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自120年前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甲骨文之后,在现存的超过15万件甲骨收藏上,刻有约 4500个单字,而已释读出的约有2000个字左右,这些文字以及所表述的内容对是世界文化史的重要组成。中国的甲骨文和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圣书体象形文字,都是古老文明的重要支撑,也是文明源头的重要标志。在世界上的一些综合性的博物馆中的,与这些古老文字关联的文物不仅是这些博物馆的重要收藏,也是他们长期陈列中的重要方面,是文明源头和历史发展的重要物证。在国际上的一些大型博物馆,或者在一些东方博物馆、亚洲博物馆中都有带甲骨文的甲骨文物展出,虽然展出的只是日本、加拿大、英、美等国家收藏的26700多件中的少数,可是,众多的收藏对于甲骨文的研究都十分重要。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文字,包括不同的字体和不同的书写方法以及风格特征,不管是世界上哪个国家,今天的存在都和以往有着紧密的关联,尤其像中国的方块字表现出了历史悠久的传承关系。虽然,今天的形态与甲骨文的时代相去甚远,但是,我们一步一步地回首其发展的过程,最终都能在甲骨文中找到它的起因与发展过程的关联,这就是一些部首、偏旁以及一些字的结构等等,都来源于甲骨文最初的创造。甲骨文在审美上的特殊性正成为今天来建构一个新的汉字审美体系中的重要的内容。
从另一方面来看,今天对于甲骨文这一重要文化遗产的忽视,并不是因为它的美的形式的不被理解和认同,而是因为它难以辨认的实际。毕竟时间相隔得过于久远,它的字形的变化已经被人们忽视了早期的源流。可是,甲骨文独特的美正成为我们今天这个现代文明中所特别需要关注的一个的点。正因为它的古老,正因为它的独特的间架结构以及独特的形式之美,它有可能为我们今天的文化创造带来一种特别的参照。因为我们可以从商代以来的文字发展过程中来发现它的美的独特性的内容,而这种独特性的内容可能正是当代文明发展过程中所缺少的深层的文化内涵。
毫无疑问,通过甲骨文的数字化的转化而进入到公众的视野,进入到公众的传播领域,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当代运用,那么甲骨文会和其他文化遗产一样只是博物馆中的存在。但是,当代运用也有一个推广的问题。今天,很多人可能会对它发生兴趣,或者对它有着别样的感觉,正是因为它这种古老的符号特征。显然,数字化时代的推广在当下是一个非常繁重的任务,因为在已经隔绝了3600多年的历史之后,人们重新拾起这个被遗忘的贝壳,并把它放回到文化的大海之中,可想而知今天所要做的任务是多么的繁重。而这样一个问题是具有世界普遍性的存在,因为并不是只有中国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古老的国家都可能遇到同样的问题,只不过因为中国文字的特殊性,在当下遇到的问题更为复杂。可以说,全世界在古文字的应用方面如果能够得到很好表现的话,那么,只有中国的文字有其可能性,因为中国人对于方块文字的识读、书写,以及数字化时代的应用等等,都是其他国家的其他文化形态中难以比拟的。正因为中国有如此深厚的基础,中国的利用显然也具有的特别的意义,而当下也是一个重要的时机。
甲骨文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名录”,说明这一项文化遗产对于我们这个世界的重要性。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中国文化遗产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而重要的是在中国能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在灯灯相传中保存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在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的特殊的日子里,我们重新提及甲骨文的问题以及当代的运用,就是为了唤醒人们对于这些古老文化遗产的重视。陈楠博士对于甲骨文艺术设计提出的很多设想,包括在具体应用中的数码化的努力,特别是他的电脑甲骨文字体的开发,其具体的成果造福于当代社会和当代设计,为社会对于甲骨文这一文化遗产的重新认识,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也创立了一个新的当代基础,具有特别的意义。陈楠博士和他的导师韩美林先生共同努力在古文字研究和利用的领域,在古文字的创新性开发方面做出的贡献,正是通过艺术的形式来挖掘这一文化遗产对于当下的意义,由此而启发了人们重新认识中国文字之美对于当代的重要性,其中包括审美和美育。在中国文化的宝库中,文字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对它的利用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的文化责任,因此,需要有更多的学者和艺术家加入其中,需要有更多的国人的支持与厚爱。
作者:陈履生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