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关于写生

  一位西方画家曾讲过这样一句话:我们的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那么如何发现生活中的美呢?带着一双审美的眼睛,用画笔去记录生活中被人忽视的美是画家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写生是画家通过观察与体悟,发现客观事物中各种符合艺术需求的规律与特征,并通过主观思维的整理、提炼后用绘画的语言加以记录表述。写生能够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写生会让你的创作注入无穷的新鲜血液。大自然对于每位画家都是公平与慷慨的,它将一切呈现在我们面前,如何发现、如何选择都取决于你的大脑与手中的画笔。

  西方的美术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一部画家研究自然与人的历史。从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蒙娜利莎》到古典绘画大师安格尔的《泉》,从印象派莫奈的《睡莲》到现代绘画之父塞尚的《圣维克多山》,古代大师对人体肌肉、骨骼的研究,对自然的空间、透视、光、色、以及对物体质感、体量的研究都付出了毕生的心力与才智,其中有的研究甚至已超出了绘画的领域,进入了科学的范畴。可见他们的绘画成就无不是从对自然、对人的深入研究中得来。

  如果西方画家对于客观物象偏重于理性的探究,那么中国画家对宇宙万物则更侧重于感性体悟。东晋顾恺之在《魏晋胜流画赞》中提出“迁想妙得”的观点。“迁想”两字道出了中国绘画独有的一种思维方式,即在被描绘的对象上注入作者主观的情感与思想,同时通过想象与发挥将原本的物象幻化成作者心中的物象,艺术作品便由此诞生。其中虽然不俱科学的合理性,但好比诗词中的比兴手法,都是中国艺术表现手法特有的魅力所在。因此,只有“迁想”才能妙得。唐代张璪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可能是最具权威的关于中国画写生的理论了。“师造化”不难理解,关键是“得心源”三字。不同画家的“心源”不一样,因此对自然的感受也各不相同。清代画家梅清、渐江、石涛同师黄山,但他们或取其影、或取其质、或取其神,在同一客体面前选择了不同的观察对象的角度,从而各自获得区别于他人的艺术源泉。由此可见“师造化”是“得心源”的必然途径,“得心源”又是“师造化”的最终目的。

作者:邵仄炯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