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进入学明先生的“三乐堂”,往往感受到静谧清凉的气息,古琴虽时常沉寂,却又似蕴藏着深沉古穆的琴声,木佛,陶俑与壁上的字画,浑然交融,都隐喻着主人的情怀。画室虽则外在于画家,却是画家心灵秩序的呈现,画室中的每件物品都有画家无声的语言诉说。
画室外有平台数十平,主人手植葫芦、丝瓜、黄瓜等,颇有田园之趣。一直对学明先生的葫芦架心生艳羡,于是相约在架下饮酒畅聊。三人同饮,学明先生不善酒,却有酒兴,缘于黄昏天光绚烂,葫芦架下,良友相对,以酒助兴而已。乐在酒中,不知雨之将至,此境恍若唐宋山溪之畔,惟诗,惟酒,惟画。面对大大小小的青色葫芦,仿佛回归乡野之间,这里面似有传统割舍不断的血脉,也有恍若童年的记忆。所以当看到学明先生所绘手卷时,并没有感到惊讶,而是深深的会心。
这些手卷笔墨精微,意境清凉澄澈,或写童年记忆,或写高士童子,山间流泉,都有一种纯朴的生命记忆深蕴其间。这种记忆不仅属于现实的生命,且属于我们的文化基因,乡间花野,童子携琴,山林日晚,佳客远来,这其中不仅有乡野之天光之映照,且有着浓厚的书卷气,中国画的养成,庶几在其间耳。
酒深夜阑,古琴在侧,无声而似有声,盖古琴在心,古琴在画,古琴在我们绵长的人生之梦中。
学明先生近年画中常生禅意,深山古寺,岭头老者,都有琴瑟之韵,用笔简约,其意逾深,是内心宁静,领悟天地之理所致。学明先生的艺术源泉,一方面通向充满文化怀旧感的传统场景,另一支,则通向与乡野天地浑融莫辨的童年。初时为诗为画,多为生命的喷涌,及至积淀深厚,则渐为山溪流泉,是静静地流淌,是内敛、清新的潺湲之声。学明先生之近作,时为林畔古琴,时为牧童短笛,宁静澄澈,全无火气,这静谧、诗性的流淌似幻化在这青色的葫芦之间,似隐藏于无声的古琴中。
人生如梦,童年时纯净的草木之境,青年时山水河流间的游历,及至忽见秋叶飘零,皆凝结于眼前有限的画面。画不过是精神澄明时的偶然显现,有此刻之澄明,方显喧嚣、浑浊人生之意义。人生苦短,对于文明的长河而言,我们不过是瞬间的幻影,能领悟一花一草之真,寓我心于乡野天籁之中,得瞬间之永恒,已为生命之大充实,大幸福。一个艺术家的精神苦旅,若无此支撑,则必然苍白。学明先生心底宁静,可谓知其三昧者。
在深夜听到秋虫之鸣,忽然想到学明先生的葫芦架,在此刻,那些瓜果葫芦之间,必然也弥散着秋虫之声,此为季节之天籁。一个艺术家能够迷醉于自然的天籁,怡养性情,其艺术表达也必然澄明、充实,这在学明先生的绘画中已然得到印证。
作者:张荣东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