。对我而言,唯一的奢求就是时间。
Q:您如何理解色彩?
A:颜料自身有色彩,不一定要靠光产生。如我画的鸟,生活中的鸟没有这种颜色,我的鸟的色彩是从里往外散发出来的,我想让观众有触摸感。静物、风景也一样,客观世界本身有光辉,你要让它们自身在画面上发光。在我的作品中,色彩、结构,包括想法都是逻辑性的存在,否则画面没法看,但这需要观者慢慢体会。
Q:您说您的画面空间处理是“二维半”,这个“半”怎么理解?
A:“半”即是空间深度。如我画的鸟,非二维亦非三维,二者之间有一个“半”的延伸或想象,既有绘画性又有逻辑关系,这类“是与不是”之间的关系很神秘、很吸引人。
我的艺术之路全凭自己探索着走,至于能不能走得通不重要,我只是不愿意走大家都走的那条路。
作者:邹萍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