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1月8日在中国·宋庄的当代写实美术馆将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油画作品展——“写实的力量”当代写实油画作品展。本次展览作为第三届宋庄艺术节的重头戏,重点展出了近期活跃于当前画坛的二十余位代表画家的作品。这些作品旨在继承徐悲鸿古典写实主义的优良传统,重新梳理写实油画在当代的演变模式,以新的姿态确立写实油画的当代意义。参展的艺术家以他们对于艺术探索的执著、对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对于写实传统的扎实把握而进行创作。本次参展的油画家有冯法祀、蔡景楷、杨飞云、王琨、李士进、李良平、邵伟良、田广华、冉劲松、王晓宏、孙文刚、徐小东、徐晨阳、朱春林、钟剑秋、韩洪伟、陶宏、常磊、唐华伟、林茂、杨斌、江山春。这些画家以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的居多,他们大多身处油画教育、研究和创作的第一线,许多画家具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并且多年来孜孜以求的进行写实油画的革新。
这次展览选择在北京通州区宋庄,是因为经过几年的发展,这里现已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地区当代艺术的重要活动基地和艺术家聚居场所。这些前卫艺术家的实验艺术和大胆创新,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赞助商、收藏家和画廊前来选购。在这块较为成熟的艺术沃土,相对于实验性和抽象性的艺术,具象的写实主义略显式微。鉴于此,有眼光和策略的赞助人、艺术家和批评家开始筹划一个新型的当代写实美术馆来满足这种需求。本次展览正是为了满足这种需求而由冉劲松、赵欣歌组织策划的。
本次展览以徐悲鸿(1895—1953)毕生追求的融合中西绘画,关注现实生活,强调写实,提倡师法造化的艺术精神为展览宗旨。徐悲鸿作为中国现实主义的开拓者和中国现实主义美术的先驱,反对因循守旧,注重兼蓄并收,以使绘画达到“尽精微、致广大”的审美境界。他提到国画应当“古法之佳者守之,垂绝者继之,不佳者改之,未足者增之,西方绘画可采入者融之”。同时,他继承中国古代传统艺术,提倡“外师造化”,主张艺术家要“追求真理,探究人生”,这是他对现实主义美术理论研究的宝贵成果。
冯法祀1933年考入南京中央大学教育学院艺术科,直接授业于徐悲鸿。求学过程中,冯法祀受过严格的基本功训练和现实主义的创作思想影响。毕业后,和老师徐悲鸿一起从事现实主义的艺术教育,并推动了现实主义艺术运动的发展。徐悲鸿为人生而艺术的艺术观,反映现实生活的创作思想和忧国忧民的情操,对冯法祀一生的创作都有指导意义。例如,徐悲鸿重视西画中重视人体解剖、造型精确的特点,这样冯法祀的素描人像能够造型精练、准确,达到线与面的有机结合;而油画则能融合西方艺术手法和中国传统艺术的理念,表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进取精神,体现了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人本思想。
冯法祀先生作为一位中国现实主义油画发展的见证人,感受到了中国现实主义油画的繁荣和沧桑。新中国成立前三十年以写实的中国油画占主流地位。二十世纪末,由于思想的解放和创作的自由,中国油画传统内整合开始出现一种分野和新的流变趋势。这不仅表现在“新写实油画”传统向二十世纪前期的回流,也表现了传统内整合在借鉴西方传统的基础上开始向多元化方向迈进。写实油画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基础上,开始向因社会变迁而影响人的内心的方向演变。这也使油画开始真正反映中国人的心理,达到了民族化。
当代社会由于日益强调艺术家的个性化创造能力,注重艺术家主体意识的社会功用和传播效应。这就使当代油画的画面表现与个人风格的形成密切相关。艺术家的性格取向、传统择取、教育背景、操作能力、制作动机等等都会影响对其作品的风格定性。也就是说,在艺术家的实际绘画过程中,历史传统往往是创新思维和灵感的来源,绘画的操作训练和融合的技术手段是艺术表现的基础,而绘画的画面构成和个人风格是创作要达到的效果。这就说明艺术家在既有的传统基础上糅合个人潜力而形成新的油画面貌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一种油画风格转向另一种风格的同时,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的创新图式显示出一种示范的作用,代表了时代视觉模式演进的一种趋势,是形成新的传统图式的范本。徐悲鸿及其继承者们毕生执著的古典写实主义创作,就是代表,这在当代显现了传统出新的巨大张力和无限的表现力。
写实的价值表明当代油画在向写实回归。但这种回归不同于以前,是顺应时代趋势,以自然、自律的艺术语言向内在式的写实转向。这种内在式的古典写实油画所具有的端庄、高雅、静穆、和谐、理想、憧憬……对逝去岁月的追忆,对久远时代的渴望,与当代人在经济商品化的环境中所遭遇的挫折和竞争的压力达到心理同构。犹如在沙漠的绝望中,一杯清凉的甘泉对人的振奋。这也表明,经济物质化的消费环境所产生的逆向心理和精神需求正是古典写实油画所具有的,她能抚慰和滋润当代人疲惫和受伤的心灵。这次展览,虽然准备仓促,但画家们参与的积极性极高,创作宗旨明确,表明了写实油画在当代创作的繁荣。
二十一世纪,随着时光的流逝,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虽几经沉浮,但从这次展览可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现实主义油画在十九世纪后期由于现代科技的冲击和现代艺术的兴起,在西方社会虽已逐步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与此同时,却在中国找到了适宜发展的土壤。因此,古典写实油画在中国的演进必然表现出不同于西方的特征,并表现为人类历史上写实油画仍然在发展、传承和延续。而西方现代性油画向前卫艺术的转向,也使中国油画向重视情感、精神意象方面漂移。与实验性的艺术不同,写实油画的演进和当代实验艺术的行为差异在于:时间段的定位不同;融合的烈度和广泛性不同;其创新品质对未来艺术的转型不同。但是,总体上表现为当代中国油画一方面在努力吸取民族传统的养料;一方面在大力借鉴西方不同历史时期的油画语言特征,同时也在尝试着各种不同的技巧手法,这就使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表现出了无尽的发展空间。
写实油画不再受外在的社会形态变化的影响,而更倾向于油画语言内在本体性因素的挖掘,不仅是油画自律的演进。而且也是当代写实油画在新世纪开始能够紧密扣住当代人的精神世界,能够切实反映当代人内心的微妙变化,具有了能够反映中国人心理的功能。当代写实油画表现的当代人复杂的心理和精神状态,真诚而热情,是这些勇于探索的画家们扎扎实实努力的结果。这些画家根据个人对古典写实传统的理解而重新树立新的传统规范,以传统的精神为基石,掺合、融会当代的思想,化解出了属于时代的视觉形象,最终使得新写实传统得以确立。
作者:赵欣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