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探展 | 舌尖下的中国 - 2021李秀勤作品展

“舌尖下的中国”2021李秀勤作品展

“舌尖下的中国”2021李秀勤作品展

8

人可艺术中心

已结束 2.5万+

又看了一个新展《舌尖下的中国——2021李秀勤作品展》,地点在杭州人可艺术画廊。


先看一组图。







展览名称《舌尖下的中国》不经让我联想到央视热播美食节目《舌尖上的中国》,当看到展厅空间主墙面的“饺子”雕塑作品之时恍然有悟。饺子——中国文化中的基本元素,李秀勤将之提炼、放大并转化其使用情景,利用灯光照明设计的手法模拟家庭温馨场景,从而达到与观众产生共情的能力,一种家的情感概念呼之欲出,作品亦揭示了中国自古以来的家庭与集体意识

李秀勤将包饺子的身体记忆诉之于白瓷,触觉——按、捏,在材料的洁白瓷润与灯光透亮的双向共鸣之下凝聚出具有抽象精神性的“空。展厅里各有两处“饺子”雕塑的装置作品。一处以主墙面轻盈的“e”形图案呈现,似乎在隐喻“earth”——一种宇宙意识。另一处以“凹与凸”的空间形式展现,一片“饺子”的灵光融化在凹面与凸面之中,既暗合中国传统榫卯的建筑结构特点,又体现出中国传统阴阳思想




“此次展览是李秀勤二十多年触觉凹凸艺术创作的延伸与拓展。”确如学术主持王林所言,展厅里的每件作品无不传达出艺术家对雕塑本质的思考。



首先分析触觉。

一如前面分析的“饺子”雕塑作品。第一,饺子首先是捏塑,包饺子的动作即是手的生理结构和面粉材料的交互。第二,艺术家将饺子放大、点亮,白瓷的材料属性在灯光的作用下展现出独特的肌理效果,使人看到之时(视觉)不由自主的想要触碰(触觉),这体现了由视觉转化到触觉的“联觉”作用





《推云》系列亦体现了艺术家对触觉以及身体性的思考。作品在形式结构上形象且直接。推,力之现艺术家用手的结构,或平或侧、或舒或急的在紫砂材料上展现推力。紫砂浴火完整地凝结出艺术家创作过程的原始冲动,厚厚的堆积物呈现出力能量的爆发同时,推的动作完成后造成了空间上的凹与凸,再加上盲文和书写文字的映衬,突显出艺术家的“触觉凹凸”的创作理念。






再则分析凹凸。

观看李秀勤的作品时我们会发现一个经常出现的元素——盲文,纸本作品里有,紫砂、白瓷作品里亦有。盲人通过触摸凸起的盲文(有规律的点的组合)进行阅读,在空间上盲文其实就是凹与凸的关系,就像针扎在纸上,一面凸起,另一面则凹陷。“盲文就是凹凸,凹凸就是雕塑的本质。”在李秀勤看来,盲文是雕塑本质的“实体的物”和对生命关怀的一种象征符号,加之李秀勤曾经有过一段眼盲的经历,所以,盲文在作品中的运用承载了艺术家对雕塑本质的思考、个人情感经验的表达以及对人文的关怀。





击打水墨。

“击打水墨”,这一组合词用来概括李秀勤“色中醉”系列形象而生动。艺术家先用柔韧的宣纸将自己创作的钢铁雕塑及木雕作品包裹起来,再用墨球不断地击打被宣纸包裹的雕塑。艺术家每一次击打所形成的结构、肌理与击打过程中的节奏、韵律都完整的显现在宣纸之上,击打时使用的无形的能量转变为有形的可观看的“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以理解为“能量的形象化”或者“能量的图示化”。同时,从三维立体的雕塑作品延伸至二维平面的纸本作品,本质上是对空间的一种解构





栗宪庭有句话是这样表述的:“语言与心态在创作过程中始终是交织在一起。”在我的理解里,语言指的是艺术创作的表达形式,心态则关乎个人对社会、时代的热切关注和体悟。展厅里的一件作品我尤为喜欢,名为《修复》。这件作品是把破碎的饺子作品进行修复,恰如漆缮工艺之于古器物,仿佛在寓意着一种希望:现代生活仍然可以挽救





以上。



人在艺中行  :)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