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6-11-06 00:00
麦勒画廊李钢同名个展“Li Gang”展览现场
11月5日,艺术家李钢同名个展“Li Gang”在草场地艺术区麦勒画廊开幕,作为艺术家同麦勒合作以来的第五次个展,展览展出了李钢从2014年至今创作的绘画、装置作品十余组,是艺术家近年创作成果的集中呈现。
展览现场
“莲池”系列作品
其中既包括艺术家从最初的绘画演变而来的绘画装置“油画”系列的2件作品,也包括由2012年个展呈现的“嵴”延续至今的“莲池”系列。艺术家从2014年开始创作的“虚实”系列以及2016年的最新创作“方糖”、“甜点”和“引力”系列也一并展出,并占据麦勒画廊两个展厅的三个空间。
《甜点》 尺寸不等 石膏、钢筋、头发,废弃的水壶及锅 2015
《甜点》(局部)
“引力”系列 玉镯、钢管 2016
“引力”系列(局部)
对人和生命的关注,是李钢作品中一以贯之的核心,而媒介的日常化又是李钢创作中惯常的方式。在本次展览的方糖”、“甜点”和“引力”系列中,艺术家将关注点转移至城市中长期处于“漂泊”状态的建筑工人。在艺术家看来,建筑工人是城市风景建成最重要的部分,但这部分人的生存状态却又恰恰是城市中生存压力最大的一个人群,在建筑工人的生活中,高楼大厦才是被关注的主菜,而人的生活本身却不值得一提。辉煌背后是压在这部分人身上的高强度劳作、没有保障的生活环境等等问题,而这样的过程颇似甜点和奶油的生产过程,只有通过高强度的挤压,才能产生奶昔的柔光和甜蜜。在作品“甜品”中,艺术家在建筑工人生活中常用的烧水壶、不锈钢锅、脸盆上用石膏为其“打造”很多看似甜美的“冰淇淋”,而凑近了便可以发现密布在其上的毛发以及从石膏内部中渗出铁迹。毛发作为人身体的部分代表着生命的在场,而在石膏包裹下渗透出的铁迹就如同“包裹”在建筑工人生活中的暴力和野蛮,可以伪装却无法掩盖,是一种看似美好背后的残酷。而这只是这个社会存在中冲突最容易凸显的人群,而城市又有多少流动人口背负着有形和无形的压力过着看似体面的生活?
《方糖6》 180 × 115 × 40.5 cm 钢铁防护窗,石膏,头发 2016
也正是对这种隐藏的危机慢慢显露的关注,李钢在创作中也开始更多的尝试石膏这种材质。石膏的可渗透性,为其带来水泥、石头很材质所不具备的持续生长性。在“方糖”系列中,艺术家将城市防护栏的局部包裹在石膏中,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铁栅栏的颜色和形状便从内部慢慢沁出,最终显示在石膏体的表面。“引力”系列同样是对建筑工地上的人的状态的探讨,艺术家将搜集的工字钢筋进行有规律的焊接,而在焊接的点上,又为其套上自己收集的廉价玉镯。在艺术家看来,在建筑工人的生活中,男人毫无疑问的是主体,就像建筑所用的钢筋一样,而女人同样必不可少,出现在生活中各处脆弱的关键点。两者就如同男女关系,互相依赖。
“虚实”系列作品
"虚实"系列中,由空间中的气体液化而成的水同水泥灰在时间作用下而成的“雕塑”,是对空间的另一中表达
《虚实3》24 × 26 × 23 cm (雕塑) 50 × 45 × 50 cm (不锈钢架子) 水泥、石灰、不锈钢 2014 - 2016
在2014年的个展中,李钢回云南大理收集了汽车排气筒内的杂质,通过熬制提纯做出可以用来书写的墨块,物质通过外在外在形式的转换也完成了内在属性和秉承精神性的改变。物态形式和内在属性的转换也是艺术家着迷的创作方式,而在2014年之后,艺术家又在其中加入了时间的概念,在一台不间断轰鸣作响的机器中,艺术家利用机械原理把空间中的空气收集压缩成水,水滴被石膏水泥粉末吸收,根据滴水的速度随机凝结成固态,形成不同的空间雕塑。从空间的气场随着时间的变化也逐渐可视,艺术家也完成了难以感知的空间气场的可视化转变。
油画系列作品
《油画 Li Gan51534》125 × 122 cm 手工布面油画 2016
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2月19日。
来源:hi艺术展览资讯 作者:class=,刘霞<em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