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砚池滳音(五十四)

  自序

  想写一段文字,给朋友在闲暇时解读一种心情,是很久的事情了,思念与慰藉并存,文章读来容易,写成一本书就难了,好在这些文字,不是我平日里作的文史考据,书画鉴学之类,所以也就自然放松了许多,像一条小溪欢畅奔流,或像一束秋风里的蒲草,随风飘去。我想好的文章一定是通易可读的,是情感真实的流露,是本民族文化语境中的语言。

  这册《蒲草集》是我用了很长一段时间陆续写成的,几行碎语,不存什么瑾玉之美,只是我叙述心灵深处的感知或者说对往日旧事的追思与回忆罢了。我的先生、朋友及学生都了解,我实在是一个不能写文章的人,只是对文字的排列顺序有过一两行的了解,所以也就谈不上什么“淡露秋月,江烟缥缈”般的境界了。

  数年前,友人去域外求学,杳无音讯,漫漫岁月,天地怜人,仿佛我一下懂得了“心悬不安”的字意,于是乎又无可奈何地写了无数封连自己都不知如何寄出的短信及自言自语不知是诗还是文的杂体,来慰藉自己一时苦不堪言的思绪,时光流逝,友人归来,封存在草堂里的信函,显得确也珍贵了,有了它应有的价值,也正是这几行弥珍的墨迹,才汇集成这样一本薄薄的册子,留给自己或送给朋友在闲暇时间一过,文字中的蒲草是我喜欢的,喜其露压轻羽、夕照映飞的意境。丙戌年八月三日于沐芦草堂

  写在著名法籍画家古云卿画集再版之前

  “薄施厚积画法新,诗思流溢见情真。图成清丽妍风骨,天籁心音绝世尘”。这首诗是数年前拜读友人巴黎女画家古云卿女史画作专集付梓有感而发之句,画家以人物画擅长,用笔设色清丽了无世尘,颇能动人,允称妙迹,读后有悟所思,正所谓人之善者,其情必真,其意必诚,其格必佳,而从艺术者,其作品必清丽光艳,耐人寻味,神明理清。此乃人格艺品相辅相成之理,图成虽技精熟,而心迹不妙亦难称佳作。故“心为天籁之音,诚中形外,必修养至而后达真境界”。云卿女史画作构图寓平中求奇变,造境由令称叹,于空蒙简淡中见靓丽飘逸,纯净似水,悠远轻盈,得古风与时代气息相融,韵律自然,含气还形之象注入生命气机,还自身心灵深处原始之本性,塑造高尚人格靓丽人生,追逐真善完美之境界,这便是吾友人云卿女史人格画作之妙处也。已卯年于巴黎客舍张继刚

  当代名家扇画面专集序

  扇子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一把扇子孕育着无限的文化内涵。朋友相赠,情侣惜别,无不以扇子为爱物。写枯木苍崖,落日夕照,春兰带露,烟雨空蒙,梅花映雪,小桃柳绿,无穷尽矣。另有一番气象,已决非专用驱暑纳凉、拂面扑蝶了。故至古及今风流倜傥之士,高逸俊雅之流无不与小小扇子结下雅缘,泼墨流彩,翰逸神飞。

  因此,至汉班婕好以来,骚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动人故事,唱和之作。北宋大书法家黄山谷题《郭河阳山水扇面画》云:“郭熙虽老眼尤明,片面江山取意成。一段风烟且千里,解和明月逐人行”。为我们留下了珍贵墨迹,堪称瑰宝。

  实用兼欣赏的折扇,相传源于朝鲜,可以随身携带,把玩于掌中,苏曼珠文集中谈有书扇、画扇赠友之事,屡见迭出。一把扇子百观而无倦意,除渊源有至的人情世故及积淀其中浓情美意之外,传递了大自然中的万物情趣,给人们带来了喜悦心情。

  此册巨迹,收入近现代名家精品,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张大千、徐悲鸿、刘海粟、谢稚柳、陈佩秋、朱屺瞻、杨仁恺、启功、赵少昂、关山月、黎雄才、唐云、来楚生、黄胃、陈半丁、李可染、潘天寿、李苦禅等诸家笔墨,各具姿态,妙趣横生,必将为香江艺苑添锦增绣,美不胜收。甲甲春月客次香港中文大学

  李传声金石印痕序

  金石印痕古之遗韵,汉印威严合于规矩之中,皇皇有庙堂之气。封泥异趣不衫不履,别有风采逸品之格。千载可寻一迹之兴废,妙百代而有传薪。肖形之法鬼斧神工,一枚虽小刻惊天破地之势,成巨制鸿篇,丹砂映纸,方寸之间染宇宙万象之奇观。论者得其颐寿,刊者集自然之精华,喜者存乎久远耳。

  吾友传声,经数年,昼操刀而夜独思,臻古人之心境,读古玺而察今篇,参百子之前规,瞻读遗物,远眺世界之广大,求刊石之同源,以创新法,独辟蹊径,将体育之大众题材融入篆刻,使之篆刻内容另有天地,一番造化,铁笔风姿,刊玉成山,制印千枚,心静如水,乐悠悠而忘怀,非过来人所不知其味也。

  李氏之学,基于甲骨,循于秦汉,得现代印学之蕴藉,气息渊雅,倍受称誉。此册数百枚刻石,均以体坛名将,赛场风骚为意,展演风采,栩栩如生。作品剥蚀之痕显沧桑岁月,有万年岩画之神韵,使鉴者耳目一新,绝无前贤所创,充称奥运刊石第一人。此举唱响奥运精神,奋力拼搏,是北京奥运前奏之一曲新歌。所谓:“刀破天地势,纸留丹砂痕,岩画新一曲,刊出奥运魂”。故当以颂之。

  艺术是寂寞者所为之事,成大业必持之以恒,传声兄为此中人士。余与往来近二十秋,友谊深矣,故知其艺学之渊源,每论之畅怀忘时而不离去,今获知新集付梓,应嘱为序。甲申春日张继刚于沐芦草堂

  读潻雕氏梅赋献辞序

  "夫子遗骚辞,文赋留宏篇。詠梅三千字,楚句未作声。兰蕙生九畹,寒香冽长空。超岭孤山客,心斋藏灵珠"。此诗吟之吾生乐怀詠梅之志,冰圞冷玉之美,雪絮飞花,魂绕罗浮,偷香空山,凡此种种皆得一赋矣。

  梅赋乃吾友潻雕世彩先生作楚歌骚体之文,颂梅铮骨之说,黄钟大吕,可谓今日赋文妙灵之作,辞、赋源流弥久史逺,体裁各异,峰峦相对,江河分流,其妙独美处实乃吾华夏文苑之奇葩。楚辞以屈子句隆古耀今向为人重,声不息灭。汉赋以时代为肇始,之先河,誉"一代文学"。千載颂扬,惜哉!近数十年来犹末见作赋之笔,承脉传人,故思痛耳。

  今所喜者,有楚人世家潻雕氏以骚体赋梅之颂发胸中无限畅意,得梅骨之髓魂绕句中,揮墨成篇,硕伟之作构思壮美,又结撰精巧不失寰宇之象,调琴瑟淸歌,韵如天籁。读之颂之!当歌也!壬辰夏月拜撰扵沐芦草堂张继刚

  清风朗月 舒怀心性序

  绘事之远,以人物肇基于魏晋,士人之笔犹显于画坛,顾、陆、张、曹诸家史有声誉,名迹庋藏今日尚能观之。故图画之妙至古及今虽有时代风貌然画家心性个自殊异,学养博微文心画境有所不同,图迹有别,但总体上还是一脉相承,作品交相辉映,留墨迹于人间。

  当代著名画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何士扬先生,笔下人物多写高隐处士阇黎宗师,以清逸之笔纳乾坤万象写胸中出尘之图,又以文心舒怀之意写高士之貌,笔墨生动,造形准确,神态各异,于不经意中流露出气清韵雅之美,巧秀中承现出山川溪水之势,楼阁疏柳之景,松荫童子之悦,花木兰草之幽。图中高士或放怀山野,竹海晨歌,或孤山吟句,梅妻鹤子,相约赋句,风吹葛巾,或各藏异态像有清风朗月之晖,亦传漫妙寻菊篱下之心境渊明之遗意。有大德高僧者宏法慈航,莲舟载众,云山禅机,真境幻化一宇宙,祥瑞之象如日月光明普照大地,图像怀德之美亦显示出画家心性通佛境之不二法门,故图迹有誉声观之亦知何士扬画作内藏之广大,追魏晋风尚,画格入宋人堂奥有古贤遣风,实为今日画坛难得之笔墨矣。

  对一个时代的画风研究必须要落实到这个时代的大文化背景及每位画家的师承关系上,这种深入精微的学术研究是对美术史及画家乃至对其作品的传藏有着积极急极的历史意义。是对当代美术史的贡献与全面解读画家作品及人格、学识、修养的完整,日后的创作带来丰富的内容,从而也将会奠定他画史的地位,这是我对当代绘画诸多作品赏鉴所预见到的必然结果。

  何士扬先生福建泉州人,幼承庭训,总角之期亦与书画结下翰墨之缘,弱冠之岁旋即得名师垂爱,受学于浙派大家吴山明先生教诲,承旨古六法,与日精进,于不惑或之年亦以名教授之位讲席于中国美院,开设鉴赏文房纸墨研究生之课程,桃李浙东有誉矣。

  情怀文心诗境序

  吾国绘事以情怀诗意幻化梦蠂,又以文心映万物生发内美,山川江河溪沄松涛百花绵羽能跃然纸上者有之,然今日以情怀幻诗意颂文心藏于图迹中者少矣。

  细笔者,以宋人黄荃肇基一脉相承,远有易元吉、宋微宗、崔白宋元诸大家,晚明又以陈老莲最为代表,清人寡味,无士可论。到是民国及近现代细笔一格又与当代工笔画创作晈相晖映,图迹曼妙,可谓幻彩霞蔚,演成大观。令人喜悦而又思之万千象幻景心幻庄周之境何耳?故余认为读文伦知诗境,参诗意知画格,唱词而知文人情怀,三者通以君子德业为基才可称之为艺苑中人,作品可得真境界才能传之久远。

  当代工笔画家罗翔君于绘事有年,以细笔花鸟图迹鸣于世,用笔清逸刚劲且藏中庸之妙,线条悠然而富有韵律,无刻板疆硬之伤,作品出入宋人又叁物态之美从生活中来,得妙处于闲情逸趣之中,故能随类赋彩,翡幻翠素,佳禽鸣春,又与当代工笔花鸟画创作整体风貌有项背分异之格,罗氏图迹虽然赋彩斑斓以工细为画业,但能从精微处感受到意笔气息与心源之诗,幻格局成一家之图,得忘逰之境,入画品三味,纵观今日实不易得也。

  故鉴罗氏作品可誉为细笔逸作,此乃文心所养。癸巳冬月于沐芦草堂

  过眼烟云总序

  鉴学与绘事由来以久,早期鉴赏法书名画不为真赝所累。只是为内府庋藏名家墨迹评定优劣,到是后来书画名迹为商贾购藏并从中获益,始有赝鼎之作流传于世,一时真伪莫辨,鉴家兴矣。

  书画艺术民族之瑰宝,承载民族文脉之延续,文艺之魂。其审美内蕴与外美之发展从秦汉像砖壁画至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及当代绘画艺术,从未背离吾民族之根本。因此,民族审美观当是永恒,艺术无审美之标准岂能永恒,将不是艺术,人类精神家园中之高雅情怀将无存。中国艺术之发展首先当始论于法书名迹,从片纸只字笔痕图卷中感受与天地精神獨往来,与民族精神独往来,与己之情怀独往来,与万物齐一之博大,这是中国艺术之核心。书画家当追求于此,鉴赏家亦当追求于此。

  书画鉴定当熟知文字学、音学、文学、史学、服饰学、文献考据学,以及心性学等诸多学科之研究,书画鉴定之“心性”学理,是予三十年来,从事古代书画鉴定研究中在前人目鉴、比较、分析、考订之基础上,增加了对艺术家一生的“心性”研究,有益于在书画鉴定中寻找笔墨内在“心性”中的蛛丝马迹及综合因素的最后定论。心性者:“分而论,合而满,充盈贯之。”心“主宰万事,成一切思想之源,疏而分流,终因汇江海而无巨变。”性“虚灵空寂,密实平淡,虽性情有异,然其一生不失根本。故”心性“化育”心趣“,读书、问道、求艺,而后乐于诸事,”心趣“养”意趣“,使之从艺者,养于笔墨,生发气息,创造意境,图画之中贯穿”心性“。法书墨痕留下内涵,此为鉴家不可不察矣。”

  识别真赝,可定音也。

乙未夏月扵广西客次

作者:张继刚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