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五彩为明清时期景德镇窑的新品种, 瓷器釉上彩的一种。清代五彩以康熙朝最负盛名,除常用的红、绿、黄、褐、紫彩外,还新配制了釉上蓝彩取代釉下青花,金彩和黑彩也广泛应用,使之色彩更为瑰丽多姿、浓艳夺目。
雍正时期,粉彩盛行,五彩趋于衰落,所见多为小件器,画意较精细,不似康熙五彩粗犷豪放。乾隆以后则基本上不见单独的五彩瓷器,而多与粉彩、珐琅彩等并用。
真正康熙时期的五彩瓷是相当珍贵的,瑰丽多彩,品种繁多,它的最大特征是:胎釉和青花、斗彩相似;色彩主要为红、黄、蓝、绿、紫、黑等,但以红彩为主; 其绘法先在白釉瓷面上,画人的颜面,不填颜色,用红色笔加勾; 多用小开片,裂纹向下而紧合。
康熙五彩为一代名作,从清嘉庆至民国多有仿品上市,鉴别真伪应掌握以下主要特征:
(1) 康熙盘、碗、瓶、罐类的器底一般均能见到明显旋纹痕及黑疵;
(2) 釉面微微凸起,釉料看上去有坚硬感,周围有闪烁的"蛤蜊光",纹饰周边有光晕,尤以蓝彩为甚;
(3) 除少数官窑器的圈足圆浑润滑外,大多民窑器的圈足边呈尖状,而且有斑块残缺的现象;
(4) 器物底足内题"大明成化年制"或画秋叶、钟鼎的,大多是康熙中、后期产品;瓶、罐类器的底足往往有二层台的硬折角,其折角圆浑者为后仿;
(5) 由于人物模仿陈老莲画法,山水多仿王恽等,其绘画风格应大体相近。人物脸部都不端正,只勾轮廓不填色,否则为后仿。
目前古陶瓷高仿品泛滥,困扰很多收藏爱好者,令人防不胜防,采用传统的鉴定方式通过眼观、手摸、耳听等感官手段,从陶瓷器的纹饰、器型、釉色、胎体等方面来鉴定容易产生误差,影响鉴定结论。皇朝遗珍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核技术考古实验室携手,科学鉴定与眼学的相辅相成,为古陶瓷提供科学、准确的依据。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