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石库门时代的生活是很拮据的,厅房不分,门口搁只煤炉就是厨房……但人的记忆总不自觉地带着一种选择性,对逝去岁月的怀念,犹如忆起多年前的旧爱,只记得当年种种的好……
重彩画《街景》李守白 2006
上海石库门,满载着代代老去的孩子的回忆:青砖烟囱边栖息的灰鸽,各家后门灶间溢出的弥散在横弄堂里的油氽带鱼的焦香,伸出天井围墙的迎风摇曳的夹竹桃,静静地半启着的嵌着彩色玻璃的、有着很中国的镂花图案却又有个很洋气名字的法兰西长窗,楼上前楼窗口不时伸出一竹竿滴水的大红大绿的花床单、滚着花边的令似懂非懂的我们常会生出莫名心悸的暧昧的内衣……如是,满眼一片湿漉漉的姹紫嫣红,花开遍地,恰如画家刚完成的一幅重彩画!亭子间窗楹后,垂着大金花盏的窗帘缓缓拉开,晃过一张不年轻的女人的脸面,描画得很精致的五官有种古典的冷艳,她是整幢房子一则永远解不开的谜……诚然一切庸庸碌碌,满目红尘俗浪,却是如此活色生香,曾经那样热闹地装饰了一个人文茂盛的时代,成就了则则已湮远的都市传奇。
重彩画《回眸》李守白2009
时光就这样悄悄地从我们指掌中流逝,原设计为一户人家居住的石库门,渐渐演变成七十二家房客拼住的大杂院,石库门以她母亲般宽厚的怀抱,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四方过客提供一个家。石库门内的生活看似凌乱琐碎,拥挤吵闹,却藏龙卧虎,满溢着市井的温馨和守望相助的情怀,是海派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石库门是上海近代城市文化的图腾,是解不清摸不透的海派繁荣的密码库。
小小一幢石库门,载得起一部沉甸甸的上海都会史,只是,你必须读懂石库门里的文化符号。
当成片成片的石库门从我们城市版图消失后,我们才惊觉,消失的不仅仅是石库门的建筑,而是几代的人文传统和生活模式。
其实沉寂了多年的石库门里的喧闹并没有消失,只不过凝结在时空的某一处,只留待有缘人细细为她拂去时光隧道上飘落的尘埃。
重彩画《梳妆》李守白
画家李守白用纤细的笔触、大胆甚至夸张的犹如中国年画的艳俗的着色,为我们描出了幅幅生生猛猛的石库门浮世绘。他完全有理由如此大胆,因为他太谙熟石库门内的每一个细节,完全可以天马行空,挥笔自如,得心应手。他的画笔恰如石库门本身——浓郁中国城门余韵的高深围墙与欧洲文艺复兴时代图案的窗框门饰互相呼应,西洋外来元素与中国传统的屋宇结构和谐统一——原汁原味的海派之风。作者对石库门充满钟爱和眷恋,他故意让笔下的石库门有种童话般的不真实的辉煌:夸张到几近不成比例的造型、艳丽眩目的色彩……因为那是他的梦!但石库门里的文化符号,他却是运用写实的手法,严谨逼真,哪怕一条咸鱼、一只油腻腻的砂锅、一双珠花拖鞋,都是一丝不苟。最精彩的是在他多幅画面中出现的那几把黄竹椅,椅上一把蒲扇、一本翻到一半的线装书和压在上面的一副老花眼镜,椅子的主人,似只是走开一阵,世上却已是花开花落、几换人间,空留着那几把黄竹椅,遗世地散落着,独对天地暮色,恬淡中有一份天长地久的守候和期盼……
作者:程乃珊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