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自由职业画家,安徽合肥人,2001进行西藏题材创作至今。
2010年,作品西藏组画发表于《中国油画》第三期;
2011年,西藏系列作品发表于《新视觉》杂志第四期、第六期;
2011年5月,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中国当代油画家作品选-锁钧》;
2011年7月1日-7月10日,锁钧“精神的高原”西藏组画在北京今日美术馆展出。
寻拔精神高原
我热爱西藏。
这是最确切的信息,也是我不愿放弃的选择。
在近十年,生活中我放弃了很多,但最终坚守的还是绘画,以及不停歇地描绘西藏的人与景。
我曾画过都市的人物和风景,但就像一个孤魂茫然地浮过城市之海,笔直地穿过拥挤的人流,没有碰撞,没有遭遇,没有回应。在这熙攘嘈杂的城市里没有我的美学。于是我的目光投向了西藏,从这陌生的起点出发,寻求属于自己的语言,每每从西藏回来后,把自己关在画室里,让颜料在画布上流淌,粘稠关于西藏的记忆与想象。
我认为绘画美学的指向不是时间的,而是空间的。我也不去谈及艺术史的进程,哪怕一星半点儿有关当代艺术语言的精致考量,在现代艺术瞬间变化的时间流程,却像一个观光客匆匆而过。我只是想回到梦境中的故乡,就像达利画里始终瘫软失效的画面空间。蓝天、白云、雪山、草地,还有就是那些质朴、憨厚的西藏人。那就是我的精神故乡——青藏高原!
西藏不仅仅代表着地理的高度,它是人类的一块飞地。它昭示了天、地、人、神合而为一的境界,它展示了也许是人类最合情合理的生活侧面,就像塔西提岛对于高更,阿尔对于凡·高一样,西藏是一个可以容纳我全部艺术和生命追求的巨大母题。要倾注对待故乡和兄弟姐妹般的情感去描绘朝圣的人群、康巴汉子和草原上美丽动人的藏族女人们,让画面涌动抒情的气息。我就属于这一类人——宿命就是还乡。
在西藏这个巨大母题面前,只能选择和磨炼自己的绘画语言,一方面要尊重客观物象,另一方面要听从内心的感受。在西藏与自己的感受之间具体细微地建立一种绘画美学。
在刻画作品的同时,让我想起塞尚提出的一个关键词——调节。在不准备放弃架上绘画,又如此尊重绘画母题的画家面前,“调节”一词意味着自己必须以全部的绘画真诚和人生体验,智慧地走完艺术的道路。
我现在正在路上…
锁钧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