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11-27 14:13
研讨会现场图
2017年11月25日13时整,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联合承办的“光之容器——2017杭州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学术研讨会”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中心校区的民艺博物馆成功举办。
此次论坛从下午1时持续到晚上8时,以“光之容器”为主题,分为学术报告和嘉宾对谈两场来进行。
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副院长李玉普在研讨会发言
英国玻璃艺术双年展策展人马修·杜伦在研讨会发言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庄小蔚在研讨会发言
研讨会现场(图中为参加研讨会日本嘉宾神代良明)
下午场的学术报告由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副院长杨振宇教授主持,他以对“光之容器”独特的解读视角开启了整场报告,他说:“光这个词会给人以轻盈的感觉,它的英文‘light’更是直接就有‘轻’的含义。而光之容器这种通透感和光线穿越的视觉效果也会让我们有一种轻盈的感受。但玻璃其实是很重的,这盛光的容器看上去没有重量,却是‘光之重器’。”一个“重”字道出了艺术与文化的分量。来自国内外9位艺术家、学者发表了精彩的演讲。
晚上的嘉宾对谈围绕两个主题展开,其一是“聚焦玻璃艺术教育与就业,探讨玻璃艺术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其二是“从当代玻璃艺术的收藏与博物馆、画廊的作用看国际玻璃艺术展览趋势”。对谈由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工艺美术系主任李文担任主持。
以下是下午学术报告的精彩内容摘要:
格拉德•金
澳大利亚艺术家、作家,原澳大利亚玻璃协会主席
报告题目:前方的路
格拉德先生以“前方的路”为题是因为他认为中国“一带一路”的倡议对于玻璃艺术界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他从玻璃艺术的历史发展开始谈起,讲述了玻璃艺术从诞生伊始一路走来经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时名称、定位以及生产面貌的变迁,从而谈到身为玻璃产品制作从业者,设计师、技术工人以及玻璃艺术家之间的区别,这样身份上的区别来自于生产产品的定位,定位影响了研究与学习的重心,最终直接影响到整个玻璃艺术的发展。他以自身的经历为案例,着重分析了自己对于工艺与艺术的理解,人们对工艺品主要关注的是使用功能,但艺术品却需要内容,且是“要超过物体本身含义的艺术内容”。并且他将不同方向与追求的艺术从业者的发展比喻成不同的道路,并最终表示相信不远的将来,丝绸之路也会变成“玻璃之路”,而道路上行走的艺术家就是学习中的学生。
神代良明
日本玻璃艺术家
报告主题:关于自己与自己的创作
这是神代良明第一次来到中国,此次研讨会他带来的是关于自己作品的阐述以及自己玻璃创作研究的一些内容。神代先生曾经是一位建筑设计师,她的夫人是一位雕塑艺术家,因此在他转向玻璃艺术之后会有着较为独特的视角与跨界的思维。神代先生表示自己主要是做泡沫玻璃,并且创作大致分为六个不同的主题方向,但总体都是泡沫玻璃的制作形式,因为他本人对达到这样一种泡沫的效果非常着迷,因为泡沫玻璃在制作的过程中、在烧灼和冷却的环节中所逐渐生发的变化性让他感受到一种变化的美。“我曾经把橙子放在桌板上面,看它慢慢腐化收缩,大概6个月之后,它就从一个鲜美的水果变成了一个没有任何弹性的、坚固的东西。这种体验让我意识到这些隐藏的动态的美是温和而潜在的。”同时大概跟他生活在宁静寒冷的山间有关,他个人的作品会呈现出一种属于冬日的宁静与温度感。
梅尔•道格拉斯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美术学院博士
报告主题:个人的研究经历
梅尔通过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思考来让我们了解到一种不同于国内的艺术、或者说玻璃艺术的学习方式与教育形式。她介绍了她在堪培拉进行玻璃艺术学习的经历,她本人是一边制作博士项目一边进行学习,并不会认为工作与学习有什么冲突,因为“我认为我们需要通过这样的机会了解未知,也需要了解哪些前人的工作方式。”而后她带来了一些对她个人产生了非常大影响的作品,而她自己的实践就是去研究关于绘画和空间的关系,并且就创作方面她会尝试许多玻璃制作与雕塑进行结合。“其实我一直在研究的比较重要的课题就是怎样使用玻璃来作为绘画的材料,并以此来帮助我们探索三维的空间。”她还展示了一系列自己的研究过程,表示自己一直在绘图,在跟踪她的感受,不断地解读线条和形式结构的关系,并尝试以此来占据三维的空间。
关东海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艺美术及博导
报告主题:又上一层楼
关东海首先强调了展览对于艺术发展的重要性,而后借展谈展,从玻璃展览近年来的发展成就来主要分析国内院校玻璃艺术教学的发展情况。首先他谈论了课程体系的问题,近年来玻璃艺术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便是各大院校玻璃艺术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教学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大力促进了玻璃艺术人才的培养;其次以窑制为主的单一创作和教学方式得到了改善,不仅铸造手段丰富了起来,且别于此的如吹制等手段的兴起让玻璃技术进入了多元化的发展期;再次是艺术家的自觉使得玻璃艺术不再流于如工艺品一般的技术性探索,玻璃艺术的文化沉积逐渐丰厚,艺术家也逐渐成熟起来。
纳度•金
澳大利亚大学韩国艺术家
报告主题:韩国年轻艺术家现状
金是一位韩国艺术家,他先在美国取得了玻璃艺术的硕士学位,现在正于澳大利亚玻璃艺术学院进行博士学位的攻读,在了解了三国不同艺术氛围和学生状况的他最近一直在探索一个主题:现今环境下韩国社会对艺术家的期待以及年轻一代和年老一代由于经济发展和迅速产业的变化使得两代人之间的感知与期待的变化。金谈到了韩国的基础教育问题,比如体罚等现象都是造成年轻一代极强的竞争意识的因由,而这种竞争情况越来越严重也反应出了许多社会和人性的问题。收到波普艺术和权威主义的影响,他的作品呈现一种批判性和幽默的讽刺性,他创作一些现象型作品,展示年轻人的生活和欲望,试图用作品来表达出韩国甚至是整个亚洲在年轻一代身上出现的问题。
马修•杜伦
英国玻璃双年展策展人
报告主题:我们是否正在步入玻璃的下一个进化期?
马修先生首先强调自己不是玻璃艺术家而是策展人,所以他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看待玻璃艺术,因此他讲述的自己的经历也不是创作和学习的经历,更像是一种在玻璃这条道路上寻找与探寻着什么问题的经历。对于玻璃,他经曾经放弃,却又迅速回到了这里,这让他意识到人还是要遵从本愿来行事。从考古的玻璃制品到生活中的玻璃用品再到玻璃艺术品,他尝试着挖掘每一件玻璃品背后的价值,这些价值或者是公认的劳动,或者是材料的解读,或者是承载的新技术,又或者是艺术与文化的附加值,而这种发掘作品甚至非作品的玻璃品深层的价值又促成了一种策展思维的诞生。到了后来他又转向玻璃与医疗的结合,开始探索与科技与人本刚紧密相连的东西。
庄小蔚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报告主题:精神的生活
庄教授以一个案例起兴,谈到了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克的100件文物中的世界史项目从广播一点点变成展览的事件。通过这样的案例,庄教授提出:“一个人要完全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必须要有明确的准则,因为如果不了解自己的艺术准则,我们就无法工作。”由于人的一生非常短暂,所以庄小蔚认为人从一开始就要表现自我,这样作品才能够永恒,而如果作品有真诚、有人性、富有创造力,那么艺术家就会借助作品永远地存在。而后庄小蔚从人类原古诞生一直谈到今时今日,历史人人类演变的有分析的记录,而手工艺就是人类履历的诗歌,所以他自己创作了一套作品叫“手工艺的诗歌”,来阐释自己的观点。接着他又从作品和历史谈到了时代性,讲述了自己的时代观,发人深省。
张所家
原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当代玻璃艺术研究中心学术主任
报告主题:艺术、设计、手工艺。
张所家给自己的定义的多元化的,作为曾经的教育者,他现在已经是艺术家、设计师、策展人、收藏家等多个身份的人,这样的角色变化让他对艺术、设计和手工艺的本体问题有着许多独特的思考。他首先从市场范围来划分圈子,认为在中国大概最小的艺术圈子就是玻璃了,接着转而将问题放大到今天的时代,时代是什么,时代下我们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是一种混乱又充满了希望的时代,是一个金融罪恶却又处处无法摆脱金融的时代,所以他认为人类要领先要活下去就需要精神需要灵魂。之后他继续从历史的角度讲述了艺术、手工艺、设计概念下人类职能的转变,并最终导向教育,导向玻璃教育应该何去何从。
劳伦•丹尼佛
意大利(加拿大)玻璃艺术家
报告主题:为什么玻璃是如此重要的一个材料
劳伦认为玻璃在历史上就是一个全球性的材料,从事玻璃行业35年的她对玻璃有着深刻的热爱,她希望玻璃能够更加广泛化、市场化、人文化,让更多人也意识到玻璃的美。所以她开始尝试用玻璃做时装,并且开展玻璃时装秀,邀请世界各地的艺术家和玻璃艺术学生,有着共同的喜好和兴趣,形成这样一个玻璃时装秀场的社区。另外她说自己的昵称是“色彩女王”,对彩色玻璃的研究也让她充满乐趣。同时她非常认可“光之容器”这样的说法,因为她认为这是一种将艺术家灵魂中的东西闪耀在作品上的行为,所以要让自己的意识和心灵延伸到体外,流淌到玻璃作品中,那些色彩斑斓的玻璃艺术品,就是她个人精神世界的化身。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