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又看了一个新展《舌尖下的中国——2021李秀勤作品展》,地点在杭州人可艺术画廊。
先看一组图。
“此次展览是李秀勤二十多年触觉凹凸艺术创作的延伸与拓展。”确如学术主持王林所言,展厅里的每件作品无不传达出艺术家对雕塑本质的思考。
首先分析触觉。
一如前面分析的“饺子”雕塑作品。第一,饺子首先是捏塑,包饺子的动作即是手的生理结构和面粉材料的交互。第二,艺术家将饺子放大、点亮,白瓷的材料属性在灯光的作用下展现出独特的肌理效果,使人看到之时(视觉)不由自主的想要触碰(触觉),这体现了由视觉转化到触觉的“联觉”作用。
《推云》系列亦体现了艺术家对触觉以及身体性的思考。作品在形式结构上形象且直接。推,力之现。艺术家用手的结构,或平或侧、或舒或急的在紫砂材料上展现推力。紫砂浴火完整地凝结出艺术家创作过程的原始冲动,厚厚的堆积物呈现出推力能量的爆发。同时,推的动作完成后造成了空间上的凹与凸,再加上盲文和书写文字的映衬,突显出艺术家的“触觉凹凸”的创作理念。
再则分析凹凸。
观看李秀勤的作品时我们会发现一个经常出现的元素——盲文,纸本作品里有,紫砂、白瓷作品里亦有。盲人通过触摸凸起的盲文(有规律的点的组合)进行阅读,在空间上盲文其实就是凹与凸的关系,就像针扎在纸上,一面凸起,另一面则凹陷。“盲文就是凹凸,凹凸就是雕塑的本质。”在李秀勤看来,盲文是雕塑本质的“实体的物”和对生命关怀的一种象征符号,加之李秀勤曾经有过一段眼盲的经历,所以,盲文在作品中的运用承载了艺术家对雕塑本质的思考、个人情感经验的表达以及对人文的关怀。
击打水墨。
“击打水墨”,这一组合词用来概括李秀勤“色中醉”系列形象而生动。艺术家先用柔韧的宣纸将自己创作的钢铁雕塑及木雕作品包裹起来,再用墨球不断地击打被宣纸包裹的雕塑。艺术家每一次击打所形成的结构、肌理与击打过程中的节奏、韵律都完整的显现在宣纸之上,击打时使用的无形的能量转变为有形的可观看的“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以理解为“能量的形象化”或者“能量的图示化”。同时,从三维立体的雕塑作品延伸至二维平面的纸本作品,本质上是对空间的一种解构。
栗宪庭有句话是这样表述的:“语言与心态在创作过程中始终是交织在一起。”在我的理解里,语言指的是艺术创作的表达形式,心态则关乎个人对社会、时代的热切关注和体悟。展厅里的一件作品我尤为喜欢,名为《修复》。这件作品是把破碎的饺子作品进行修复,恰如漆缮工艺之于古器物,仿佛在寓意着一种希望:现代生活仍然可以挽救。
以上。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