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妙品生活 | 画中窥立秋


兹晨戒流火,

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

 木叶动秋声。 

—— 唐 刘言史《立秋》




立 秋   



夏天还没结束,立秋就到了。


立秋是秋季的开始,但此时夏季余威尚在,末伏还在立秋后,天气仍旧热得很,“秋老虎”一说便是这个缘故。


按照节气的分法,立为始,分与至才是季节真正到来的标志。但到底,天气开始变化了,白日气温仍高,早晚却逐渐有了凉风,气候从夏季向秋季过渡。故而立秋三候都是气温变化的体现:


物候


▲南宋 佚名《秋汀水禽图》

/初秋,凉风渐起,树叶初凋。


一候,凉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


西方凉风起,逐渐取代东南风,天气由温热转而凉爽,气候开始有了肃杀的味道。


▲北宋 许道宁(传)《秋山烟雨图》

/初秋雨后,天地白茫茫。


二候,白露降。大雨之後,清凉风来,而天气下降茫茫而白者,尚未凝珠,故曰白露降,示秋金之白色也。


北方有一层秋雨一层凉的说法,下过雨后,吹来的风愈见清凉,水汽在天地间散成茫茫白气,但天气尚热,空中的水汽凝结不成露珠,故而立秋的白露不是真正的白露,而叫白露降。


▲明 沈周《卧游图》 秋柳鸣蝉

/秋天的蝉鸣,倒真的是寒蝉凄切了。


三候,寒蝉鸣。寒蝉,《尔雅》曰寒螿蝉,小而青紫者;马氏曰物生于暑者,其声变之矣。


寒蝉,在生物学上与夏蝉是两个种类。夏蝉个头大,颜色黑亮,叫声嘹亮,能传得很远,多数时候显得聒噪,有“蝉噪”的说法;寒蝉则相对较小,甲壳泛青紫色,生于暑热之时,立秋过后,声音就变得凄切嘶哑。


立秋是天气转变的开始,但这种说法在岭南地区并不太行得通,毕竟广东的四季,有三季都在防暑。


节事


《管子》曰:

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

按古代的说法,秋季阳气渐收而阴气起,万物都处于收敛的状态,是谓秋收冬藏。


▲元 佚名 《嘉禾图轴》

/结实累累的稻谷,是谓丰收。


说文解字有言:“秋,禾谷熟也。”立秋,是作物逐渐成熟的标志,随之衍生的便是关于秋天的节事。


啃秋

▲南宋 佚名《瓜果草虫图》

/栩栩如生的西瓜,最适宜啃秋用。

▲元 钱选《瓜茄图》

/部分地区有立秋吃茄子的习俗。


啃秋主要流行于江浙一带,也称咬秋,在立秋这天吃西瓜或香瓜,部分地区有啃玉米、吃茄子的习俗,意思是炎炎酷暑捱了整个夏天,到立秋该将它咬住啦。一则是为消暑,毕竟立秋时尚未出伏,天气还热得很;二则,秋季作物成熟,啃秋也是一种对丰收喜悦的表达,是谓迎秋。


晒秋

▲元 程棨《摹楼璹耕作图》局部

/登场,晒秋!


晒秋源自农村山区,立秋时各类瓜果农物成熟,需要小心处理存储用以过冬,而晾晒是古代作物重要的保存方法。但对于缺少平地的山区而言,晒作物的难度要高上不少,于是成架起堆,簸箕盆瓦齐上,不放过山前屋顶任何阳光好的地方,慢慢地成为一大景观,就形成了晒秋的习俗。


秋社

▲清 陈枚《耕织图》 祭神

/立秋结社祭神,祈求丰收。


在农业社会的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秋季,因为秋季不仅关乎收成,也关乎社会稳定。立秋古称七月节,这一天,周天子亲率三公六卿诸侯大夫到西郊迎秋,并举行祭祀少嗥、蓐收的仪式;至唐代,每逢立秋日,则祭祀五帝;此后的民间习俗,每到立秋日,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


探墨,一个链接生活的艺术平台!

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编辑 | 栖迟

如需转载请联系客服,侵权必究

商务战略合作/艺术作品/文章投稿 

 请投邮箱:business@tanmo798.com

或联系微信:TANMO19866169068

探墨艺术媒体支持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