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比较•认知•自审

  在生活中看不清自己,是因为没有比较。蜀犬吠日是因少见太阳,井底之蛙是因不知天地之大小。我们常常因“天府之国,人杰地灵”而骄傲,因六七十年代的版画南昌兴奋。还因八十年代的油画而自豪。然而,到了九十年代末期,也不见我们的国画家们兴奋、骄傲自豪一把。

  一、群体现象的反思

  回想四川的美术历程,我们的确曾经辉煌过。五代时期有名燥全国的西蜀画院。明清时期有张文陶、龚晴皋。近现代有张大千、石鲁、陈子庄。到了六七年代,李少言、李焕民、徐匡等一大批版画家确立了四川版画在全国的显赫地位。八十年代罗中立、何多苓、周春芽等油画又在全国掀起了不小的浪潮。他们都是以群体的形式,大致相同的审美取向和不同的个人风格,在全国美术界形成一种绘画史学意义上的绘画现象。我们的中国画创作,有马振声、朱理存、戴卫、彭先诚、唐允明、徐恒瑜、李华生、沈道鸿等画家在全国取得了骄傲的成就,但因为他们是以个人的独特的审美理想和风格得到美术界认可的,一个个单独闪光的亮点而未能在全川形成审美向意义上的群体,更没有后来者对他们进行深入在研究,加以发展和派生,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个人集成群体,群体构成社会、个人审美取向相近时,群体审美意识才得以显现,而这种群体审美意识独立存在,又互为补充,才构成了中国艺术之精神。社会文化的发展是因为一次又一次的个人或群体的文化行为产的文化现象所形成的有形或无形的结果而垒积推动前进的。关这种文化艺术行为是否具有代表性、独特性和可研究性,是否具有人文学、社会学、艺术史学的价值,是否表现了某一地域人民的精神面貌、思想境界和审美理想。这种行为是否参与了中华民族艺术长河的滚滚向前。我们要探讨的群体现象,并非跟风赶潮,而是期望沐浴一样的阳光,植入不同的土壤,开出不同的花,结出不同的果。

  二、地域特征的意义

  四川的版画和油画,他们之所以在全国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其根本原因是他们无一例外地立足于本地域的人文背景、风土民情、地理气候等相关因素而成就的艺术语言和风格样式。就全国而言,近现代的岭南画派、长安画派、海派和浙派,他们的事例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李可染因桂林山水形成了湿笔积染的李氏语言体系。陆严少因三峡的行云流水成就了陆氏笔法。就四川的例子而言,戴卫先生将人物画的彻入点放在人文精神和哲学意义上,但高古、冷峻、飘逸、繁点叠加的笔墨语言、酷似奇峰的人物造型,无不应合了四川的地理特征和区域审美特征,这或许是戴先生的迁想妙得。我不知彭先诚先生前期笔墨语言是否得益于唐三彩,但那剔透的水韵墨章和近期繁复精微的笔墨构成,在阐释唐风宗韵的同时,充分体现了川籍画家对“水”和“植物”在四川的意义和在技法中的特别关照,他把“水”和“植物”上升到一个形而上的“语言”层面而比别人更高明。唐允明先生选择了西南地区繁复密实植被的地貌特征,作为他笔墨、构成和风格样式的基本法度,杂乱中见秩序,无形中见形象,“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此类画家成功的事例说明:地域特征无形中对画家艺术语言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域特征是形成地域审美意识的基本要素。

  三、地域特征与个人语言模式比较

  面对四川丰富的地理地貌、人文景观、文化遗存、往往让人找不出头绪,无所适从,我们不仿设想对地域特征与个人艺术语言模式进行一番排比,看是否有益于我们有的放换矢地理出一些脉络。

  在两个模式的对照中,如何结合自身的情况人针对性地进行类比、取舍,这的确是仁智各见,不必强求,这只不过是本人闲遐时的一些设想。

  四、当前四川风格的随想

  人们常说,一个流派,一种风格是自然而然形成,而非主观的异想和刻意的追求,更不是那个理论家的凭空杜撰或在某种“主义”的命题下所产生的从表面看,我们四川的中国画风格样式较之北方和南方的中国画是有明显区别的。问题是这种区别究竟是在表现物象外在特征呢,还是在艺术语言的语义内涵上呢?是审美取向明确区分呢,还是人文精神表现上的区别呢?以山水画为例,前不久成都和天津两市搞了一个交流展,在座谈会上,天津画家给我们提的主要意见是:“重视写生,生活气息浓厚,传统功力不够深厚……”。这多少让我们有点哭笑不得。我们姑且不去深究意见的准确性。但如果我们身处全国画家羡慕不已“遍地都是景”的四川,只是停留在对景写的层面上,那真是陷入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尴尬和悲哀之中。很显然,每个人的风格是有的,然而风格有雅俗之分,面貌品格有高下之别,这种区别是在于作品所表现的人类精神内涵、美学意义、审美价值的高和低,我们不能将生活素材信手捡来,生吞活剥,随意排泄,那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对于当前四川中国画创作存在的问题,谁也无力开出治病的良方,看来在“个体劳动”、“自然而然”的口矢下摸爬滚打了几十年也没明白问题的根本所在。我们还是只能脚踏实地,找出地域特征与个人语言相关联的因素,打出传统与时代的区别,体味中国艺术之精神,完成从自然形态到艺术语言形态的转换,将“眼中之山”变“胸中之山”,再变成“画中之山”,研究地域性风格只是手段和过程,超越地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根本,启开艺术创造之门才是目的的,巴巴拉的咒语无人可教,要用心灵去感应。试想,唐宋创造了辉煌的传统,一百年以后,我们创造了什么?一百年太久,只争朝夕。

作者:管苠棡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