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失乐园──有感于臧坤坤的近作

2017-10-31 14:50

  在艺术界,80后一代已经扬名立万,展现出迥异于前代人的生活态度,张贴着“果冻”、“草莓”等等分外鲜明的个性标签,他们的典型特征是:在温室中呵护长大,外表光鲜亮丽,重视自我价值,漠视社会责任,非常容易受伤。与之相应的艺术面貌就是泛滥的“卡通一代”,在艺术市场的炒作式推动下,风头正劲。但是若在人类的大视野中审察,这样的艺术碎片因其思想的致命贫乏在历史中注定不会留下太多痕迹,可叹多少年轻学子被绚烂的鲜花迷失在这一场雾里,将不知所踪。

  臧坤坤却是80后一代中的异数,卓然独立。他来自青岛,刚刚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他的作品,不会给人关于果冻等等意象的任何联想,他从来没有像更多的同龄人那样去标榜自己的“80”代际特征,以此作为投机进入某个圈子的快捷通道。当艺术真正注入一个人心灵的时候,他的思考才会如此深邃。

  臧坤坤最初进入创作思考的时候,他就本能地降低色度,选择了具黑白倾向的表现形式。这与时尚的消费色系马上划清了界限,表现出自己的独立立场。他一开始的艺术主题源自身体病痛的感触。如尼采所言,“一切从身体出发”,身体是每个人最本质的东西,它是心灵驰骋的基础。臧坤坤从个人的微观——身体最本真的触痛出发,仰望夜空的茫茫无垠,世界的源头在哪里?又要在哪里消逝?“能量”很自然成为艺术表达的主题,他关注能量的消失和恢复。画面中常常存在一种来自自然的团状原生物,松散的颗粒组织暗示着羸弱不堪的身体状态,它和另外一种或球状、或弧形、或直线的几何形金属物组合成意指的能量集合体,被放置在超现实的空间中,释放或召唤着象征能量的云气。作品意义的隐晦性表达在此并不能成为被指责的理由,因为作者分明已经把晦涩作为自己形式表达的一部分。

  由学校进入社会是一种转折性的空间置换,它强烈地影响了臧坤坤的艺术取向。每个人都逃不脱身体的束缚,何况是扩大后的身体涵义。对身体的简单化的本质主义理解之上的观点认为,身体的意义超出了生物性因素的阐释,它更是一种社会文化建构,它是展现社会和文化差异的主要场所。福柯论及,社会的各种各样的时间内容和组织形式,都是围绕身体而展开角逐的,身体成了各种权力追逐的目标。臧坤坤的新作《失乐园之梯》和《洞》,离开了前一时期对世界本质近乎宏观的追寻,开始真正面对活生生的现实问题。身体直接指向现实遭遇,而隐晦依然是他沿用的形式。美好的伊甸园神秘而凄艳,失乐园的诞生已经暗示了人类每个个体的宿命。很不幸,我们生活在一个焦虑大于安逸的时代,古典美乃至现代美的意义碎了再碎。通往伊甸园的天梯直升云端,抵达的却是腐烂的衣襟。床,似乎置身于荒野,突兀地凹陷成洞,那是美丽的诱惑也是悲伤的结果。

  身体已经被侵袭得一无依傍,那么,是谁造就了这个结果?臧坤坤说,我不喜欢说得太明白。但他的眼睛看穿了你的身后。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郝青松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