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8-02-27 20:26
每集5分钟讲一件文物,共100集——春节期间,以我国文物珍品为题材的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在中央电视台重播。2018年元旦期间,这部纪录片在央视纪录频道晚间黄金档首播,好评度不亚于英国BBC制作的经典大片。
《如果国宝会说话》是中宣部、国家文物局和中央电视台共同策划完成的国家涵养工程,由央视纪录频道承制。该片拍摄了近百家博物馆和考古研究所、50余处考古遗址,从我国海量的珍贵文物中精选100件作为“主角”,让沉静的国宝“开口”讲述自身传奇。让观众由此感知文物背后的文化大世界,感受中华文明的丰厚与浩瀚。
用文物定位时代
《如果国宝会说话》选择的每件文物都是一个时代的坐标。比如首先亮相的仰韶文化人头壶,制作于6000年至6500年前,呈现了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创造与社会形态,代表了人类最初的自我凝望;贾湖骨笛取材于鹤骨,出土于距今7800年至9000年的华夏先民史前聚落遗址,是世界上最早的吹奏乐器,它的意义不仅在于揭示了史前时代风貌,更以具备七音阶甚至变化音级的属性凸显了先民惊人的创造力,对人类音乐文化进程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8000年的历史长河,这些具有时代指向性的文物犹如在浩瀚的文明天际中精准定位,让观众清晰地看见华夏历史,看到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与价值理念。
在影像呈现上,通过微距摄影将深藏在博物馆、只能隔着玻璃看的国宝拍得纤毫毕现,多角度展示它们的美轮美奂,而多种视效手段的运用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人头壶》一集,将人头壶置于一片浩瀚星空之下,这是中华先民对世界的凝望,也揭示出“世界各大古老文明的觉醒大约都从人像艺术的诞生开始”的事实。著名作曲家陈其钢担纲的配乐旋律优美,与精致的影像、清新的解说相得益彰。
该片总导演徐欢对记者说:“这部纪录片可以说是中华文明发展的视频索引,见证了文物作为文明地标的推进与改变。通过文物来展示文明,向观众打开一扇了解中华文化的窗户,是该片最重要的意义所在。”
国宝“活”起来
作为一部文化信息非常密集的大型纪录片,如何适应媒体融合的表达与传播需求?《如果国宝会说话》着力以新视角、微表达,引人入胜的故事手法揭秘中华文物之美,真正让国宝“活”起来、火起来。“该片摒弃渲染猎奇和神秘的曲折表述,也避免了高冷的学术性叙事。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尝试跟观众平等对话。”徐欢告诉记者。
每集5分钟“微纪录”,文物不再是冷冰冰的,而是变成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越王剑不光是一柄君王佩剑,还浓缩着吴越争霸那段曲折跌宕的历史;太阳神鸟金箔并不只是一块好看的金片,它代表了三星堆先民对太阳的崇拜以及炉火纯青的锻金技术。《虎符》一集不仅讲述了“这只萌萌的铜老虎”,也让观众明白为什么“符”“合”了才能成功:只有两半虎符完全吻合,军队才能行动。
作为历史人文类纪录片领域的创新之作,《如果国宝会说话》契合了现代人的信息接受方式,在介绍文物知识的同时,也引发观众对中华文明的探究和思考。
让观众感受文明脉动
据统计,截至2月7日,《如果国宝会说话》央视网视频播放达8329万次,独立访问人数达5981万;海外社交平台浏览量约100万次,独立访问用户60万人。同时,央视纪录频道在新浪微博开设的“如果国宝会说话”话题阅读量突破1.1亿。
《如果国宝会说话》用精致唯美、新鲜活泼的表达方式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央视纪录频道则基于全程大数据分析,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无缝结合,运用先进的科技呈现手法,结合最新的设计理念,通过各类融媒体产品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走进大众视野。央视纪录频道制片人、《如果国宝会说话》宣推总策划李艳峰介绍:“节目播出期间,纪录频道携手国家文物局、国家旅游局、国家博物馆等多家机构,发起了各类线下活动。这些活动得到了观众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成功拉近了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与古老文物之间的距离,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效果。”
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研究中心主任张同道指出,这部纪录片是文明根脉上绽放的艺术之花,“在新媒体崛起、碎片化阅读的现代社会,如何让国宝携带着文明信息、踩着美学节奏走近年轻人,《如果国宝会说话》做出了勇敢的尝试。短视频并不止于时间短,也是轻灵时尚的现代表达,给遥远历史一个今日切口,让观众感受文明的脉动”。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