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最近在画荷花,把古代近现代的画荷名家都大致搜罗了一遍。
我粗略总结下,如图(个人学习总结,仅供参考,不参与门派等争论)
按照这个脉络,我又查找了一些资料,张大千弟子们的作品,和齐白石弟子们的作品。发现以齐白石为代表的红花墨叶大写意派成就非常之大,其门下的弟子不仅发扬了其写意的精神,而且都各自有成就和风格,比如王雪涛,李苦禅,陈大羽等,可谓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人才辈出。
相对于写意,工笔画具有自身的局限性,我认为到恽南田时已经发展到鼎盛,后来画家们的努力都是在重复,补充和延续其辉煌。
这里插播一段,何家英先生的话,可能有助于我们理解工笔与写意。
工笔画几乎是加法,是可以积累的,它可以用来制作一些东西。而写意画的难度特别大。但是,我想中国画还应该是写意的,写意是艺术里的最高境界。工笔画也不能仅以工笔为能事,工笔画应该有写意精神,一个画家也不可能仅停留在工笔画上。将工笔变成写意,这个语言变化过程是十分困难的。不过,我们有一个非常好的文化传统——这就是我们的文人画。文人画造就了一个高品位的水墨语言,也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中国画中最高级的东西是在文人画里面。
由于个人性格的原因,我比较喜欢写意,所以就继续搜罗齐白石和他弟子们的作品。
发现:
1.荷花多为配景的居多,搭配鸟啊,鸳鸯,鸭子,大白鹅等。
2.尺幅多为斗方,和竖式
3.多表现荷花盛开,枯荷莲子荷塘表现的少
画荷路上任重道远。
姚龙顺老师对荷花,画荷独有情深,与别人不同,他不喜欢闭门造车,埋头拟古,他喜欢写生,喜欢与自然界的荷花对话。投入极大热情与专注,深入研究,并与世纪之初首次提出“莲的精神”,为此在南京美术馆举办以荷花为主题的展览“突破,莲的精神”。
早期:(大致2000-2007年)
探索,突破,荷的精神,为主题的重彩荷花作品。
写生提炼,张扬自我个性,不循规蹈矩,大胆开拓。
这时期的作品色彩除了多又浓外,还具有力量感,
视觉上造成强而有力的冲击力,装饰性强劲。
丁亥年(2007年),多年重彩荷花作品探索之后,
07年是个转折点,开始向传统回归。
辛卯年2011年,回归传统,将莲的精神融进传统技法。
红花墨叶,大开大合,潇洒老辣,用笔运墨,将盛夏荷塘之盛,表现的痛快淋漓。
方圆几里,远远看去就是最吸引人的,最娇艳惹人醉的。
上世纪90年代末,姚龙顺老师拜陈大羽为师,并与95年由江苏省文联组团与陈大羽,赵绪成访问台湾,进行学术交流。
回归传统后,无论是师承还是作品风格,齐白石——陈大羽——姚龙顺,脉络清晰,有迹可循。
壬辰年2012年,之后作品往轻松,自由上走,增加了玩墨的元素,趣味。
落日余晖的初秋荷塘,色彩斑斓。
有意无意间的淡墨,轻松随意许多,
不在拘泥物象,更多表现的是一种画家的心境。
有超脱之美。
盛夏荷塘之盛,
有盛世之感,和气满乾坤。
从莲的精神到荷塘之盛,主题从未变过,
都是围绕着荷花本身。
在画的尺幅上,就像我先前提的一样,
姚龙顺老师也是打破传统,多以横式为主。
荷花小品,突出品字,具有文气,笔墨语言偏文人画。
像是午后的下午茶,清雅舒适,简洁惬意。
自然韵味之美。
以上是对姚龙顺老师多年来画荷花的梳理:
我看到了姚老师的创作历程:从莲的精神的提出,浓妆艳抹表现荷花之艳到红花墨叶大开大合表现荷塘之盛再到超脱荷花的物象表达画家心境与思绪。
画荷花是花鸟画的重要题材,极具代表性,窥一斑而知全豹。有助于我们了解一个花鸟画画家的创作史。
欣赏一幅好画是段美妙的旅程,那梳理一个好画家的创作史,就是发现新大陆,其乐无穷。向国画致敬,向孜孜不断探索的画家致敬。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作者:陶娟子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