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余幸之,研学于清华美院书画高研班,追随朱零尊师,山水绘事,同期同师,学人三十有余,秋入至冬深,为期四月,北骨南韵,齐聚一堂,师之主旨,笔墨语言转换。初月,师初诲芥子园,技先,升于道,唯技首,虽乏,却受之有用,言而信,信则履之,诚在其中,笔墨愿志见外,墨之情,感于线质而动。师再月诲传统法理,于无理甚求理,并理之。众学尊师训,从六朝隋唐,浙入宋元明清,遍临,精思,古之笔意甚喜,谓之笔精墨妙。次月朱零师曰《知北游》中有:“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曰,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故师造化,一众游历太行山脉,朱零师为众学仁,面山而解惑,太行,山雄而势,师曰,力劲而不露,露则伤于斤斧,故线,圆中带方,方现力度,运笔以缓漫,而为冲澹,要力全而不苦涩,要气足而不怒张。画山者,画境气象氤氲于体势,意度盘礴,墨色不滞,流线不直。一而再再而三,观、闻,眼、手、心于一位,至此达天籁、地籁、人籁。诸多学人山川为境,诗画自然,充于眼,感于心,动情于墨,所画山水林泉,清闲幽旷,屋庐深邃,桥渡往来,山脚入水澄明,瀑布、水源来历分晓,有此数端,即是得益芥子园、古之精髓传统由学于笔墨,至此心手合一也。
归至校再思,明了朱零尊师,所训以书入画之理,更明了,初到之时练线之苦,古曰:“画无笔迹,如书之藏锋”。常见赵魏公自题己画: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应须八法通“正可谓”书画同源“,绘事求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与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学人早间晚课习书,顺书,至心随笔意善书。学未临近,朱零尊师又明示,中国绘事,在技,再道,融自然、美学、哲学、科学、国学、宗教一体的学科,画家六法,一气韵生动,气韵不可学,此生而知之,自有天授,然亦有学得处,阅万卷书,足履万山,修于心,鉴于行,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立成鄄鄂,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矣。众学仁四月解悟,一悟:画与山水,以蹊径之怪奇论,则画不如山水,以笔墨之精妙论,则山水决不如画。二悟:书家妙在能合,神在能离。即入于欧、虞、褚、薛诸名家,后直欲脱去右军老子习气。三悟:作画须绝去甜俗蹊径。士人作画,当以草隶奇字之法为之,树若屈铁,山似画沙,绝去甜俗蹊径,乃为士气,不尔,纵俨然及格,己落画师魔界,不复可救矣,若能解脱绳束,便是透网鳞也。后悟:勤于技,修于道,师古,而后师造化自然,方可气韵生动。
余言拙笔涩难述四月习之所授,同学仁友,资于事师以事君而敬同,一敬:朱零尊师,德艺双馨。再敬朱零尊师及教学团队、结敬清华美院全国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基地平台载体。
备注:1、氲( wēn)声。双音词“氤( yīn)氲”,指气或光色混和动荡的样子 ——见“氤氲” 2、 如籀 (zhou 四声)古代的一种字体。中国春秋战国时流行于秦国,今存石鼓文是其代表。亦称“大篆”。
乙未夏初朱零导师太行山高家台写生作品欣赏
作者:尹晓娣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