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汪京元出生在长江边上的簰洲湾。但出生日期却特别有意义,那是中国传统的元宵节。于是,父母就给他取了一个元宵节的“元”字。“汪”是姓,“京”是派。小名呼作“节丫头”,因为当时母亲很想老幺是个丫头。
这个“节丫头”从小喜欢手艺活,经常把家里的机械闹钟或者铁锁之类拆散,然后再还原。多半情况下,拆散之后还不了原。
他从小爱好美术,在簰洲西流湾有一块方圆十几里的沙洲,沙洲上长有许多芦苇。汪京元就以沙滩为纸、芦苇为笔、江水为墨,在沙面上任意画画、写字,无拘无促,画满了抹平,抹平了再画…画累了就躺在沙面上看着天上飘忽的白云。这些沙面上字画唯一的欣赏者就是从芦苇丛中飞出的一群群小鸟。
读初中和高中时,他受语文老师的影响爱好书法。经常受老师指派和同学推荐出黑板报和墙报。
1975年,汪京元高中毕业到农村插队落户。插秧、割谷、挑堤、喷农药、检棉花等等,样样农活都干。一年下来,年终分红,他只有17.5元,但就这十几元钱还要等到生产队卖掉稻草才能兑现。
在知青点,他受驻队干部的指派在屋顶上用大扫帚蘸石灰水书写“农业学大寨”。后来大家推荐他当事务长,负责管理和安排30多个知青的生活。对于一个17岁的孩子来说真是难为他了,两个助手每天负责做饭,但菜米油盐都需要他操心。他带领大家冬天到荷塘挖藕,几天下来,房子堆满了藕。天天吃藕,大家很厌烦。于是,他想心思,今天炒藕,明天蒸藕、后天卤藕,变化着花样让大家吃得快乐。但在农村干农活,天天吃素年轻人受不了,于是有少数人偷鸡摸狗,搞得与农民关系紧张。
他只好挑着篮子半夜步行近20里路到簰洲镇上去买菜,第二天清早再赶回知青点。半夜的田埂小道,荒芜人烟,漆黑一片,偶见坟头磷火闪烁。据他后来回忆,那场景就像蒲松龄《聊斋》里的镜头。
在忙农活之余,他时常抽时间画画,主要是用铅笔画照片。当然,那只是一种爱好,并不知道正规画素描的方法。有一次,他与同样爱好画画的同学郭伯庆在街上看到有一个人画碳精人像,他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于是,他观看了许久,知道了画人像用九宫格的方法。
第二年,一部分有条件的知青陆续回城顶替父母上班去了,也有被招工走了。可怜汪京元父亲去世得早,家里没路子,只好毫无希望的煎熬着下地干活。晚上整晚睡不着觉,躺在球场上看着星星。由于他会画画,被抽调到了大队民办小学当老师,那教室就像张艺谋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中的场景,土坯墙、塑料薄膜窗、树桩桌,即使条件那样差,但他还是喜欢教那些流着鼻涕的小学生作文、写字、画画。学生们也喜欢这位从城里来的知青老师,少数顽皮的学生竞从家里爸爸抽的大公鸡香烟偷一两支给他抽,也有在田里捉鳝鱼给他吃。
一、素描、色彩时期
1977年恢复高考,汪京元考入美术学校开始了正规的美术学习。他非常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异常刻苦地画画,经常画石膏像素描一通宵。
素描虽然接受的是学院式的训练,但一开始,他就偏爱美国画家尼古拉·费钦的素描风格。这种风格与当时国内的主流苏式素描有很大不同。苏式素描强调形体结构的客观光影效果,而费钦的人物素描更多呈现的是主观虚实及线的艺术表现力。据教他素描的周正平老师回忆,那时汪京元在班上画的素描就比较有个性。在画素描过程中,汪京元深切感悟徐悲鸿的“致广大、尽精微”的个中意味。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他一直对素描充满激情。
素描头像 1984年 汪京元
素描半身人像 2000年 汪京元
素描人体 2001年 汪京元
作为美术基础训练,色彩写生从静物到风景虽然有教学要求,但他却喜欢按自己的意愿来,不喜欢按部就班。那时,他尤其喜欢吴冠中的油画色彩。于是,在风景写生时,无论是用笔还是用色,都有点受吴冠中的影响。
色彩风景(张家界写生) 1988年 汪京元
色彩风景(张家界写生) 1988年 汪京元
2015年4月2日
作者:释道明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