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一
人在清楚之前都很清楚;在顿悟之前必有渐悟。
要做好人,又过上好日子。要善良,兼备抵抗邪恶的能力。在茫茫人海中,要建立超越利害乐于彼此付出能源的友谊之岛。夫妻,只有将爱情升华到友谊的高度,才能不断更新而巩固;绘画,只有从专业跨越到业余的高度,没有负担,才不工而工。这“友谊”、“业余”都是螺旋上升到人生高境的产物。
对待时髦的流行艺术,要达到以真乱假的层次,在商人眼中是钱,在鉴赏家眼里是真艺术。
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才不白到地球上走一遭。等到立足高处,蓦地回首才见:
湖海衣衫珠峰屋,梅骨莲魂情若菊。熔岩苦炼八千岁,电裹云包雾凝蓄。脱出清雄线似金,龙沉虎哭风谡谡。不师善舞翠袖长;不仰大贾便便腹。墨香泥香等闲过,何需朝暮苦碌碌。喜悲得失一笑间,凌霄醉抱星流瀑。
宝松,我一无所有,能给你分享的仅有良友的心声。你可嫌它“涩出酸甜苦辣咸”?
二
历史上批评家的著作,多是维护当时既得利益者的陈言。任何新流派的诞生都是时空的必然产物,不是好心的评论家呼唤来的宁馨儿。
为前程宏远的新学术观开道,是独具慧眼的卓越人物。他们确有很多缺点,而这些迟早都会和攻击他们的力量一道被人忘却。被后代怀念的,只能是他个人特有而他人所无的长处。
为人指路的人,必须是建立过殊勋,经受过实践考验的过来人。尽管我们对他不该求全苛责。
在书中找的是钥匙而不是专供翻印的刻板。照镜子是为了摆脱镜子的束缚。即使是对正确的忠告过分迷信,一味“执着的追求”(当前论艺术家流行佳评)也会过犹不及。
中庸,不是折衷取巧;而是选中独立不倚的最佳状态。“尽信书不如无书”是一句沉痛的名言。
而生活是永远读不完的大活书,不行万里路,空读万卷书。我略知苦读的烦恼与欢欣,写出空言与宝松弟共勉。无路方知艺路长,岂因得失感苍凉?恒温不改师坚韧,天地无言斥我狂!
三
就书风难变的本质而言,古代大师传世代表作不过三五张。尽毕生之力去创作几张画,未必成功,也太冒险。
绘画,还是要提高修养、保持普通人的心态,达到自我完善。
从绘画必须多变的现象来说,高手肯定不甘重复旧作。一本画册仅能代表他某一段生活中的某一种心情。以偏概全,不足知人论世。
中下等以至末等的鉴赏家一兼大亨,美丑颠倒的海外广告,会混淆好些人视听。某些流行歌星式的人物,画得极平庸而价在董其昌、吴昌硕、齐白石之上的咄咄怪事,已是见怪不怪。宝松为此困惑过。本书选的图,也未能全部摆脱非艺术因素的影响,向往清气又不能背对市场。我建议在环衬上印一个手卷,来说明他的庐山真面目和一部分未尽施展的潜力,有水平的看官会一目了然。
在当代年轻的画家中,有人比宝松画得好,灵气悟性更高;然而很少有人像他那样,以赤子的虔诚,百折不回的坚毅,在月薪很低的严峻岁月,节衣缩食,买好颜料,用四年功夫跑去法海寺观看、临摹那明代伟大、绚丽、辉煌的壁画,把线条的内蕴、构图,用色一一分块记在心中,赶回家去反复默写,聚腋成裘,画出两丈多长的大画卷。画境的沉静、凝蓄、清奇、绚烂,上承明代无名大师的力度,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国青年旺盛的求知欲。这种蓬勃的向上精神,比临写出来的作品更可贵。有此基础,后来才能创作长卷。
本书的民间故事画,画得工整,清丽、秀而不甜,线条流转蕴藉,略带装饰味。以存民间艺术风格,花了好多精力。他不怕小题大做,工笔重彩,有意吸收部份工艺味。说明民间美术既有粗犷、洗炼、童趣、变形的传统,也有以壁画、炕画,屏风等形式保存下来的工笔画,同样讲究气韵生动,代表阳刚、阴柔相反相成的两极之美。宝松未负此组画、作品也未负茹苦含辛以至目力减退的作者。
宝松几载沉思,几载读书,几年磨笔之后,重对自己的作品,对时光与视力的惋惜之情多于自我欣赏。他从不陶醉。陶醉是艺术上由踏步而休眠的危险信号!毁掉过好多大才。
四
商品大潮卷过画坛,钱的动力与腐蚀艺术的贪婪合成一体,与超越商品经济的纯艺术,以量对质,在拔河。
对中西文化都了如指掌的大艺术家极少,只要看看画跋的文字水平便将会心而笑。诗词、书法、印、画史、画论全面贯通的大画家少,而处在成长中的青年,有选择、开拓、大悟,飞跃的漫长过程,大师的苗子便在其内。对重建科学的、民族的审美观,他们更该有自觉的使命感。
宝松作为这支队伍中的普通一员,无力兼善他人,首先要使自己坚实起来。人人独善其身,天下必能兼善。
书中的水墨人物画,也是他探求的另一个侧面。供朋友们批评时参考。
临过古壁画,不但令他完全理解古人,并作合理吸收,他还要解剖局部,谛视整体,重新“一见钟情”,用儿童的眼光去陌生地看使他梦绕魂牵的大千世界,深深地走进;再在不知不觉中走出来。
厌弃时髦画风,比摆脱时髦画风的影响要容易得多。高手能从易逝多变的“流行色”中,总结出相对稳定永恒的微量因子,也可反其道而行,花开另一枝。
勤奋是好事,但不要过勤伤身。实践很必需,停笔思索,运笔中冥想,都能添悟性。越画越难,是审美力提高的喜讯,不用烦恼。
向往超脱,是因为古今无人绝对超脱。超脱彻底,诸子百家都沉默无书了。不能超脱,又必须迎着超脱前进,是人生和艺术二而一的课题。一位姑娘向我大谈如何做好丈夫,是因为她终生做不成丈夫。我勉励宝松作画,也无妨作如是观。
人心不死,情债难断,希望长存!扎扎实实地走啊,宝松,忘掉我和我的话!
作者:柯文辉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