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20-11-10 16:09
文/林公翔(著名美术评论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福建省传记文学学会会长,编审)
漆画有一种特殊的美,这种美不仅在于它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多样化的技法以及广阔的包容性,还在于艺术家丰富的内心对它的不可替代的加持。
在黄琪珑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漆艺术表现形式和精神内涵有着丰富的理解,建立在这种理解之上,她能自主地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将自己的想法、情感、观念融入到创作当中,游刃有余地去实现自己的创作理念。
黄琪珑此次上海个展展出近90件作品,时间跨度很大,她将自己不同时期代表性的作品做了一个完整的归纳,并以时间的序列将其展现在观众面前。
这些作品主要包括几个系列:一是传统的佛像系列,如漆盘、大型屏风等;二是具有波普风和符号化风格的作品,三是具有体积、块状、立体的当代实用作品的组合,如花瓶、茶盘等。
《释》
《释》局部
黄琪珑在充分借鉴传统漆艺技法的基础上,融入架上漆画和脱胎漆器的制作手法,嫁接现代绘画多种元素,将“画”与“磨”有机结合起来,使创作出来的漆画和漆艺作品具有色调明朗、深沉、立体感强、表面平滑光亮等特点,从而使自己的髹漆艺术不仅仅停留在漆画的层面,还拓展了漆立体与漆空间的维度。
01
在我看来,黄琪珑的漆作品首先是调高。
调高,就是有高的格调。
真正的漆艺作品它是一种造物,是有温度的,有情感的,会呼吸的。在这种造物过程中,环境、工具、材料和人是一种和谐的共生共存,彼此互相影响,进而达到对精神状态的追求,这种精神状态的体现就是格调。高格调的漆作品在设计构思和表达手段以及附着于作品之上的审美观念、思想品格体现出了漆艺术家的精神格调。
在漆艺术作品中,只体现表面的效果或功能性往往是不够的,作品的格调决定了一件作品的精神属性。大凡优秀的漆艺作品都被赋予了丰富的内涵,富于生命的活力。造设计之形,达艺术之神,是漆艺术作品中格调的灵魂和生气。
在黄琪珑的作品中,有对漆的深刻的理解以及对自然和文化的敬畏。
她的作品从来都用大漆,她将从漆树上割取的天然液体视作自然和纯正的漆艺系统之根源。她认为,漆作为自然媒材,其千变万化的视觉物象皆源于此,而对于漆文化和气脉来说,天然漆是漆艺术的血统,她包含了漆基因中的全部生命信息。
基于此理解,黄琪珑的大漆作品有着自己的风度和仪态,有着自己的美学追求。她的作品有的具有光滑、柔和的质感,追求皮肤般的感觉,她在打磨、抛光漆面的过程中,领悟到漆亦是器物的皮肤,便萌生了以流动、自然的形态来表达对于漆的自我感受。而有的作品她又追求粗糙的肌理、触感和质感。既让每一件作品可以单独成立,又让作品组合在一起是一件完整的不可多得的艺术精品。
《瑰》
在我看来,漆艺术作品从来都有格调,有高雅之分。黄琪珑的漆艺术作品显然是学院派的高逸之品。
02
其次,黄琪珑的漆作品境远。
在黄琪珑的漆艺术作品中,无论是题材拓展还是语言创新,其力度和广度都是显而易见的。她的作品不随波逐流,而是体现着一种生命的情感。她一直追求让漆艺术本体与自我主体从相互较劲走向双向合力,于此,她从对多种漆语言的探索实验到回归自身、专注自我的情感表达,从而使自己的作品意境高远。
意境在中国的书画、诗词、歌赋里多有表现。意境的产生表明接受者对漆的感受达到了一种审美境界和状态。意境是意、情、理、境、形、神的统一,是客观事物与主观情趣的统一。在中国传统思想中,所有事物都由形和神两部分组成,意境的前提是形与神,形指可视的形象,意境的产生依赖于形象,对于形象之外的联想也要依据可视的形象来刺激;神是指精神领域的境界,漆艺术品传神写照能够更好地表现出意境之美。
《迷》
在黄琪珑的漆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她没有走常规、传统、按部就班的漆创作路径,而是以自由的方式运用材料去构筑她的漆之物语,漆在诸多不同的材料的衬托下,体现出它特有的质感。黄琪珑的作品有意打破了传统漆艺中漆画、漆器的简单划分,而着重自身与漆关系、物质与漆、人文与漆、精神与漆的梳理。
03
第三,黄琪珑的漆作品具有天趣。
中国传统艺术的最高标准往往是平淡天真,这个天真与天趣应该是同一个意思。天趣不是外加的,而是发自内心的。
在我看来,黄琪珑的作品,抛弃了创作主题上的宏大叙事、英雄叙事和社会叙事,而追求艺术表达上的个人叙事、日常叙事和微观叙事。这种不被外部世界绑架,不被主题创作束缚,面向内心、面向真我的创作路径是可取的。
《融》
在工业化和科技化的时代浪潮中 , 艺术的进步时常伴随着一部分感觉迟钝的艺术家感知能力的麻木与退化,而偶然性的趣味是漆艺术中艺术家重要的审美语言之一。漆的不可把控性使漆艺术家在从事漆创作时自己都没有想到会出现各式各样神奇的结果。
何谓“天趣”,“天”就是天意、天然、天生的东西 , 它积日月之精华 , 天地之造化 , 是一种自然天成的美。
例如,黄琪珑以女儿的书法做成的漆艺作品就是得之天趣的作品。这两件作品以母亲的视角观照女儿的成长,它不是用技艺去夸张漆的表现,而是运用技艺去凸显作者的所思所想。对漆来说,如何去得之天趣地捕捉漆的气质,是每一个漆艺家都需要思索的,我觉得黄琪珑有这样的自觉,所以,她的漆作品漆的血统是纯正的。黄琪珑给我的感觉是一个特别热爱生活的人,她爱所有生活中的美好的东西,她喜欢享受人世间所有的美好,所以,她的作品得之天趣便是必然的了。
《缕》
1991年,黄琪珑刚满14岁,便考入名闻天下的鼓浪屿上的厦门工艺美术学校,那也是她父亲黄文渊年轻时就读的学校,这位从小就在著名山水画家的父亲精心指导下学习水墨画的女孩,自己也没有想到会在未来的日子里与漆结下不解之缘。她师从著名漆艺大师黄时中先生,黄时中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所创作的脱胎漆器作品,于细微之处见功力,典雅高贵,令人爱不释手,无论从视觉、触觉上均给人美的享受。名师的亲炙,自己的努力,都为她从事漆画创作、探求个性气质的表现方式、确定艺术道路的坐标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调高境远得天趣——这是黄琪珑和她的漆世界,这个漆世界既有神秘的宗教性,又有开放的当代性;既有与传统接轨的艺术承载,又有丰富的自我语言的观念表达;既有对漆的感性的认知,又有漆媒材的熟练运用。她的漆作品总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变化,与时俱进,而不是停留在历史之中固步自封。我同意鲍勃·迪伦说过的:“世界上没有比变化更稳定的东西了”。
岁次庚子年仲夏写于意园
展览预告
2020.11
2020年11月15日-20日,由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办、上海宝龙美术馆协办的《合理存在——黄琪珑漆艺作品展》将在上海开展。
本次展览将展出黄琪珑近年创作的近90件漆艺作品。在展览中,你会看到艺术家在遵循传统漆艺的严谨扎实之外,更频频思考大漆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新颖面貌。
无论架上漆画还是器形漆器,她坚信,色彩的流动,即是自然本身的变化。
作者:林公翔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