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在2000年的“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个展中,王能涛试图发展出一种“聚会艺术”的特点,即将艺术实现为一种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在这些活动中,被邀请人(观众)和邀请人(艺术家)一同参与到快乐的分享中。从某个层面上讲,他在这些作品中将艺术的接受和转达转移到日常生活的交往和仪式中。也许只有这样,艺术才能在获得更大的能量。两年以后,王能涛在延续"聚会艺术"的传达形式的同时将艺术创作的视点投向了那些被日常生活话语包裹的"梦想"。而这正是"锦绣人间"展得以实现的初衷。
“锦绣人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艺术"。艺术家在这个共时性的空间中调动的是所有的艺术媒介:绘画、摄影、行为、装置、戏剧和舞蹈。与此同时,艺术家还刻意制造日常生活仪式和艺术创作仪式之间的"双向篡改",即用日常的娱乐形式来消解艺术创造的神圣性,用艺术的创造来造就日常行为的丰富性。但是无论如何,其重心都是落在"日常生活"之上,而非"艺术"之上。从另一个角度看,所有的这些在造就丰富性的同时,实际上也折射出当代艺术创作的"话语喧嚣"。一旦艺术家用日常生活对艺术进行篡改,艺术这种神圣的"诗学活动"马上就开始呈现出"荒诞"的特色。而对于那些稍有生活常识的观众而言,这种艺术中的这种荒诞诗学特征恰恰是和现代化转型的中国式日常生活是对应的。
就整个"锦绣人间"来看,王能涛的最大特点在于关注隐含日常生活细节背后的话语活动,而不是被记载、传诵和教导的宏大话语。也就是说,他关注的是宏大话语如何被日常生活篡改,同时又如何在实际上控制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只有明了了这一点,我们在能明白为什么和艺术家的过去的记忆在整个展览中扮演了和"当下生活"同样重要的角色。因为正是这种无法抹去的"过去"和永远存在的"现在"构筑了当下生活的荒诞的诗学特征。
在这个由16个共时发生的部分组成的个展中,艺术家将各种私人话语和宏大话语以吃喝玩乐的市民娱乐方式呈现出来。在这个共时性的空间中,观众被设想成一个参与者和发现者,所有的文化思考都在不被知觉的状态的投射和反射。而整个展览也成了一场充满荒诞的诗剧。或许,在艺术家看来,这种充满对于财富、权力和性欲的渴望的"话语喧嚣"才是今天日常生活的实质。而他的作品,就是一个看似"胡搞",实际上却是精心设计的"话语迷宫"。在这个过程中,有的人恣意享受,有的人则可以获得某种富有意味的启发。但是无论对谁,这都是一个充满欢娱的聚会,都是不同个体间的一次快乐的聚集。
2002年
作者:皮力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