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0-09-18 11:39
从前的从前,中国北方某个原始部落里,一个吃货正在寻找食物。突然他看见一些长得像狗尾巴草似的植物,上面结满了金黄的果粒,好奇心驱使他扒拉下这些果粒并塞进了嘴巴。
哎呀,这些果粒不但有皮壳,而且扎嘴!于是这名吃货将剩下的果粒随手撒在了空地上。
几个月过去了,吃货早就忘了“播种”这事儿,可有一天他路过这片空地时瞧见,这里不但已经长出植物,而且还结出了黄灿灿的新果粒。
吃货将这些果粒采摘下来,经过去壳、煮熟的工序后,他发现——
真 香 ~
吃货赶忙将这件事情告诉部落里的兄弟姐妹,于是大家立刻投入到种植这种植物的活动中。经过他们不断地培育,“粟”这种农作物诞生了~
说真的,
种植某类植物或许是原始人类偶然的选择,
但真正意义上农业的起源
却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
考古学家发现,现今世界上主要栽培作物的驯化时间大多起始于距今10000年前后,而这一时期的古代人类恰好也处在由山地走向平原的转变时期。
一般而言,原始农业的出现即是新石器时代开始的标志。我国新石器时代大约就在距今10000年至距今4000年之间。这一时期,是农业由诞生发展成为经济主体的时期,也是为古代文明的形成奠定物质和经济基础的时期。
我国农业起源中心区有两条独立的源流:
01.
以沿黄河流域分布的、以种植粟和黍为代表的北方粟作农业起源;
02.
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核心的、以种植稻谷为代表的南方稻作农业起源。
在距今10000年前后,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先民们几乎同时开始出现耕作行为,北方人主要种植粟和黍,南方人主要载种稻。不过此时种植的植物,其形态更接近野生,可能属于野生植物向栽培植物进化过程中的过渡类型。
这时候人们的食物来源主要还是依靠采集与狩猎,过的是一种半定居的生活。
距今8000年左右是中国古代农业形成的关键阶段,不论在北方还是南方,考古学家都发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早期农业生产的证据。
北方
例如,内蒙古自治区敖汉兴隆洼遗址出土了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经检测主要为黍和粟。
内蒙古敖汉兴隆洼遗址出土炭化黍粒
南方
在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河南舞阳贾湖遗址等地出土了炭化的稻米或带壳的稻谷。
同时,考古学家还在南北方的一些遗址中发现了家养动物的遗存,不过喂养规模还很小,只能算作是饲养业的起步阶段。
所以这一时期,北方和南方的先民还是以采集、狩猎活动为主,农耕生产和家畜饲养只是一种辅助性的生产活动。这些情况指明:中国古代农业的确立阶段。
随着仰韶文化时期大量用于农耕的器具,以及炭化的粮食及植物种子出土,表明中国北方地区的农业在这一时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农业生产规模扩大、生产技术趋于完善。换句话说,在距今6000年左右,中国北方地区完成了由采集狩猎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变过程。
这项壮举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则来的稍晚了一些。据推测,在距今5500年左右,大约在崧泽/良渚文化时期,中国南方才建立古代农业社会。
在稻作农业出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南方先民们仍然以采集、渔猎作为获取食物的重要手段。直到采集渔猎获得的食物无法满足迅速增长的人口的需求时,人们才被迫改变生产方式,转头从事更加稳定的农耕生产。
与南方稻作农业不同的是,中国北方粟作农业在形成之后又发生了一次重要的转变。
在距今4000年左右,小麦由西亚传入了中国,凭借清香的口感和较高的产量,小麦很快取代粟和黍,成为北方的主要农作物。从此奠定了“南稻北麦”的农业生产格局,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农业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的转折点,它拉开了定居生活的帷幕,促进了人口大幅增长,为人类延续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推动了社会文明加速发展。
一餐一粒,当思来之不易,
来之不易的
不仅是田埂上人们日复一日的劳作,
也是整个农业诞生、发展的缓慢历程。
参考文献:
[1] 赵志军.有关农业起源和文明起源的植物考古学研究.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5(02)
[2] 张居中等.中国农业起源与早期发展的思考.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01)
[3] 赵志军.中国农业起源概述.遗产与保护研究,2019(01)
[4] 赵志军.新石器时代植物考古与农业起源研究.中国农史,2020(03)
[5] 赵志军.新石器时代植物考古与农业起源研究(续).中国农史,2020(04)
关注我们|了解更多
微信号|banpomuseum
新浪微博|@西安半坡博物馆
作者:西安半坡博物馆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