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何鹏与父亲何伯群
写春联
文.何鹏
在童年春节记忆的组图中,春联,是其中最为鲜活的一幅。
家乡方言里,春联叫对子。腊月二十九,父亲给远近乡邻写对子,几乎要忙碌一天。那个时候,父亲已经是县上有名的“写家”了。
黎明既起,洒扫庭除。吃过早饭,就有客人登门了。
上房宽阔的台阶上,阳光洒下一尺有余。东屋窗户前,一盆木炭火,围笼着两张长条橙与几把小椅子,先到的客人们在这里坐下;西屋窗户前,爸爸的工具已经准备就绪:一张大方桌,一方砚台,一枝毛笔,一本历书。
历书,是一本薄薄的新年日历,上面有紧跟政治形势的春联集选。
一般情况下,爸爸会征询客人对子内容:“民,你想写啥哩?”“叔,咱是老粗,你看着办吧。”
爸爸将对子纸折叠,定好对子里字的间隔,再把红纸铺平,两腿微微分开,饱蘸墨汁,然后又将笔沿着砚台边沿习惯性刮上两下,凝神,稍加酝酿之后俯身弯腰,悬肘,笔走龙蛇,一挥而就:“春风杨柳万千条,六忆神州尽舜尧。”
横批:“春回大地”
看着爸爸自我陶醉的神态,望着旁观者出神赞叹的表情,我心里美滋滋的:“爸爸,你真了不起!”
在爸爸写对子时,我是专门“拎”对子的:我用手捏着对子的上沿,按着他写字的节奏,轻轻把纸朝上提拉,以便他更流畅地挥洒。一幅“拎”完,接着“拎”下一幅……今天,我是个忙忙碌碌的书童哟!
屋顶的残雪消融,滴水沿着屋檐慢慢滴下,在台阶前的泥地上,冲出一个个小小的水窝儿。台阶上,院子里,都摆上了横七竖八的对子!
人越来越多。没走的,在等地上晾晒的对子干透;新来的,等会儿才能排到跟前。
东边的火盆旁,头顶“火车头”帽子与戴“猴翻脸”的,外套“四个兜兜”制服与穿“家制”黑对襟棉袄的,旱烟与纸烟相让,聊起了五花八门的话题:
“村头的岚娃,在山外偷人,今年过年没见回来……”
“县上有个六猴,你在饭店吃饭时,他来直接把手伸到你碗里……趁你恶心的吃不下去,他就把你的碗端跑了……”
……
轮到给秉新叔家写了。他拿了三张红纸,现场裁出许多副,他想给家里每个地方都贴上对子:大门,院门,厦屋,猪圈……甚至茅房,也要一幅。
大部分内容,他自己定了,关于茅房,他犯了难。我爷爷在一旁回忆说:“我小时候过年,那是民国初年,有人请村里张秀才给茅房写幅对联。张秀才一挥而就:‘大屁咚咚响,大尿哗哗流。’”
“你家茅房的对联是不是也写这个?”爸爸笑着征求秉新叔的意见。
话音刚落地,即引起满院笑声……
哦,明天就是“月尽”了!
何伯群对联书法欣赏
何伯群,字敬夫,号梅月堂主,笔名古山月,陕西洛南人。生于1943年10月,先后就职于洛南县文化馆、图书馆,曾任洛南县文化局副局长、洛南县文化广播电视局副局长等职。
何伯群自幼在父辈的影响下自学书画,至今已逾六十个春秋。学书从北魏、“二王”入门筑基,追寻“欧”、“颜”、“柳”、“赵”,研究“苏”、“黄”、“米”,吸取王铎、傅山、何绍基、于右任等近代大家之长,碑帖兼容,追求博大恢宏,高古劲健,婀娜多姿,老辣自然的艺术风格。
自1987年起,何伯群先后应邀出访日本、泰国、新加坡、俄罗斯、及欧洲诸国,举办展览、进行学术交流。自1997年起,先后在陕西省美术家画廊、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山东烟台、山东省美术馆、济南李苦禅纪念馆、北京荣宝斋、辽宁省博物馆、台湾等地成功举办个展。其作品被国内外博物馆、艺术馆及大专院校收藏。作品及文章曾发表于《书法报》、《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陕西日报》、《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日本《秋萩》杂志以及美国《人民中国》等报刊。出版有《何伯群书法艺术》、《何伯群书法集》、《何伯群书法新作选》、《何伯群书法精品选》、《梅月堂文集》。先后在故乡洛南县、北京宋庄、西安书院门建有“何伯群书法艺术馆”。
何伯群书法艺术馆
地址:西安市碑林区书院门大吉昌巷02号
联系电话:13098235888;13087580598
作者:何鹏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