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一种恒常的意外——试论冯立的摄影

2016-08-25 00:00

  “人们好像在一种神经质的状态下竭力等待意外。”

  观看冯立的《白夜》,我也似乎有一种在等待意外(出现)的感觉。不是等待快门闭合前几秒发生的什么真相,也不是等待照片中人们背后连结的巨大网络,而是有那么一瞬,让我隐约察觉到“冯立的影像来了”。

  《白夜》冯立

  当下的中国社会怎样,或许不必要在这些照片中寻求答案。而姑且不说社会性,就单论这些人本身,也许可以找到一些线索。照片中的人们就是在自己的轨迹上从事某种社会活动(劳动,工作和行动),可冯立偏偏就是在社会的“范畴下”“回避”社会问题,带着摄影的蛮荒,以一种英雄式的个人行动切入他人的世界,从而关注人的境况。

  所以,冯立对人的境况所持的关注并非是不痛不痒的,而是以这样一种独特的修辞来展现一种极端的样貌,从而,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所谓的“差异性”(每个人都不同于现在、过去、未来的其他任何人)[4]在这种极端的样貌中得到了揭示。当然,还有一点补充声明的是,即使这种样貌的“风格”看起来有些幽暗,但本质上还谈论不到人性概念中的善恶,既非行善,也非作恶,就是把一种原始袒露无疑。

  最后,即使有那么多谈论冯立摄影的言辞,我还是为冯立自己的那句所感动,并以此作为结尾——“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摄影,但我相信这就是现实的另一面。我无法解释这些照片的确切含义,就像我依旧没有彻底弄明白这个世界一样……”

  注释:

  [1]保罗·维利里奥 (Paul Virilio),《无边的艺术》(L’artaPerte De Vue)

  [2]由德国戏剧家贝尔托·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提出的概念,演员与角色,观众与演员或角色间保持一定的距离。

  [3]罗兰·巴尔特(Roland Barthes),《文之悦》(Le Piaisir du texte)

  [4]汉娜·阿伦特(HannahArendt),《人的境况》(Human condition)

来源:色影无忌影像频道影像馆 作者:王欢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