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熟识李伟已有数载,情深意笃、志趣交融。他从小学画、天资过人,入院校深造,获美术硕士,做过美术编辑、编审、编辑部主任等。总感到绘画是他生命的重要部分,他为绘画而生、为绘画而乐、为绘画而拼、为绘画而荣,是一个将自己性情、才情和心智融入中国画艺术天地的探索者奋斗者奉献者。
丁酉年春暖花开的一个节假日,京郊风清气朗、花香醉人,友人嘱托邀李伟踏青赏花、放松消遣,但电话怎么也打不通,失联了!有人顿生臆测,但深知他秉性和追求的我一点也不担忧。果不出所料,他又将自己关在斗室,剔去浮躁喧嚣,进入一个纯粹状态,静心修学、潜心研究,与中国画坛大师对话……带着对他艺术之旅的好奇,走入他的艺术世界时,我又有了新的认知。平时朴实、率真、豪放甚至是幽默的他,在艺术上竟然相当得稳健、含蓄、谦逊,所画作品几乎全都是楼阁“闺秀”,数丰质佳,让我大吃一惊,由衷敬佩仰望。他艺术视野开阔,除了精通山水画外,竟然在版画、水彩、书法等领域颇有造诣,创作的版画《后现代主义的自我解构》在中国版画史册上占有一席之地。他艺术思维活跃,善观艺术新潮,乐吃“百家饭”、喜择良木而栖,能够探索具有自己主观意识和现代元素相统一的新颖艺术表达。他艺术追求执著,从不满足、永不止步,眼光敏锐犀利,能把简单物象开掘得很有滋味、把复杂环境浓缩得极其单纯,新近创作的数百幅画作一幅一个面貌、一幅一种情调。他艺术风骨鲜明,逞忠勇刚直之气,抒真挚大爱之情,线条之洒脱、笔墨之通透、意境之深邃,颇有“大美中国、舍我其谁”的铮铮豪情。
我站在他创作的苍松劲柏长画前血脉偾张、情绪昂扬,试图寻找到静谲、雄强、苍劲精神风骨之奥妙……我想,这些煌煌大作是他天赋、勤奋和艺术功力的自然生发,也是他生活阅历、人生历练、艺术生命的耀眼光泽。
尊崇古法,以传统笔墨为源。李伟是从正规美术学院走出来的艺术才俊,长期从事高端美术编辑、美术活动组织、美术作品评审等,组织美术精品到基层、连民心。得天独厚的使命担当和区位优势,将他推到了繁荣中国美术事业的风口浪尖,置身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方位,俯视2000多年的中国美术发展史,景仰一代代先贤大师巍峨耸立的艺术高峰。他认为,对传统最好的继承就是师从古法、融会贯通,由浅及深、由表及里地学习领悟,感受精髓要义、吐故纳新,不断进行现代化的探索创新。他向历史典藏学习、拓展跨度,悉心感受史前彩陶、商周青铜器、隋唐石雕、明清版画、宋元明以来的写意画,理解先贤圣哲创造象形与象意相融合的审美理念;向美术经典学习、提升高度,从青绿重彩的《游春图》,到浑厚高远的《富春山居图》《庐山高》等;从黄宾虹苍润浓厚的绘画语言、细腻华滋的审美意境,到傅抱石“师古人之心、不师古人之迹”艺术法则,悉心掌握艺术创作规律;向身边名家学习、开掘深度,十几年乐为众多艺术家做“嫁妆”,精心编辑无数美术典籍,认真组织许多大型展览,经他编辑、遴选的美术作品不计其数,临摹过的传世经典也已等身。他倘佯在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中,博采众长、千锤百练,熔铸了敏锐艺术眼光和极高标准,悟透经典的意、境、神、韵,做到学习传统而不圃于传统、借鉴他人而超越他人,使绘画艺术从内容到形式、从构图到造型、从笔墨到色彩都达到很高起点、很高水准。
刻苦写生,以锦绣山河为本。作为艺术名家、文化使者,他曾代表中国美术界数十次到20多个国家交流。每次出访归来,都会萌生铭心刻骨的感受:“大美中国举世罕见,金山银山还是伟大祖国的的青山绿水好,这是永远的挚爱。”正因爱得深沉、爱得炽热,他心中始终眷恋着祖国的山山水水,眼眶里始终充满了泪水。只要一有时间,就会走出书斋画室,游弋于大自然中返璞归真、奔涌激情,用自然、平易、朴实的心态描绘自然,或低吟浅唱、或娓娓道来、或恣意挥洒。熟悉他的同行说:“李伟写生的勤奋刻苦,到了令人望而生畏的地步。”到八达岭长城写生,在小山村一住就是20多天,每天晨踏潮露晚披星辰,沉静在鬼斧神功的景观中留恋忘返;在太行山写生,一头扎在深山创作《太行长卷》竟遗忘了时间流逝,直到傍晚才想到返回,差点迷了路……祖国大地的荒山野岭、古朴民居、涓涓溪流、深山氤氲、古镇街巷等,在他的头脑和画笔下,千变万化、美仑美奂、生机盎然,渐渐形成了鲜活生动的个性化水墨图式,呈现出传统而现代、凝练而华滋、高雅而清淡的艺术面貌。品味他十多个系列的数百幅写生作品,每个系列都特色鲜明、趣味十足,似乎在讲述一个个世外桃园的故事。正如一位资深评论家说:“李伟的写生,具有风向标意义,不仅解决了自身笔墨语言的问题,而且倡导了艺术源于生活的永恒法则,担当起艺术的道义与责任。”
建构神韵,以不屈风骨为魂。中国画一看气势、二看笔墨、三看韵味,在一定意义上画得是心境、画得是意韵、画得是精神。尤其是当下,美术绘画承载着比任何时期都更为重要的讴歌时代、引领审美的重任,如何不被单纯艺术论和僵硬刻板的思维所束缚,让中国精神与大美山河融为一体,让自然天地与精神境界相往还?李伟有独特体会,他说:“我们在祖国磅礴山河面前是渺小的,创造山水画的神韵必须是‘物化’与‘物忘’相统一,能动地进行情感抒发和意象升华。”为此,他站立高端、放飞心灵,致力于构建一种具有中国精神的宏大有序的艺术格局,用“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准确地体现物象的真实存在、本质特点,大胆地提炼概括主观审美认识和精神,营造极度清澈、恬淡、典雅、丰润的流动美感意象,给作品赋予天人合一、画人合一的生命体征,实现精神境界的跃升。譬如《浦江古镇系列》民居的古朴淡雅、群山的隐约缠绵、树木的郁郁葱葱、鸟儿的怡然自得,以及动与静、虚与实、藏与露、简与繁的交相呼应,构成了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生命共同体的艺术画卷,新意横生、慑人心魄;再如《关山长卷》中,他将松树的骨胳肌理描绘得苍劲、浑厚、坚韧,寄托了当代中国精神的气象、风骨和境界,体现出人类与自然同生共荣的精神气度,给人心驰神往、浮想联翩的畅想。
综观李伟的山水画艺术跋涉路径,其样式、风格、韵味一直在拓展延伸,取得令人赞叹的艺术成就。但他却说:“艺术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大的坎要跃,任重而道远啊!”事实上,每一位艺术名家艰苦卓绝的奋斗,都是自树人杰、创造自我,以炼狱般的非凡经历实现凤凰涅槃,平地筑高峰。
这正是一位智者、仁者的清醒与高明,也是苦心志、劳筋骨修德修学的诀窍。有了如此胸怀、抱负和意志,“江山留胜境,我辈复登临”的艺术创造一定更惊人,“万卷蟠胸见自高,百川横地一尊峰”的艺术期待一定能实现。
作者:郭振建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