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能理出“画马非画马”这样一个课题供自己思考,我一直感到庆幸。记得当这个想法在脑子里出现时,顿有豁然开朗之感。为画马而画马,最终就算能画出好马来,好像也意义不大。画画离不开画技,但画技并不等于文化意义,有时甚至画技越深,离文化意义越远。我理解中国画的内在涵义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传统画论中的“借物抒情”、“借物抒怀”、“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等等,都能说清这个道理。如果将中国画略加分析,就能感觉到,在其长长的文化脉络中,潜伏着的却是深刻的哲思。其实,每一个有成就的画家,无不是遵循着“似是而非,似非而是”这一哲学理念,否则就不可能创作出有文化意蕴的作品来。“非”和“是”、“是”和“非”本身的辩证关系,是启动和导引画家从技巧层面向文化层面转换的唯一轨道。
我体味中国画是一个做学问的画种。驾驭中国画需要有丰厚的文化修养,否则就很难触觉到中国画的文化本源。
我体味中国画又是必须把功夫下到画外的一个画种。它的文化支撑点是哲学、文学、社会学等,因此画家必须博学广取、开阔胸襟,才可能使中国画体态丰满圆融。
我体会中国画是只有使用中国哲学思维方式才能进行文化内练的画种。中国画家必须从形而下走向形而上,这样才能达到心与天游的最高境界,才能解脱物象的束缚,达到心象的高度。
我在“画马非画马”创作熔炼中,有两条线是交错进行的:一条是思想历程线,一条是实践历程线。两条互动线是我艺术生命状态中的火种,它能不断地对众多问题进行点燃。如艺术的原创问题,自身的文化结构问题,作品的语言与形式问题,思想与精神内涵问题,笔墨技巧与笔墨形象问题等等。每当这些问题闪出新的亮点时,都会促使我在反思中对自己进行新的调整和修正。由此看来,艺术家的大脑永远应该保持着运动状态,这样在通往艺术之境的专列上,你才能避免半路被抛下车。
作者:贵德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