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9-12-18 11:10
任何一种艺术现象与其后时代语境的关系是不可降解的。如果把视域回溯到20世纪,我们发现,近代中国在启蒙和革命的两种思想范式下发生着现代性转变,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尤其是85新潮后,经历了30年异质文化大量涌入的进程,水墨领域在这期间涌现出大量形式挪移、观念借鉴的形态,而这些形态,都是艺术家面对西方文化冲击所作的一种反应。再说新工笔。它从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发萌、发展、深化一直到今天,成长为当代工笔画领域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类型,我们在青年创作群体的作品中可以很明确的见证它持续而来的辐射度、影响力。可以说,它是伴随全球化世界主义的时代浪潮产生的,在特定的时空节点提供了新的思维角度和表现方式,新工笔的艺术家以他们的作品表明了身处特定文化语境、将多重精神经验充分内化的重要性。刚才几位老师的发言各有角度,其中我非常认同霍春阳老师所提到的哲学、国学之于艺术创作的重要,以及徐累老师提到的工笔画这种创作形式的意义在于给世界艺术提供了当代人的思想价值,来自中国的美学力量。
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的关口,多元多维信息的共时交互下,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平面,国家间的文化边界正在趋于互渗、交融、趋于同化,这已经成为一个显性问题。“世界艺术”本该是丰富、多元的文化共同体,而学界讨论的“国际化”,实际上一直以来都是西方化、欧美化,在当下的文化语境中,“去中心化”的思维方式将为世界当代艺术提供更多开放的可能性。作为工笔画这一古老画种,要保持鲜活、持久的生命力,那么此时,就需要将思维转换到创造出离于全球人类普遍同质化、平庸化的主体构建之中。在传统精神作为浓缩的集体文化记忆、文化基因的同源性变得越来越清晰的今天,我们发现,新工笔创作群体的探索在此时发生了“潜古”的转向:自全球化视域回观东亚文明、深潜文化母体、回到内在自我,进一步反思自身与传统、时代、世界的关系。
谈到“潜古”的转向,就涉及到一个重要问题:主体构建。这里的“主体”,是层层坐标的主体、渗透式建构的主体。不仅要理解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哲学体系、美学判断的差异,还要明确中国与东亚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性,在对比之中发现文化母体的特性与价值。
在我这十几年研究的艺术个案当中,如张见、徐累、高茜、陈林、王牧羽等,都各具面目、极具代表性,他们没有停留在一个固化的思维模式当中,而是持续地构建他们的主体,动态的主体:一方面极大程度地向“西”扩展,一方面又极大程度地向“古”深化,保持高度敏感,使生命经验和精神经验相互感应,在作品中呈现他们的生命观、知识观。这样形成的是“流动的自洽”,具有存在的必然性和唯一性。他们笔下的每件作品看似各有所指,但却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围绕艺术家不同阶段思考的问题展开、自有逻辑上下文清晰附着在艺术家生命链条中。
回到当代工笔画教学的讨论,在我看来,训练学生们的技术语言能力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们打开视域、有意识地进行思想构建、淬炼审美品格。当具有主体建构意识的艺术家与传统文化资源深刻印认、文化基因在艺术家的精神层面发生有效转化的时候,工笔画这一古老画种将会打开更丰富、更开放的精神空间。
(注:内容为作者在天津美术学院与中国工笔画学会联合举办“学院工笔——当代工笔画教学论坛”上的发言)
孙欣简介:
孙欣,1982年生于山东,现生活工作于北京。美术评论家,策展人。先后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曾任今日美术馆《东方艺术·大家》杂志责编、《画刊》杂志“走进艺术家工作室”栏目特约专访主笔、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推广中心展览策划团队成员、筑中美术馆首任执行馆长、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当代书画部负责人。现为“视觉之秘·艺术个案系列”丛书主编、中国书画杂志社艺术交流部编辑兼书画院副秘书长、安徽大学兼职教授、中央财经大学39号艺术空间学术总监。著有艺术评论集《如面》(2015年,广西美术出版社),主编有“视觉之秘·艺术个案系列”丛书(田黎明卷,2015年,文化艺术出版社)。
作者:孙欣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