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记“新理异态——明末清初五家书画展”

2016-06-28 00:00

  草书临帖 绫本 163×51.5厘米 王铎

  不知圆通老诗 纸本 170×43.5厘米 张瑞图

  贞堂

  无可否认,在如今色彩泛滥的时代,不论艺术作品还是生活中无不充斥着各种颜色。面对传统的书法展览,有人会感到过于素淡,或是难以满足人们的搜索欲。《道德经》有言“五色令人目盲”,告诉人们不要过多地向外追求,内修才是根本。书法以黑白呈现,也许正好成就了这种能够对色彩视而不见的表现形式,回归到艺术本身。故宫博物院武英殿正在展出的“新理异态——明末清初五家书画展”很好地显现了这种回归。此次展览选取的五家分别是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他们笔下狂放奇崛的行草书对于当时流行的董(其昌)派“秀美”书风,无疑发出了铿锵而有力的“反驳”,几位书家都有独立主张、独立语言、独立个性、独立面貌,正是“新理异态”之所在。

  学问

  展览除了展出五人的书法绘画作品外,同时也陈列了他们的文集,让观者直接感受到前贤书家深厚的学问。说到“学问”,郑燮在《花间堂诗草》中说:“学问二字,须要拆开看。学是学,问是问。”“问”,想必说的正是本行以外的修养。五位书法家均修养极深,在书法之外于诗文、绘画、鉴赏建树颇高,从而“笔下无一点尘埃气”。如今人们对行业的划分越来越细,常常会谈到社会所需要的精英教育(比如美术门类有国、油、版、雕的划分,中国画中又有山水、花鸟、人物、书法的分科)。对于学习艺术而言,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快地见到成效,但在这种专而精的学习中,艺术家本人将离趣甚远,难以感受深层次的文化品位。与当今各类书法展览比较,这次五家的综合展示,“学问”的味道殊为难得。

  模仿

  一切创作都源于模仿。此次展览给人的另一个惊喜是书家临作与所临拓本的展示。王铎49岁所临王献之《贤弟帖》,刻于《淳化阁帖》卷五以及《绛帖》卷一。这件临作令人肃然起敬,原因在于王铎没有那么忠实于原帖。现在的书法教学中,有一种被称作“创造性临摹”的临摹方式,学者白谦慎曾将这一现象归结为明末清初书家整体的臆造性的临摹风气。这种风气甚至催生形成了新的流派。明代印刷业相当发达,特别是法帖的刊刻。法帖中集一人墨迹为一册的称“单帖”,而集多人或多种墨迹为一册的叫“集帖”“汇帖”或“丛帖”。后期著名的是宋代《淳化阁帖》,该帖汇集了由汉至隋唐的书法作品。丛帖在明代十分盛行,因为这是复制古代书法作品最为省便的方法,明代书家多少都曾透过这些刻帖来提升自己的书法视野。也许正是因大量接触汉、魏、晋、唐、宋、元以及当时的名家法书的复制本,从而使这五位书法家的取法更具多样性。他们在直接学习古人的同时,以此作为习书的范本,于是在临摹古代书迹时便会自觉或不自觉有“我”的介入,正是这种“我”的介入,使得摹本有了新的活力。

  品读

  观展过程中我更钟情小尺幅作品和册页,除了我始终认为大尺幅的书法作品并不与它的可读性成正比外,也因为大多数时候只有小幅作品能让我找到“读”的体验。什么是“读”的体验?这是相对于寻求感官刺激的“看”而言。“看”带给人的往往只是本能的原始冲动。比如,我们在面对不论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还是傅山的“巨幅”作品时,这些作品带给我们更多的是强烈、刺激的视觉感受,在这种强烈的视觉冲击感下,常常会阻碍我们对作品本身的阅读,而难以引起思考,有所心得。在脑子“放空”的状态下,在作品面前我们是不会驻足的,如此一来看过了也就看过了。“读”作品的过程让自己在作品面前变得谦卑,在“读”的氛围中,可以少一些熟人之间的寒暄,有的只是对作品本身的探讨与品鉴。

  鉴赏

  鉴赏并非易事,特别是书法鉴赏。我们对事物的简单评价总是容易的,但这种评价往往会显得单薄和苍白。就像展览中的作品,并不是简单的好与不好,它常常会涉及整个时代。在品鉴过程中,对艺术作品的认可与否很多时候都与自己的趣味有关,感兴趣的便更易于品鉴。不过好的鉴赏者,是能在作品之外反复挖掘的。比如即便我倾向小尺幅作品,但这显然不能否定大尺寸作品的学术意味。从五位书家作品的尺寸来说,展出的大多是“巨作”,而在五家之前,是不会有那么大尺幅的作品出现的。诚然,这很巧妙地引出了明人对屋宅品位的追求,而且,屋宅结构规模宏敞。明代顾起元在《客座赘语》中提到庶民仿效品第官宅,房屋纵深高度加倍的情况。这样一来,书法也有了画龙点睛之用,由实用性转向美化装饰,因此,鉴赏的角度总是不断转换的。

  诗性

  展品当中有不少是五家的自书诗。黄庭坚在其《书论》中说过:“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诚然,书贵道义、贵圣哲之学,但若要对书性有所体会,非诗不可。文字的体裁是多样的,自然是小说、散文、诗歌各有所爱。但值得注意的是,拥有诗的修养我们才能更好地去感悟艺术家们所传达出的对人生的体会。所以,要读懂书法,从诗开始不失为一种门径。就像朱光潜所说:“诗要说的话都必定是新鲜的”,而“诗人和艺术家的眼睛是点铁成金的眼睛”。书家的情感常因诗的情绪而充满节奏、线条、流动的变化,而这一切感受正源于书与诗的相互印证,这样的作品往往也是不可复制的。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书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