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曹瑞华 故园秋色 200×200cm
当今时代人们所处的文化环境、物质境遇,与以往有了很大区别,时代的审美也发生着不小的变化,那么,中国画特有的魅力该如何以新的面目适应时代的审美需要对于当代绘画面临的此类共同性课题,曹瑞华先生积极面对并予以成功克服,用他自己多年在花鸟画写意艺术领域的成功探索和创作实践作了很好的解答。几十年来,曹瑞华先生尊重传统,在有效接续传统文脉的基础上探索现代花鸟画新的表现形式,打破了传统的程式化格局,从而具有了时代性的审美情趣,用自我个性化的绘画语言生动表达了花鸟意象丰富的形式美感,并寄寓了比较深厚的人文内涵,愈来愈受到社会的关注。
曹瑞华先生,号石榴堂主人、恒君居士,1953年生于陕州古城。从题材上看,曹瑞华先生以石榴为主要创作对象,并涉及牡丹、梅花、荷花、寿桃等物象。他具有浓郁的石榴情结,童年即与石榴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家院子里由其祖父栽下的那棵老石榴树,伴随着他的童年,记录着几代人的悲欢离合。他常在石榴树下画画写字,石榴树坚韧不拔的品质,历尽沧桑犹生机勃勃的生命力,无时无刻不感召着他,使他对画画有了浓厚的兴趣,决心长大后作一位有贡献的优秀艺术家,给世人带来美的享受。他曾撰文写道:“石榴是我童年的写照,是我生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艺术生命取之不尽的源泉。我在用画笔,抒写那些如诗如歌的岁月,抒写天真烂漫的童年,抒写那片回报的情感!”为此,曹瑞华先生以他执着艺术的真诚情怀,一直致力于石榴写意画的审美挖掘与文化性的境界表现,尽心于绘画本身技能的修炼与画外文化修养的积淀,最终在博取历代大家画石榴之长、心源与造化相融合的坚实基础上,通过高度的写意手段把自然界的石榴物象升华到主观意识写照的石榴意象,从必然走向自由,情理之中,意象之外。因此,在他神气郁然的笔墨趣味中,我们能见到石涛跌宕大气、任伯年的简逸温润、吴昌硕的骨法用笔、齐白石的纯朴天趣、黄宾虹的烂漫深美、傅抱石的飒爽淋漓在他画面上有机地融合为一种宁静与和谐,形成了自己鲜明个性的石榴画写意新风貌:奇崛烂漫,清新野逸,浑厚高华,恢弘大气,雄秀兼得,雅俗共赏,展示了当今时代一种难得的“大花鸟”与“新花鸟”的宏大气象,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可谓自成一家,被学者称为“曹家样”。
石榴,西汉时由西域传入中国,2000多年来深受中国文人雅士的喜欢,有诗歌题咏石榴,文章赞美石榴,图画传写石榴,由此在源远流长的中国历史长河里,便形成了学者所谓的“石榴文化”。曹瑞华先生多年来致力于对石榴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发掘,在民族文化背景下潜心研究石榴文化,对石榴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石榴文化与人生、石榴文化与文艺以及关于石榴的典故轶事、品赏佳话等用心理解,掌握充分。难能可贵的是,酷爱古典诗词的他,别出心裁地借鉴了唐诗宋词的意境营造方式和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寄情于诗、传神于画、以墨抒情、以情写画便成为画石榴的一大艺术特色。作画,以景抒怀,寄寓审美理想;题诗,托物言志,通常能根据画面的需要而生发出别有意旨的诗句,与画面产生共鸣。赏读其佳作《我言秋日胜春朝》:以唐代刘禹锡的一句诗如画,采取全景式构图,将石榴树整株地移入画面,与山水相伴,与孔雀为伍,更凸显出石榴树秋日里傲骨铮铮、众芳摇落独坚韧的品格,兼之作者题诗与画面相得益彰,赋予画面一种拟人比德的人文内涵,因而耐人寻味。
曹瑞华先生为人谦虚内敛,真诚厚道,从艺不事张扬。长期以来,他绝缘于社会浮躁之风,艺术上踏踏实实,在“流派”、“主义”、“印象”充斥画坛的当下,他不为外界思潮所动,一贯努力地坚持借古开今、融古出新的从艺理念,认真研习传统,创作时尽力扬弃传统。这是因为他早年就认识到:中国写意花鸟画传统中有过于逸笔草草、一味追求游戏笔墨、小家子气、单调、陈陈相因等弊端。有鉴于此,他为自己制定了营构“花鸟大境界”的宗旨,决心开辟出自己的一方花鸟艺术新天地。事实上,他已经完全做到了这一点。他自然而然地把花鸟画创作过程当作自己身心修养与人格完善的进程,来追求一种更豁然达观的艺术生命中的品质,使其创作的水墨写意“石榴”,无论从思想,还是画技,均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被赋予一种丰厚、郁勃、醇雅、空灵、洒脱的意境,体现着一种全新的诗性的美学原则。《故园秋色》是曹瑞华先生近年来创作的一幅精品,那玲珑剔透、鲜嫩挂霜、沉甸甸的果实,盘根错节、曲龙劲铁的老干,繁而不乱、纤而遒劲的嫩枝,疏密有致、洒脱飘逸的叶子,把一个硕果累累、秋风骀荡、熙熙攘攘的立体画面展现在我们面前。其笔墨老辣,技法精湛,读来使人体味到一种心境、画境的超越。不孤芳自赏,不限于个人喜爱,气势恢宏,气息清新,凛凛之神,浩浩长风,达到比较高的美学境界。
不仅是石榴,曹瑞华先生画牡丹、桃子、梅花等物,也能够从传统文化情结里走出“小我”,站在新时代多元绘画语言里画出“大我”之气象。牡丹,国花,人多见之,自古以来有“画牡丹容易近俗”之说,而曹瑞华先生画牡丹则独具匠心,在“缘物寄情”的法则中着意于注入一种博大、空明、雄浑、典雅的美感,显示出脱俗高雅的气质,冶而妩媚,艳而不俗。观其牡丹四条屏:布局疏密有致,意境深邃,色彩典雅且富神韵,文化意蕴厚重而表象轻灵,笔与墨、墨与色、水与墨之间,法度与自由之间,理性与直觉之间,被一股自然流动的生命气息所贯通,意象因而生机勃勃,灵动含蓄,苍润浑厚,气象郁勃,充满着朗朗乾坤之气,泼辣中见严谨,奔放中见俊秀,这标志着当代花鸟画写意艺术的一种有意义的对传统的突破。
从创作逻辑上讲,曹瑞华先生的花鸟创作之所以具有一种可贵的大气象、新气韵,得益于他在花鸟画与山水画之间实现了打通,成功地将花鸟画的主体意象置入山水画的整体意境中,并在花鸟画创作中巧妙借鉴了山水画的相关技法,融为一体。由于曹瑞华先生注重广采博取,继承传统文化,在姊妹艺术和自然生活中善于汲取养分,于是苦心钻研过山水画艺术并对山水画道具有心得和造诣的他,便能够进行山水画与花鸟画之结合,自然而然地将山水画之大气融入其花鸟画中,更增添了审美张力。在其代表作《玉堂富贵》中,曹瑞华先生将牡丹、玉兰、孔雀等花鸟意象一体性地融入水流潺湲、山色空明的山水环境氛围中,强烈的对比与呼应在视觉上给人以冲击与震撼,好像舒展开一片深远而辽阔的心灵视野,层次丰富,画外有画,层层推远,引人遐想。再观其得意之作《双喜迎春》:立意新颖,将红白相间的两株梅树置入山崖绝壁间,山外有岭,岭外有山。技法上,采取浓淡交织,点面交错的笔法,在整体厚重的基调下烘托局部的洗练,于视差中形成山石的劲挺,花容的宜人,鸟虫的传神。整体上,此图给人以明静柔和、格调高古、尽显自然的感觉,没有匠气,尤其是我们从中能够欣赏到一种与时俱进的清新隽永、空灵明快的清静之气,体现了作者创造具有时代精神的审美意境的艺术主张。
积传统以厚艺,积自然为情愫,积悟性于创新,积笔墨出精品。难能可贵的是,曹瑞华先生对花鸟物象尤其是石榴怀有浓郁的情结,在艺术上长久积淀,他深谙中国花鸟画诸名家之画风,历溯中国文人画传统,对写意规律拥有娴熟的掌控,从而完全超越于技法层面,蕴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充分显示出他作为一名杰出画家对生活与艺术关系的深刻领悟与充分把握,以及技道升华的学养与境界。因此,他能够画出当今花鸟画界难得的大气象、新气韵、高境界、深底蕴,内在与外在都契合着时代的审美精神。我们有理由相信曹瑞华先生今后不久,必将以勤奋和实践的统一,求得作品与境界的更进一步!
上官爵文
作者:上官爵文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