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诗画雅赏心浩然——读石云《读南画诗草》

  初冬时节,独坐斗室,窗含月魄,寒意几许。信手翻阅石云先生的《南画诗草》,颇有心得。石云先生是书法家,也是颇有名气的诗人。他多年来,钟情于翰墨之间,遨游于诗画之涯,孜孜不倦,甘苦自知,佳作迭出。他的根基、性情、趣味,博学、气质、追求,与中国古代的高逸洒脱之士颇为契合,于欣赏品鉴文人画之际,寄托浩渺,心领神会,兴之所至,流露真性,而成《南画诗草》之诗作。这些诗作,浸透着石云先生的学识、才气和雅趣,让我们为之心醉神游,不能自已。

  既然称之为《南画诗草》,那么其主旨就是在于以南画所涉及的文人画家为中心,进行一次艺术的梳理和品评,通过古雅的诗歌寄寓作者的艺术观点,我们也从中享受到诗歌所带来的心旷神怡的艺术享受。所谓南画,指的是自元代至明清时期,中国南方的传统文人画。这些文人画把绘画艺术推向更高一个阶段。诗中所涉及的画家及其作品,无论其人格魅力、艺术成就、绘画观点,都在当时和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譬如黄公望、沈周、徐渭、八大山人等画家,人生起伏而风波多变,淡于仕进而优游林下,崇尚意趣而言行高古,以诗文书画自娱,表现了人生观和真性情。

  石云的诗歌善于捕捉南画画家的艺术特征,描摹画家的内在思想。譬如他写黄公望的诗歌,寥寥数笔就揭示了黄公望的代表作和艺术特征。石云诗道:“残水剩山谁解味,富春山色梦心真。”(《读黄公望》)黄公望是元代著名的文人画家,为“元四家”(吴镇、王蒙、倪瓒)之首。他的代表作为《富春山居图》《富春大岭图》《溪山雨意图》《快雪时晴图》等。仅仅两句诗,就把黄公望《富春山居图》的绘画风格,人生情怀,寄寓山水的思想概括了出来。

  石云又道:“皎皎莲花不落尘,微茫一曲气雄浑,谁人解得黃公梦,无去无来意态真。”(《读黄公望九峰雪霁图》)莲花是品格高洁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定的含义。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爱莲说》道:“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黄公望一生坎坷,早年为小吏,曾经坐监狱,后来看淡世事,皈依全真教。“皎皎莲花”正是黄公望的高贵的品格,“无去无来”则是道家崇尚自然,参透玄机的最好写照。如果不是了解黄公望的人生经历,真正读懂黄公望的画作,领悟他的人生观,是写不出这样的诗歌来的。

  石云对于每个画家的画作和人生进行精准的描摹和写照,逼真传神,入木三分。中国的文人画绕不开徐渭和八大山人。徐渭是明代人,与解缙、杨慎并称“明代三大才子”。我们且看石云是如何描写徐渭的。《读徐渭》:“茫茫天际一孤舟,误入红尘万事休,纸上得来皆是戏,真真假假可安流。”徐渭少年早慧,人称神童,拥有盖世之才华,却屡屡不得志,命运多舛,遭遇悲惨,晚年贫病交加,常至断炊,狷傲愈甚,孤寂辞世。因而个性孤傲,愤世嫉俗,中夜呼啸,宣泄愤慨。石云的一句“茫茫天际一孤舟,误入红尘万事休”,道尽了徐渭的胸中块垒、奇傲纵诞之人生。

  同时,《读青藤梅花蕉叶图》:“画图何必费思量,脱落尘相水墨长,倒去颠来蕉抱梅,东皇满眼尽微茫。”又准确地把握了徐渭画作中的虬如蟠龙的藤蔓、孤傲怒放的寒梅和枯瘦劲挺的芭蕉,所体现出来的“颠来倒去,满眼微茫”,真是驱墨如云,气势逼人。

  石云《读八大山人》道:“藞苴山人一佛魔,苍茫寂历涉尘多,心无分别和沾滞,拾得天光浮水波。”朱耷是明宁王朱权后裔,明末清初画坛“四僧”之一,一代宗师,明亡后削发为僧。他痛遭社稷颠覆之变,悲愤慷概,汨浡郁结,佯狂装哑,游戏笔墨。其内心之愁苦体现在他的画作中,其花鸟画以水墨写意为宗,夸张奇特,凝炼郁勃;山水画幽寂清冷,沉雄压抑。石云的诗句“藞苴山人一佛魔,苍茫寂历涉尘多”,把八大山人的身世遭遇、佛魔合一的复杂人生反映出来了。

  文人画或多或少都会受到道家思想的影响。庄子忘情,鲲鹏展翅,扶摇九霄,自然之乐,自有真意。石云通过对于画家的作品研究,透过纷纭披靡,木叶飘落,汀花野竹,水鸟渊鱼的画面,窥视到画家内心深处渲染的意境。他描写沈周的画道:“夜坐西窗神爽然,披衣把卷玉轮寒,溪流不解仙翁梦,独自呜呜出翠山。”(沈石田《夜坐图》)沈周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不应科举,专事书画,石云短短的四句诗就把沈周的自在洒脱、仙风道骨的形象反映出来,由此我们就不难理解沈周的山水悠远、踔厉苍茫的画风。品鉴石云的诗歌,令我佩服古人的定力和对世俗之事的超然达观。夜坐西窗,披衣读书,天上玉轮,溪流仙翁,这是多么寂静幽深的意境,这岂止写的是沈周,也蕴含了石云先生自身的精神境界。

  石云从政多年,始终没有放弃对于书画艺术的求索,他的内心里的清雅高古的境界,令人悠悠然而生见贤思齐之心。从事书画艺术创作,没有文人的境界,是不可能神会古人,创作出好作品来的。于今之世,物欲横流,世俗喧嚣,铜臭熏天,趋之若鹜。如果没有一种对于物质的超越和精神的超越,断断写不出这样的诗句来;如果不能在红尘世界中保存内心的绿洲,也不会在书法造诣上走得如此之远。

  石云的《南画诗草》通过诗歌艺术和语言,揭示了文人画的精神意义和画作中所流露的哲学性、思想性和人生观。中国古代的文人画,重在写意,而非写实;重在神似,而非形似。石云登堂入室,深窥玄奥,表现在他的诗歌中,就是对于文人画作品意旨的深刻理解。我们欣赏一幅山水画,即使画的再逼真,树叶毕显,沟壑如真,也不能称作上乘之作。真正的动人心魄的画作,必须包含人生的意境、作者的追求和哲学的意蕴,这样才会打动人的心弦。

  石云的诗歌《读文徵明林榭煎茶图》:“幽山林榭煮茶香,霞霭溪烟入画堂,深恐流云留不住,掩扉独坐院中央。”揭示了画作中天人合一、人生闲适的心境;

  《读倪瓒容膝斋图轴》:“鸢飞空宇水无痕,江上孤亭伴野云,莫道秋山生意少,疏林不语向心寻。”揭示了画作中山林烟霞、江山孤亭的隐士思想;

  《读恽南田》:“野壑荒丘庐草枯,寒鸦飞过水云空,真人天际挥长带,乱入苍茫宇宙中。”揭示了心游万仞、与物同游的老庄思想。

  这些画作所蕴含的真性情和处世态度,通过诗歌语言一一完善和充盈起来,使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南画画家和作品的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正如明代李日华说:“凡状物者,得其形者,不若得其势;得其势者,不若得其韵;得其韵者,不若得其性。”中国古代的文人画,追求的是精神的自由,美好的自然,闲适的情致,人生的真性情。这些文人才华横溢,诗书兼擅,经历坎坷,仕途失意,如果不是这样的人生阅历,怎么会有那样令人赏心悦目,打动心弦的画作呢?

  石云的诗歌和他的书法,之所以取得一定的成就,是与他的艺术修养和文学涵养分不开的。真正读懂南画不易,用诗歌描写更是需要深厚的功力。石云游艺于书法、绘画和诗歌之中,胸中块垒,心中丘壑,畅叙幽情,以申雅怀,诗书兼修,孜孜不倦。他通过诗歌对于南画画家和和作品的解读和描绘,使我们更加贴近和理解了古代文人画的画风和思想性,打开了我们通向古代艺术的一扇窗户。

2017/11/15 晚11:07

  【作者简介】

  宁志荣,万荣人。笔名拿云、野牧。著有《撬开你的心锁》《启示录》《感悟录》《智慧录》《北方的记忆》《薛瑄传》等。

作者:宁志荣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