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嘉德香港•春拍】石渠重宝 四度御題——赵孟頫《乐志论》书画合璧卷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仲夏,乾隆帝展观赵孟頫《乐志论》书画合璧卷,并题引首:“后先三绝”。今日,我们既能从洋洋洒洒的四段御题中,感受到乾隆帝对此作的极度喜爱,似乎又能从松弛流畅的题跋与“拟法斯图亦匪难,则待廿年勤之倦”这样轻松的措辞中,感受到刚刚平定大金川后,这位帝王的轻松与畅快。此石渠重宝中以“隐逸”为主线的“乐志”,亦是帝王“十全武功”外的“浮生半日闲”。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3/3de8880b933718b2c90180c749f71e07.png

Lot 446

赵孟頫(1254-1322)

《乐志论》书画合璧卷

手卷 水墨纸本、设色纸本

说明:

(一)乾隆皇帝《题赵孟頫乐志论书画合璧卷三首》著录于《御制诗文集》四集卷三十七。

(二)据《溥仪赏溥杰宫中古籍及书画目录》可知,此作由溥仪于宣统十四年(1922)十二月十二日赏溥杰,编号为一八百十七号。

(三)从东汉末到魏晋南北朝,隐逸之风大盛。东汉仲长统所作的《乐志论》,最早地全面描绘了隐逸生活的方式、环境、思想。仲长统(179-220),字公理,山阳高平(今山东金县附近)人。曾为尚书郎。东汉末年哲学家、政论家、文学家。《乐志论》中提倡的注重生活享受的人生观,转向追求隐逸逍遥的生活情趣,对后来的士人产生深刻影响。此幅即是赵孟頫按仲长统《乐志论》所画的一幅画。

(四)卷后文征明跋文称,是卷曾为高太史旧物。1531年,与王守(履约)、陈淳(道复)同泛太湖时,在蔡羽(九逵)处有幸获观。

1.高太史应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高启。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槎轩,又号青丘子,长洲(今苏州)人。元时隐居于青丘,以诗书自娱。杨基、张羽、徐贲齐名,称「吴中四杰」。明洪武初,召修《元史》,为翰林院国史编修,故为人称为高太史。能诗文,尤精于史。尝赋诗有所讽刺,被太祖借故腰斩于市。着有《高太史大全集》等。

2.蔡羽(?-1541),字九逵,自称林屋山人,吴县人,居洞庭山。诸生,与文征明齐名。贡入太学,由国子生授南京翰林院。好古文辞,以诗擅名,亦善书法。

3.王守(1492-1550),字履约,号涵峰,吴县人。嘉靖五年(1526)进士,授宁波府推官,累擢吏科都给事,又改理河道。与胞弟王宠同拜师蔡羽,居西山三年。与文征明、祝允明交善。工诗,书法李怀琳,亦能篆刻。

4.陈淳(1482-1544),字道复,号白阳山人,长洲人。诸生。工诗善画,为文征明入室弟子。

(五)后纸张照的跋文模仿韩愈《画记》所作,乾隆皇帝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在《题赵孟頫乐志论书画合璧卷三首》之下,即注以「后有张照记绝佳」。

著录:

1.《石渠宝笈续编·重华宫》《秘殿珠林石渠宝笈合编》第五册,第1563-1566页,上海书店,1988年版。

2.《赏溥杰书画目》(载《故宫已佚书籍书画目录四种》),第25页,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1934年。

3.《国宝沈浮录——故宫散佚书画见闻考略》,杨仁恺编着,第421-423页、550页,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版。

4.《历代着录法书目》,朱家溍主编,第四九五页,附录·书画合璧,紫禁城出版社,1997年版。

5.《乾隆与松雪书画——清帝艺文观小识》,利瓦伊琨,《中国宫廷绘画研究》,第553-554页,故宫出版社,2015年版。

全卷: 约30×541.8 cm 约14.6平尺

画: 27.3×153.3 cm 约3.8平尺

书: 27.3×99.1 cm 约2.4平尺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152f19eb2c1581070ef980d3d501f8a1.jpg

赵孟頫《乐志论》书画合璧卷

赵孟頫是元代最伟大的艺术家。他擅诗文书画,皆可称当代第一。于画,则山水、人物、花鸟、走兽、鞍马、兰竹无一不能,亦无一不精。书法则真、草、隶、篆俱善,当代无人能及。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元四家及曹云西、盛子昭、唐棣、王渊、张渥等皆得其沾溉而成影响深远的一代大家,文人画由此攀上又一高峰。为中国艺术史谱写了璀璨的一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163466527b2bb0103126498857751ea6.jpg

赵孟頫《乐志论》书画合璧卷 局部一

赵孟頫的山水画风格多样,或承继李(成)郭(熙),或师法董(源)巨(然),大都以简逸取意,高古雅致,自开生面。也有仿唐大小李将军及宋赵伯驹、赵伯骕作青绿设色的,则明丽清隽、渊穆秀润,继者皆可不及。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c0ff91bd473a5e91933de758f24ef0c6.jpg

赵孟頫《乐志论》书画合璧卷 局部二

赵氏《乐志论书画卷》,画的是东汉仲长统《乐志论》文中描写的古代士夫悠闲富足的隐逸生活场景,一个远离尘世的世外桃源。图中山深林密,云涌泉奔,山庄就建筑在两山夹峙的谷底,虽是茅舍瓦檐,却有堂、有庭、有榭、有楼,有书斋居室,有庖厨园落。周围竹树环匝,长松如盖。隔岸不远处有轩亭水榭,可供主人远眺出游;转过山脚,有果园临水,其间花树正盛,田畴中的农夫正荷锄耕植。图中主人则坐园中书斋据案吟赏。园外密树之间,急流之上,有板桥曲径通向山外,以待良朋佳客之偶访。真是一个远俗世,避烦嚣,满目美景,可以呼吸清和,自耕自作,丰衣足食的世外乐土。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5f51d4ea47de7ab4952435718a230f24.jpg

赵孟頫《乐志论》书画合璧卷 局部三

作者怀着对仲长统理想的向往,拓展想象,运巧思启妙笔,精描细作,一笔不苟却游刃有余地画出了若真若幻的人间仙境。画笔参李成勾斫,以淡青绿设色,繁茂丰满而不逼塞,清丽精工而力避拘刻,是引人入胜,足以游目骋怀的佳作。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c6ccdd3a7fa684e05a650a4b1ef2900c.jpg

赵孟頫书《乐志论》

后有小行书乐志论全文,书法圆润,与画堪称双美。卷后有元人邓文原等诗跋,并文征明、张照的长篇题记,曾入清内府,前后隔水有乾隆四次长题,又大书“后先三绝”四字引首,可见是他经常展玩的珍爱之物。《石渠》收藏的赵孟頫字画甚多,乾隆却特别欣赏本图及赵氏《水村图》、《鹊华秋色图》三卷。他在本卷第四次跋语中如此说道:“内府旧藏《鹊华秋色》及《水村图》,皆吴兴杰作,此卷笔意特以精严擅长,石渠赵画得此鼎峙矣!”内心的喜悦是溢于言表的。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dcfeb58181dc75014c38b41ece012b04.jpg

引首:后先三绝

一九二二年,宣统皇帝以赏赐溥杰的名义将此卷偷运出宫,伪满政府时藏于沈阳“小白楼”,日军战败,溥仪出逃,此卷与其他一分部石渠藏品被守军抢出,杨仁恺先生《国宝沉浮录》记载本卷被南京某私人购得。数十年后在海外发现。今重新面世,亦一大幸事也。

乾隆帝的心头好

此作上钤有乾隆、嘉庆、道光、宣统,四位帝王之印,共计38方。除乾隆钤印35方外,道光之“朝日辉”,尤为罕见。可见,此作极得几位帝王之喜爱。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png/202303/6baad22156070f6d8de5f2c5034d2b61.png

乾隆帝小像

乾隆皇帝对此作的珍爱,不仅体现在钤盖印章的数量上,更于描龙纹腊笺上书写引首:“后先三绝”。并四度御题: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023ac761256d636d1b403acf012419a1.jpg

静观水晶道人图,如读高平所著论。及诵天瓶学士记,又似松雪画重认。有记可以不须图,披图味论无余蕴。一而二而二而一,前三后三水乳润。郑虔三绝讵足云,独擅艺林千古韵。然非山阳超世作,曰图曰记何由问。缅想昌言发愤为,斯诚狂也可与进。丙申(1776年)仲夏月中浣御题。钤印:乾·隆(参见《清代帝后玺印谱·乾隆卷》18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0ee9ca56a52b463ded33bded1198e1c6.jpg

鹊华秋色水村图,皆晋王孙之佳作。此卷用意特精严,出之以逸博而约。二图早入石渠珍,兹为殿允得其托。并山环溪构美宅,揖让宾朋命僮仆。良田春种复秋收,奉亲息体志堪乐。乐在斯意不在斯,图斯意实笔难着。仿佛松雪老人言,原弗丹青诩般礴。同日又题并书卷后。钤印:乾隆宸翰、几暇临池(参见上书《乾隆卷》11、32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359fb31beb0f3e469d6436fafff8b0f1.jpg

高干雄志及雄才,后果如言具先见。以此膻芗致令闻,讵止隐沦期独善。文敏结构得此意,有斐君子瑟兮绚。四百余年妙迹留,丁甲呵持永不变。装池割裂失去名,名去实存神弗乱。文评书仿李北海,张学颜碑笔尤健。拟法斯图亦匪难,则待廿年勤之倦。复题是什,并录如右。钤印:乾隆宸翰、掬水月在手(参见上书《乾隆卷》11、 267页)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8c6a492bccbabb4f6a012a7837d44ed6.jpg

右三诗,首章言高平乐志,寄托高远;鸥波绘事,曲尽其妙;张照作记,水乳交融,合之可称三绝。次章因内府旧藏《鹊华秋色》及《水村图》,皆吴兴杰作。此卷笔意特以精严擅场,石渠赵画得此鼎峙矣。顾考历代收藏家,若《清河书画舫》诸书皆不载此图,而画幅中,子昂又未署名,几无可征验。然审其笔墨,工整中具有秀逸之致,疑是千里大年家法,信非他手可办。其失款或由割裂,实存固无碍乎名之佚也。故三章终及之。惟谛察卷后子昂书论及自跋,颇似双钩,疑为后人赝作。而张照之记,小楷则类平原麻姑坛,文笔则仿昌黎画记,其于松雪称许特甚。是山阳之论,得松雪之画而益彰,松雪此图讵非赖天瓶之记,而益信乎。诗既分书各格水间,并识数语于后格水,附书之同日。御笔。钤印:比德、朗润(参见上书《乾隆卷》91页)

彼时乾隆帝年逾花甲,却精力弥满。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春,清兵攻克大金川,结束历时5年,耗费白银7000万两的战事。或许正因了此一桩心事,书写尤为畅快,在洋洋洒洒的题跋中,甚至不乏“拟法斯图亦匪难,则待廿年勤之倦。”这样的轻松措辞。至今,我們仍可想見,乾隆帝如何于是作的经意布局间游目骋怀,并留下“四百余年妙迹留,丁甲呵持永不变”的感叹。

何谓“后先三绝”

乾隆帝书写了引首“后先三绝”。并亲自在跋文中做了注解。他所认为的后先三绝为:

高平乐志,寄托高远

鸥波绘事,曲尽其妙

张照作记,水乳交融

合之可称三绝。

高平所指为《乐志论》的作者,仲长统,字公理,山阳高平人。生逢乱世,寻求一片身心得以寄托的净土,在《乐志论》中表达了自己的隐逸情怀。而赵孟頫借由精湛的画技,将此隐逸情怀细腻地刻画出来,堪称“曲尽其妙”。最后乾隆帝特别提及的,是张照的这段长跋,可称三绝之一。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beian/jpg/202303/3b4625882065f3f089a504b822e0d315.jpg

张照跋

乾隆帝也以一方“古希天子”给予张照模仿韩愈《画记》所作跋文,极高的礼遇。在《题赵孟頫乐志论书画合璧卷三首》之下,即注以「后有张照记绝佳」。

中国嘉德香港2023春季拍卖会

观想——中国书画四海集珍

拍卖:4月5日 | 10am

预展:4月2 - 4日 | 10am - 8pm

香港会议展览中心 | 展览厅3DE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