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2-04-21 12:53
重叠共识——2022年重庆市茄子溪中学第五届美术教育成果展
总 顾 问:李燕、郑启超、夏新强
项目策划:王代光、周远华、徐祖强、应岸
学术主持:郑川、李庚坤
策 展 人:杨彪
特邀艺术家:梅忠智、陈德洪
参展艺术家:陈正乾、罗盛玲、刘伟、马健卫、朱其林、
刘应奎、颜丽、辛振宇、胡成林、易小军、吴连之、孙成澳、周蕙莲、
王显胜、曾容容、王玉林、童阳、刘芮伶、吴小霞、严琳、李大旭
展览执行:胡家堃、颜丽
宣传推广:陈耀杰、钟燕
视觉设计:Sansan工作室
展览统筹:赵凡、梁明月
展陈设计:邱明灯、钟海舟
媒体支持: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雅昌艺术网、华龙网、大渡口融媒体
开幕时间:2022年4月19日
展览时间:2022年4月19日—5月5日
展览地点:大渡口区美术馆
主办单位:
大渡口区教育委员会、大渡口区文化旅游委员会、大渡口区文学艺术联合会
承办单位: 大渡口区教师进修学院、大渡口区美协、大渡口区文化馆、重庆市茄子溪中学
协办单位:
双城古道特色高中联盟、李燕名校长工作室、画千里当代艺术中心
学术支持单位: 四川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开幕式合影
前 言
李燕
四月芳未尽,雏燕引长天;躬逢盛世际,佳音总频传。木铎扬声,得天地之灵气;群贤汇聚,夺千里之芳妍。第五届画展,建师生炫彩平台;线条敷彩公园大渡口,丹青言志多彩艺术湾。
生活因描绘而美好,世界因想象更神奇。一个个脚印相连,就是人生的道路;一幅幅画作集合,就是师生的心路。校园有文化,学校才有灵魂;校园有特色,学校才有风采。
风雨九载,见证学校美术历程:必修重普适,选修铸精品;美术社团育兴趣,黏土作坊展才情;课程改革,力图创新与继承;特色发展,个人和群体并行;四届画展萌芽拔节,五年高考家校双赢。
今日之展览,承蒙川美指导:学生习作,形象意境初显;校友画作,母校之恩拳拳;教师下水之作,丹青激情饱含;嘉宾典藏之作,艺术与精神俱现。
今日之作品,演绎生命行歌:国画结构严谨,线条似有若无,泼墨天成;油画色泽绚丽,山水磅礴大气,淙淙有声;素描质感律动,细节无处不在,博大精深;速写简洁凝练,风物动静有致,香远益清。还有那手工黏土,艺术与趣味融于一体;新冠画作日记,记录师生抗疫点滴;五彩长江石画,再现乡土山川地理。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朝阳初升,展开徐徐蓝图;师生挥彩,点染义渡热土。携一缕清芬,撑一支长篙,向艺术之岸漫溯;造艺术氛围,助江湾腾飞,愿君指点与鼓舞!
是为序。
重庆市大渡口人民政府副区长龙晓梅致辞
四川美术学院发展规划处处长、展览总顾问夏新强致辞
重庆市茄子溪中学党总支书记、校长李燕致辞
重庆市茄子溪中学2017届毕业生校友冉莲芬致辞
参展艺术家代表陈正乾致辞
画展寄语
茄子溪中学在重庆名校林立的中学教育中并无先天优势,但致力于发展美术、音乐和体育教育,显然走对了路子。去年以来,茄子溪中学党政领导主动出击,寻求美术名校的专业支持,与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达成共识。其实,高校支持、参与中小学教育,为之提供学术、教育和人才方面的帮扶,这在北京、上海地区已经极为常见,谓之“高参中”、“高参小”,经验多多,成效显著。
此次展览,即是特邀部分川美艺术家,“大手牵小手”,扶持茄子溪中学美术教育教学的成果之一。借此美展,谨向茄子溪中学各位师生、参展艺术家和广大观展市民致以四月的问候!
——展览总顾问夏新强
今天,数字时代的视觉文化飞速向前演进,当代艺术家的创作总是当下最为及时的展现和反映。带领青少年进入美的世界,进入对艺术的欣赏和研究,进入视觉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总是不可缺乏。
美术教育要适应形势,要以更多的互联互通,建树面对视觉文化时代文化现实的信心,建树对现实足够的掌控感、力量感。通过艺术展览及其相关活动的互动,以更多的“美学输入”环节,更多让青少年学习读“视觉艺术”,读“视觉文化”会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学术主持郑川
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随着世界各国的经济不平衡发展和保守主义思想的蔓延,新自由主义主导下的全球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近两年来,由于新冠疫情的爆发,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脆弱,边界和区隔代替了天下一家的美好想象,同时也让人类失去了对历史总体性的信心。在具体和微观的生活中,“意外的边界”频繁地出现,它们不仅使人在空间和时间上产生了区隔,而且也使人们之间原有的共识发生了断裂。鲁迅曾言:“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是因为“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达不成共识,还是“原有的共识发生了断裂”?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该如何定义“共识”,以及如何“达成”共识。首先,“共识”并不是意味着所有人都必须保持全然一致,只要承认多元和异质性的存在,既是“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也是一种“共识”。其次,共识的“达成”并不是一个固定、僵化、暂停的状态,而是一个运动的、变化的、流动的行动,“共识”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达成”与“断裂”中绵延。本次展览的主题为“重叠共识”,其中“重”和“叠”就体现了对“共识”的再思考:前者肯定了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和异质性,而后者强调了达成共识的流动性和过程性。因此,本次展览以艺术为手段,通过“重叠”的方式在后疫情时代在不同群体之间重构一种“共识”的尝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学术主持李庚坤
观展现场
前言
杨彪
茄子溪中学成立65周年之际,学校一直秉承“浩融术艺,相约成功”的教学理念,探索发展体艺特色课程,构建多元和谐文化校园。本次活动以茄子溪中学第五届美术教育成果展为契机,携手大渡口美术馆邀请四川美术学院艺术家进入校园、社区,以“高参中”的合作方式,探索艺体特色发展新途径,加强校园艺术教育与社会美育建设,为未来艺术发展形态改造升级赋能。
展览邀请四川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作为学术支持单位,包括:川美师生学术主题单元、多彩大渡口写生创作单元、社会公益艺术主题创作单元、茄子溪中学教学成果展单元,展览一方面旨在促进艺术教育与美育的影响,加强初高中艺术与大学艺术院校的交流,促进美育教学的发展与完善,呈现一个集展览、美育、学术研究为一体的学术交流活动;另一方面则是以展览为平台,发挥艺术美育的社会价值与影响力,让社会公众分享美术教育成果,为初高中的师生、社会大众带来一场艺术盛会。
川美师生学术主题单元参展艺术家强调将自我表达与瞬间感受联结,梅忠智教授对当代中国花鸟画结构本质与艺术表象语言的新创作,陈德洪老师在古柏题材中畅游,将中西技法融汇,激活线条之美,罗盛玲在有限的画面空间中寻找神秘的沉浸式意境体验,刘伟则是以新材料、新笔触表现当下中国的乡愁-城市与农村的冲突与消逝,陈正乾将中国传统山水与当代的自然风景进行结合,并实现可居可游的创作,朱其林的创作则是对对中西绘画技法的探索尝试,在日常中发现新的审美趣味表达。展览邀请茄子溪中学师生以现场写生创作的方式,参与多彩大渡口的社会文化艺术建设,通过艺术家的创新性实践有效激活大渡口古镇文化与钢城历史记忆;茄子溪中学艺术成果的集中展示,是对过去阶段性的梳理与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通过展览与学术讲座提升学生的成绩,这是对新艺术、新时代的彰显,也是链接艺术与社会、艺术与大众的新模式。
“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这是一个希望的原理,展览内容多元丰富,作品独具匠心,艺术家通过活动扩充自身、扩展能力、增长智慧,建全秩序,保持一种对未来的乐观期待,整以“重叠共生”的交织状态,形成一种“共享共识”的学术理念,变化会结构化,而结构化(process of ‘structuration’)会发生变化,对一种共享模式的探索往往包含在变迁之内,在形成的过程中追求一种文化艺术共识的理想。
展览现场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