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西古山的故事连载之(十八)

  老何,2017年是我们的伤感年、倒霉年。从元月份起,你就一直感冒,3月12日,B超捡查出你的胰腺有问题,3月15日加强CT复查,3月17日,我和振斌、何鹏陪着你去领诊断结果。就在唐都医院门诊大楼的二层,你怕我们对你有所隐瞒,就抢在前面拿到了诊断证明。按照胰腺癌晚期的预后,你只有一百来天的生命期。孩子们都很着急,何鹏打电话向专家咨询,振斌去排队登记办理入院事宜。我瘫坐在门诊大厅的座椅上,脸色煞白,心揪在一起,手脚冰凉。

  当时你的脸色也不好,不过马上就镇静了下来,一边叮嘱着孩子们甭慌张,手续慢慢办,一边坐到我的旁边来,拉着我的手,说:“你胆子咋这么小,我还没走,就把你吓成了这样。”你又安慰我说:“其实也用不着担心,现在的医学这么发达,疑难病症都能治好,病诊断清楚了,就交给医生,他们会有办法治疗的。”

  唐都医院向来都是人满为患,那天没有登记到床位,就先回到书院门等候通知。

  在等院方电话的两天里,你也在电话咨询,听了医生朋友的临床案例分析,你就有了自己的主意:说是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生命到了尽头,谁也无法留住你。你说自己一世清白,身后事不应该拖泥带水,与其被手术刀折腾成一滩烂泥,没有尊严地离去,还不如抓紧时间办好自己想做的事情,了无遗憾地驾鹤远遁——优雅而来,优雅而去。我和孩子们虽有想法,但不得不遵从你的意愿,因为固执己见是你的秉性,更何况你这一次的态度又是那样坚决。

  清明前我们回到西古山扫墓。因你以前总是说身后不留骨灰,所以也没有规划坟地的准备。这次儿子执意要将坟地定下来,说是不修墓穴也得有块地方让骨灰入土为安,得立块墓碑,晚辈来祭奠、烧纸钱时能找得到。堂弟四群用自家的责任田和邻居交换,才换得了原来父母坟茔旁边那块面积不足二厘的地,作为我们以后的墓地。

  老宅梅月堂年久失修,门窗涂层斑驳脱落,灶房、卫生间的屋顶塌陷,院内花坛破败不堪。你说如果时间来得及的话,下次回来把故居修缮一下,不想给孩子们留下难题。

  4月3日,天气特好,碧空如洗。梅月堂前院的那两株红玉兰繁花似锦,后院的白玉兰花如雪般地怒放着。朋友王宏民此时带人来为你制作专题片拍摄外景。你当时的精神状态跟健康人无异,院里院外四处走走看看,与邻居亲朋谈笑风生,留下了不少美好的记忆。

  回到县城,家人都在帮你整理。其实你的东西很单纯:没有存折房契,没有白银真金,没有珍玩收藏,没有细软饰品。除了十几个大大小小的砚台,几十支长长短短的毛笔,三四箱规格各异、没有来得及写完的宣纸之外,就是犄角旮旯堆放着的自家作品——装裱的卷轴和没有装裱的纸片。

  你坐在沙发上,让我们把那些东西一一展开,拿到你的面前去,让你审视、比较、遴选。比较满意的留下,不满意的就随手撕碎打捆,让孩子抱到河边去烧毁,说是不想让其流入社会,误人子弟。你说自己一生无所建树,已经散落在人间的无法计数的各个时期的笔痕墨迹,就算作是给社会的回馈。你说这些年研习书法,大多数时间,都是在草稿纸上探索着变法,正式书写的时间很少;为准备展厅展品,练写榜书花费的精力多,只是在有应酬的时候才写小幅的作品。你说这次突然发病,“重灾区”又在右臂,想写一些作品留下来,已经无能为力。你说“别时容易见时难”,留给我们的那几幅念想,无法再生,应该倍加珍惜。

  4月22日你第一次住进唐都医院,是由于服用外购的止疼药引起呕吐不止,才去求救于医生;5月26日,你第二次住院,是因为在用的止疼药无法缓解持续剧烈的疼痛,只有住进医院,才有吗啡类的强止疼剂可以使用;7月5日你最后一次住院输液,是因为在此之前,你已经十几天不进五谷,二十多天没有排便,奄奄一息。为了等到最后心愿的实现——7月26日的“梅馨月韵总关情——何伯群书法展”的举办与《何伯群书法精品集》的出版,你靠着自己的精神意志,在和病魔争分夺秒。

  你一生都觉得时间不够用,得病以后更是惜时如金,一天当做两天用,分分秒秒不松闲。无论是在家,还是住院,只要是醒着,都是手不释卷。读书摹帖之外,就是反复斟酌、审视、比划着《何伯群书法艺术》、《何伯群书法作品集》、《何伯群书法精品选》、《梅月堂文集》以及曾经于其他报刊杂志上发表的作品,总结优劣得失,再在笔记本上作出记录。你说过,你为艺术投入了毕生精力,如今的状况,就好比盲人摸象,在即将摸遍象的全身之际,双手却被人斩去;好比登山揽景,快要到达顶峰,将四周山头的景致尽收眼底,结果双眼又被人蒙蔽。你说如果上苍眷顾,再给你两三年的时间,凭着你对艺术的感悟能力,取得更大的成绩,不成问题。你最后说,人生难得完满,余下的时间虽短,但不能浪费,因为来世还要继续研习。你当时说这些话的时候,虽然显得云淡风轻,但是,我知道你坚强的外表下,隐藏着不能言说的心声;微笑的表情下,掩饰着无法表露的痛楚。你的性格历来倔强,不会轻易认输,你不想让人看到你的无助,不想让人看到你失落的表情,总是紧咬牙关忍受痛苦。你每天都在反复推敲自己过去书写的一帧帧作品,啜嗅笔墨的幽香,不断地为自己注入强心剂——专注于艺术研究,就能减轻疼痛。

  出版《何伯群书法精品集》,耗费了你大量的精力。就在书院门艺术馆,你每天都是抓着楼梯扶手,拖着病体往返于三楼卧室、二楼工作室、一楼展厅之间,因为选作品、安排装裱、指导现场拍照,你都要亲力亲为,生怕出现纰漏。

  选样定稿的过程也是非常的费事:我将电子版的图片打印出来,你用了将近五天的时间反复挑选。你工作,我站在旁边伺候着:要喝水!水杯递过去;要吐!赶快接吐;漱口!赶紧把水递过去,再接漱口水;汗珠又迷蒙了眼睛,拿起毛巾帮你擦……如此反复,每天好几十次,连续十几日,你整天就靠开水养着,一提吃饭就心烦。

  撑不住了,整理床铺,扶着你躺下休息。不到半个小时,你又爬起来接着选——五百个照片选出三百来,又从三中百选两百。“瓜园挑瓜,挑得眼花”,最后还是请来原康生帮忙,选出了89幅作品定稿。

  《何伯群书法精品集》,在一个月之内就完成了从定稿、设计、报批、印刷、装订、出版的所有程序,在出版界也是创造了高速度的奇迹。

  四十度左右的高温天气,西安“蓝点”设计公司的张养社老总、设计部的小马主任、摄影师小肖,负责联络的胖小伙他们,顶着酷暑,加班加点,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他们的工作任务;陕西人美出版社的小邱,动用了她得力的“人脉”资源,在半个月之内帮我们拿到了书号、北京出版总局的批复,快速通过了出版社应走的“三校”程序;西安红星印刷厂的职工,从接受任务到书册交付仅用了十天的时间。

  你打算临走前再办一次个展,最初地点选在曲江艺术馆,由于人家展事已经排满,在朋友李杰民的帮助下,最终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三楼的展厅预定了展出。书写“兰亭”,是每个书法人都在做的功课,从2002年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举办展览开始,每办一次大型的个展,你都要新写一副丈二高、十二屏的“兰亭序”作为展览的重点。这是你第八次的大型个展,也是你人生的最后一次书写“兰亭”。隔壁金鹿宣纸店的小曹送来三刀丈二宣纸,我帮你裁好备用。以前四、五个小时就能完成的作品,这次整整用了三天。最后还嫌开头的三条书写时没有放开,想重来,终以体力不支而收场。其他展品,你都经过反复挑选后分类装箱,并在箱体上注出明细。反复叮嘱我开箱、取画、展画、悬挂时应注意的地方。7月1日,我和儿子陪着你到展馆现场勘查,你对展览布置的设想,也对我们作了交代。至此,对你来说,“梅馨月韵总关情——何伯群书法展”已经胸有成竹了。

  从7月5日起,你人生最黑暗的日子就开始了。前胸后背粘满了用于止疼的“透皮贴”,浑身插满了管子,被禁锢在重症监护室的病床上。你说你返老还童了,因为当初母亲带你来人间时在床上,经过一生的苦难和拼搏之后,你又回到了婴儿状态,躺在床上,接受着亲人的照料。你说人生最珍贵的,不是已经失去的,也不是尚未得到的,而是目前拥有的——孩子们悉心地轮流陪护,我在旁握着你的手,你感到无比的幸福和满足。

  老何,人生都是在阴晴圆缺、悲欢离合中轮回。起先,是你抽不出时间回西古山;最后,是你再也没有体力回西古山。儿子找人重修了塌陷的厨房和卫生间,粉了墙,刷了窗,想让你回西古山时感觉舒服一点儿。今年清明,接你回家,我们又在梅月堂里团聚了:我侍弄花草,打扫院落,有花开了,选最好看的一支插在瓶里,给你欣赏;每天在你面前上炷香,高兴事、烦心事都要向你叙说。

  七月多雨,晴朗的夜晚不多。今夜,风轻云淡,柔柔的月光洒落一地,星星眨着眼睛,痴痴地陪在月亮的身旁,衬托着夜的美丽与神秘。灯下的我,轻轻敲击键盘,将时光里的故事,娓娓向你道来。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