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雅昌专稿 | 来支钢:中国山水画的“来氏风格”如何养成?

VR “继往开来”来支钢水墨艺术展

“继往开来”来支钢水墨艺术展

8

广东美术馆

已结束 4.0万+

在广东美术馆近期开幕的多个水墨展览中,“继往开来——来支钢水墨艺术展”是唯一的艺术家个展。这也是艺术家来支钢(来支钢艺术百科, 来支钢雅昌指数 )在广东举行的首个大型个展,百余件作品占领了第一层的整个空间,分别有“千岩竞秀”“云水气象”“浑沦意韵”“造化无尽”四个厅,既有《艺·道》《大潮》《圣域》《峡道》《云道》等尺幅超大、气势磅礴的作品,也有充满了诗情画意的长卷和小尺幅写生作品。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96570b2185863c3fcb39c31d29080b1a.jpg

展览现场

从他的作品中,既能看出他对中国山水画文脉的深入理解,又能发现他在传统中创新,以自己的实践助推中国山水画继往开来。从北京个展就已经预知了作品《大潮》带给观众的震撼,到了广东美术馆现场,这件作品依然让人非常激动。远看是大潮起大江的澎湃气势,近看是一朵又一朵充满生命激情又各不相同的浪花,热闹且热烈。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png/202206/729678615db483e7d728ad49a6e4b7ac.png

在展览现场展示的《大潮》

请横屏观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225ff8ff97ab07340f84da5a9a08393f.jpg

《大潮》  2640×250cm  2020年

在展览开幕之初,雅昌艺术网&艺术头条再次和艺术家来支钢有了一次对谈。没有谈展览主题也没有谈艺术家与广州的渊源,也没有太多理论和阐述,来支钢回忆起天生对“道”有感、以及如何开启学艺之路,只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从李家山水到“来氏山水”,来支钢走了怎样的一条路?自然、规律、大气、激情成为贯穿他多年绘画的关键词。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283333b593cbe1c575092b13b423441c.jpg

艺术家来支钢

【对话】

雅昌艺术网:您有一个标签是李家山水的第三代传人。从李家山水到您极具个人特色的“来氏山水”,这个改变如何发生?

来支钢:我从十几岁就开始拜师求艺,2001年进入中央美院学习,2002年考入贾又福山水画研究班,2005年又进入李小可工作室,从而深入地学习了“李家山水”的精神和思想。后来的这条路并不是我刻意走出来的,一切都是自然产生。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审美。李可染所在的时代,“红文化”盛行,艺术家们都在歌颂新时代和新现象,诞生了很多经典的现实主义题材作品。到了我所在的这个时代,中国开始提倡民族文艺复兴,我们这辈人需要做的,就是要思考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将绘画相结合,这也是我这么多年一直在践行的事情,特别是其中的“道”。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png/202206/a8ee58b21abadf0b4829db72f65c4ac3.png

请横屏观看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7ecf88530c54cdc782cbe2ddc9b53cea.jpg

《云道图》 960×250cm  2015年

雅昌艺术网:您多次提到“道”,也多次出现在您的创作中。这个“道”究竟是什么?

来支钢:“道”代表了一种对事物变化的理解,即:变是宇宙的真相,不变是它的本质。世界永远是变化的,也永远是不变的。天上下雨或者出太阳,从白天到黑夜,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本身是不变的。在所有的变化之后,有一点一直保持不变,那就是规律。找到了变化的规律就找到了事物的本质,世界就变得很简单。这种简单让我可以“君子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我画的山,看上去在哪儿都能看到但又不属于某个具体的地方,画的云和水似乎在每个地方都可以发生。我画的山也是云,云也是山。但是,最有意思的是,没有一幅画是雷同的,都在变化之中。我对事物的本质特别感兴趣。这里有很多变与不变,变化的东西看上去高深莫测,抓住了规律就变得简单。中国的文化复兴一定是从老子、道家里走出来。道家提倡变化,比起那些不能研究和创新、空谈的理论,这种变化是可以让人付诸实践的。我用中国文化传统来滋润我的绘画。

雅昌艺术网:说到中国画画面的灵动丰富、鲜明突出,很多人都会谈到“气韵生动”。您如何理解?

来支钢:我的理解就是,画是活的,是有生命的,那些画面是从自然中生长出来,而不是人为规划创作。我追求的绘画是活的,追求自然和天人合一。在自然之道的引导下,我用绘画来表现人和自然在尝试契合相处时的变幻莫测,那种变化出乎意料之外。就像生命在宇宙中产生,在自然中生长,但是又超出了自然之外,成为一个新的生命。我的绘画也是,既是现实又是来自我的主观,我想要追求一种人文,将中国的传统文化跟绘画进行无痕迹的嫁接。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png/202206/0f920b67504c38cfa1de04ba1785eea3.png

写生作品  46x34cm

雅昌艺术网:您谈到了让画面自然生长。您每年都会花固定的时间写生,您也非常注重写生。面对一个客观存在的写生场景,您是如何让画面自然生长?

来支钢:还是得靠掌握的规律。任何事情都是有规律的,美也是。一块在自然中的石头,如果非常圆或者非常方,很有可能是人为造成的。如果要画三座山,肯定就有高有低,有远有近,这就是自然。绘画离不开简单的规律,从简单的规律中衍生出复制的变化。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先知道简单的规律,然后慢慢放大,人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提高,提高到一定程度,绘画就水到渠成,怎么画都对。孔子说“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到了七十岁心里想什么就做什么,却处处与人相融,与物相和。没有了规律,所有的规律都由我来定。这也是我追求的“道”。以前的很多人很喜欢画画先打稿,打小稿,放大稿,然后再开始描。很多时候,中国绘画的灵魂——“活”与变化,在这个过程中都被忽略了,画面就会变得死板,没有生机。

雅昌艺术网:那您画画打稿吗?

来支钢:我画画从来不打稿。我画的那些山、云、水,自身变幻万千,打稿就违背了自然的生长规律。我画下的每一笔都追求充满生命力,每一笔都希望能有变化。打稿之后会让人的精神高度不集中。就像一个人有了固定的认知,就不会轻易接收别的意见,画家在打稿之后就会认为已经没有问题,不会在创作中动脑筋,只会按照既定计划执行,容易忽略临时产生的变化。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png/202206/b709c5d62358e5639f0dfab5e96e8c70.png

《大潮》细节图

雅昌艺术网:在这次展览中,巨幅作品《大潮》最引人注目,几乎占据了所在展厅的一半位置。这样大尺幅的创作,在没有打稿的情况下是如何诞生的?

来支钢:刚开始创作这件作品时,我也不知道自己能画到这样。一直保持着一种激情,暗自较劲:没有把水的这种波澜壮阔、千变万化表现出来,就要一直接着画。一般的灵感就像打火石,是一种闪现,而在创作这件作品时,我的灵感持续了长达一年的时间,没有休息日和节假日,每天都要画十几个小时。因为有个追求一直在支撑着我,就是要把水的表现力尽善尽美,还想看看自己有多大能力。我找到了水的变化规律,画的每一滴水都不一样,总是在变化中,对于创作的兴趣一直没有减少过,每天都在翻新自己。虽然是同一幅画,但是在不停向自己挑战:这朵浪花是这样,那下一朵浪花就要换一张范式,天天都很兴奋。就是因为这种不可预告性,不知道下一朵浪花是什么样,让我控制不住一直画了下去。未知可以激发人的潜能的。人最怕的是死亡。比死亡更可怕的是,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不知道死亡什么时候到来,就会一直努力,在未知中不断开发自己的生命。对于我来说,我要做的就是,画出与众不同的作品,将这一件事做到极致。

雅昌艺术网:除了变化,笔法和造型也非常重要。您如何看待技法?

来支钢:我特别重视技法。很多人反对技法,认为注重技法就变成了“匠人”。但是,没有技法,就没有“道”。想要一种表现力,想出来不难,难的是如何用技法将其实现,还得落脚到手上功夫。好的作品一定是少数。就像现在逢人就称呼“美女”,真正的美女还是稀少,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画家也是这样,所有的精品都是对自己生命的挑战,一生出现一件精品都很难得。通过这么多年不打稿的实践证明,我当年的做法是对的。不打稿才有生命力,符合自然规律,是活的。知道口袋里有10块钱,我掏出来根本不会惊喜。如果不知道口袋里有什么,当我伸手去掏这个口袋的时候,充满了未知,心里充满了期待,会聚精会神把这一件事情做好。万一口袋里是一条蛇呢?一切都是未知,那样才会有意思。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c3ef9f3653e94fbb991383afa70dc633.jpg

《白水寨飞瀑图》 250x160cm 2014年

雅昌艺术网:又回到了关于不打稿的问题。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不打稿?

来支钢:我从十几岁正式学画,启蒙老师就是这么教我。他当时对我说:如果这个方法能出来,你就能成为大师;如果出不来,那就不合适画画,可以考虑改行。从学画的第一天,老师就直接让我开始创作,一天要画几十张。几个月之后,我抱着一大堆画去找老师,老师才告诉我这样做的原因:首先要把心画开,看到什么样的对象都不会打怵,不论多大的画都敢下手。心画开之后,面对一个对象,先动手,然后充分调动潜意识和身体的各种机能。这种调动非常重要,就像一个人爬山,如果一个老虎在后面追,肯定跑得比谁都快;如果没有这种压力,人只会走得慢慢悠悠。

雅昌艺术网:通过这种特殊训练,您还收获了什么?

来支钢:当时画石头画得不好,老师就建议我去山上写生,还要将中国艺术史上关于石头的精品佳作都临摹一遍。我花了几年时间专门研究石头,最终将石分三面研究透彻,对石头有了真正认识,然后一通百通,石分三面,树分四枝,只是形状不一样,规律都是一样的,云和水也有相同的规律。

雅昌艺术网:变化的规律是一样,那您是如何将每一朵浪花画得不一样?

来支钢:这个最简单。还是那句话,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些不同是自然生长出来。有了一个不一样,就会第二个不一样。这个世界看着复杂,抓住规律,都很简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png/202206/ea2d872209764d419d4e70702e8ad636.png

雅昌艺术网:本次展览以“继往开来”为题。中国山水画还能往哪些方面发展?

来支钢:每一个画家的毕生都在将自己的艺术不断延伸。“继往开来”是在“传承与开拓”上再往前走了一步。从龚贤的“点积墨”到黄宾虹的“线积墨”,再到李可染的“面积墨”,中国的积墨经过了几代人的努力传到了我这一代。它是通向中国山水画艺术顶峰的一把钥匙,很多人会因为不愿触及而绕着走。但是我选择了迎难而上,因为积墨的层次感、体量感、空间感,最能表现博大雄浑的时代精神,展现出比西方油画更强的视觉冲击力、表现力。我希望通过积墨将中国水墨往前推进一步。

雅昌艺术网:接下来还有哪些创作计划?

来支钢:我的座右铭就是不停地解剖自己,不断地找自己的不足。艺无止境,可以不停地挖掘自己的不足。都说绘画没有捷径,但是我很早就知道绘画是有规律可循的,这算是我走的一个捷径。但是我那时候还不知道这是“道”。我以前不知道《道德经》,到了近些年总碰到有人好奇,为什么我会画出这些画来?我才开始思考,然后读到了《道德经》。读了之后我才发现,我的40多年绘画实践与“道”高度契合,感觉有了理论支撑,在创作上就更加大胆,更加敢创新。以前还会怀疑自己,因为别人都没有试过这条路。原来古语有之,前人的经验早就为我指了一条路。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dd8577e3358ec5a3ff2df567a457e4e6.jpg

雅昌艺术网:您在创作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题材,大画气势磅礴,小画诗情画意。在您看来,对于艺术家来说,绘画最重要的是什么?

来支钢:对于艺术家来说,创作大小是没有区别的。绘画最重要的就是“真”。只有真,才能让身体静下来,心也会静下来,才敢于解剖自己。跟走马观花不一样,人只有静下来才会发现问题。每一次找到不足,都是自己进步的起点。我爱找自己的毛病,敢于解剖自己,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雅昌艺术网:谢谢!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cms/jpg/202206/1de98203b2ee245bb50fdd2e03f714bb.jpg

作者:江静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