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6-29 16:02
在中国艺术圈,余德耀(Budi Tek)引人关注有三大原因:收藏当代艺术,推动美术馆运动,参与慈善。余德耀是出生于印度尼西亚的华人,实业家出身,靠农业发迹,已在中国生活了近二十年。2004年,他年近50岁,开始接触当代艺术,经过十余年在艺术收藏之路上的摸爬滚打,他已成为当今国际上享有盛誉的收藏界巨头。
2011年《艺术+拍卖》杂志将余德耀评选为当今艺术界最有影响力的十大人物之一,使他与弗朗索瓦·皮诺、拉里·高古轩这样的国际艺术界大腕比肩。2012和2013年,余德耀又连续入选权威艺术杂志《艺术评论》(Art Review)评选的“国际艺术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人”榜单,同时跻身英文杂志《艺术与拍卖》“艺术世界最有影响力的100人”排行榜第八名。
2014年初,耗时两年,投资上亿元人民币建设的余德耀美术馆举办落成仪式。场馆坐落于“西岸文化走廊”,由原龙华机场的机库改建而成。总面积9000多平方米的建筑中,老机库改建的主展厅就占了3000多平方米,层高近10米。对于开美术馆的初衷,他强调,“我做美术馆没有二心,如果有的话也是为了我的小孩,希望他们成为文化贵族、文化精英,得到大家的尊重。”
余德耀:收藏是一种很好的体验
走进上海黄浦江西岸的余德耀美术馆,迎面就是一颗高达8米的橄榄树,这是意大利艺术家莫瑞吉奥·卡特兰(Maurizio Cattelan)于1998年创作的大型装置艺术《生命之树》,在纽约一个画廊摆放10 年,一直没人买,直到余德耀的到来。业内有人开玩笑说,这么大一个活的东西,重口味,是余德耀的菜。
余德耀迷恋装置艺术,他觉得这种强烈直观的艺术,融入了社会学、艺术学、人类学和心理学等各种理论,所涉及的问题已经超出了艺术形式和美学的讨论范畴。然而,这些装置的运输和维护成本很高,流通程度不高,一旦入手,考验的是收藏家的兴趣和魄力。
除了装置艺术,余德耀另一个收藏重点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当代艺术作品。在他看来,这段时间的作品是中国第一代当代艺术最宝贵的创作。他的藏品中不乏曾梵志、王广义、刘炜、丁乙、张恩利等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其中一幅张晓刚1992年创作的《创世篇:一个共和国的诞生二号》,成为余德耀在当代艺术收藏界异军突起的标志。2010年,他以669万美元竞得此画;此前,他于2007年以200万美元购入岳敏君创作于1997年的《公主》。
很长一段时间,余德耀的收藏并不被人看好,被认为收藏了很多废铜烂铁,都是看不懂的东西。很多朋友提醒他,那些东西很难卖掉,费用又高。“但是你要执着,这是我的收藏里程,是我收藏的一种经历,这是艺术人生。所以我不怕人家说什么,我就走自己的路。现在走出来了,呈现在一个很好的展览,大家才觉得原来如此。”对他来说,不需要人家当时当刻的谅解,只要能够将其当作一种很好的体验,让时间证明一切。
余德耀:收藏是一种很好的体验
作为一名基督教徒,他的宗教信仰哲学也渗透进自己的艺术收藏理念中,其艺术箴言:“收藏是持久忍耐,是对艺术人生的信、望、爱。”表达了他在艺术收藏中秉持着同样的信仰。2007年,余德耀成立了自己的非营利艺术基金会“余德耀基金”(Yuz Foundation);通过收藏、美术馆活动、赞助项目和学术项目等,基金会致力于促进当代艺术家的成长、推动当代艺术的发展,并借此为西方和亚洲的当代艺术创建一个交流的平台。例如,在许多展会中,Yuz Foundation还会带来印尼的咖啡,让人们品尝东南亚咖啡的美味之际,同时赞助当地孩童的营业午餐经费。
上个月,他位于上海的私人美术馆“余德耀美术馆”度过了一周岁生日,几乎全国各地的知名艺术家和策展人都亲自来到场庆祝。而在地球的另一方,余德耀,连同郑志刚、周大为等其他四位知名收藏家为蓬皮杜文化艺术中心捐献的5件中国当代艺术作品也在法国巴黎展出。
“我总是不断提醒自己,要作一个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收藏家,而不能仅囿于自己的收藏。尤其是有了这间美术馆以后,我总是在想如何能把中国好的艺术作品推出去,和把国际上好的艺术作品引入进来。”余德耀这样介绍他的初心。
来源:99艺术收藏-藏家故事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