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今天的展览特别有意思。吕佩尔茨和周韶华,一个是我们了解德国新表现主义绘画发展的重要人物,一个是了解中国当代水墨发展的重要人物。今天双个展为我们徐徐展开了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的东、西两个章节鲜活的美术史。吕佩尔茨1960年之后展开了欧洲或者德国新表现主义的发展史,周韶华先生的展品是1980年以后中国当代水墨发展的样板。
在这个双个展当中,两位艺术家的多样性让我感受特别强烈。这两位艺术家作品的风格不是线性的,不是单一的,这和当下很多中国当代艺术家基本上是一个样式或者一个标签化的作品让我们记住了他,是不一样的。艺术家不太会改变,不仅意味着懒惰,而且同时可能意味着才气的匮乏、自信的不足,或者可能意味着缺乏艺术创造的天赋。周韶华、吕佩尔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推出变化较大的作品,有时候是题材的改变,有时候是风格的转变,有时候也会对材料进行革新,当然,这些变化仅仅是表相,更多时候,他们作品的变化来自他们各自对时代变迁、文化语境的思考——所不同的是,吕佩尔茨根据所处的时代的转变使其各个时期的作品发生变化,而周韶华从一开始就有着比较完备的战略思考。周韶华先生要在什么时间段完成一个什么样的艺术创作,是有计划的,同时根据“计划”完成他的创作;而吕佩尔茨根据家国的变化,学术思潮的变化,甚至他身份的变化,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创作方向。
有意思的是,极简主义或波普艺术滥觞和盛行之时,吕佩尔茨是一直持反对态度的,他一直反对和反感博伊斯和安迪·沃霍尔的艺术创作,但是,我们仍然可以通过吕佩尔茨的作品看到他借鉴了当时在美国和欧洲产生巨大影响的两位艺术家的一些元素,为什么在他言语中从来不表述好感呢?这让我很好奇。吕佩尔茨说我不是新表现主义绘画的实践者,但是,我们却分明很清晰地看到他的作品和他所反对的新表现主义绘画上下文的关系,这种表面的对抗,与他和伊门道夫亦是对手亦是朋友一样,让人“疑点重重”。这也让我很好奇。
在上个世纪60年代、70年代以后吕佩尔茨的作品开始有了一个又一个的变数,而此时此刻的周韶华先生在1980年前后,也碰到他艺术创作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周老师以前做过很长时间的版画创作,1980年以后他把大量的时间用于尝试水墨的创作,并不断推出自己水墨画的作品。周韶华先生是一位很理性的艺术家,他的几个“战役”特别是几个重要阶段的题材的选择,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周韶华先生不停地用自己的创作来验证思考。
除了他们作品的多样性给了中国当代艺术家一个方法论之外,这两位艺术家在作品中所共同具备的书写性同样给了中国当代艺术家予以启迪。周韶华的作品尽管不是走的“以书如画”的常态路数,但是,我们发现周韶华作品中的书写是非常有东方精神的,吕佩尔茨的作品中也书写,但是和周韶华的书写不同,他更侧重于情感的宣泄方式,有趣味的书写和情感的书写让我们分清了吕佩尔茨和周韶华,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东西方文化比较中的殊途同归,以及东方人和西方人对于绘画性本身的在场能力。
备注:此文根据2017年9月11日在武汉举行的“心智地图的异像——马库斯·吕佩尔茨在中国”、“俯仰天地——周韶华”学术研讨会现场发言整理而成。
作者:谢海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