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打开APP

西泠2015春拍呈现“文征明蝇头小楷《离骚经 九歌等》册”

2015-06-27 10:14

  文征明(1470 ~ 1559) 楷书 楚辞精品册

  纸本 册页(九页)

  1555年作 22×20cm×9

  出版:1. 珂罗版单行本,民国年间。

  2.《文征明书离骚经》 ,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1987 年。

  3.《墨妙流声——文征明小楷楚辞精品册》,岭南美术出版社,1993 年。

  4.《憨斋珍藏书法展》P10,岭南美术出版社,2006 年。

  著录:5.《文征明年谱》卷八,P655, 百家出版社,1998 年。

  展览:6.“憨斋珍藏书法展”广东美术馆,2006 年2 月26 日至4 月2 日。

  7.“憨斋珍藏书法展”汕头市博物馆,2007 年3 月1 日至3 月15 日。

  说明:鹿坪、诸锦题跋。毕沅、毕泷、李祖年、吴南生等鉴藏。

  自宋代以来, 文人便好言“痛饮读离骚”, 以标举名士风流。明代中叶,当时吴中的风雅主盟——文征明(1470-1559)的“离骚”之癖亦复不浅,他不但曾仿赵孟頫、钱选的风格画过《湘君湘夫人》轴,还因生年与屈原同庚,特取《离骚》开篇之句“惟庚寅吾已降”作印文治印,赫赫钤盖于书画之作上,以致其次子文嘉也依法炮制,取“肇锡余以嘉名”而用之。考其生平,我们会发现文征明对《离骚》的喜爱,尤其是他晚年日常生活的一种寄托,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届86 岁的他,在一首《闲兴》诗中,即曾这样吟咏自己在停云馆中闲居岁月:

  端溪古砚紫琼瑶, 斑管新装赤兔毛。

  永日南窗无客至, 乌丝小茧写离骚。

  此文征明小楷《离骚经 九歌等》册,即书于是年十月二十四日,可以说,正好是他这种闲居生活的绝佳例证。这时的他,已经自京师翰林待诏的职位退官归来近三十余年,告别了宦海的风云莫测、悠游于吴中山水之间,潜心于书画之艺、奖掖后进之学。文嘉在《先君行略》中称述乃父晚年的赋闲生活曰:“到家,筑室于舍东,名玉磬山房。树两桐于庭,日徘徊啸咏其中,人望之若神仙焉。于是四方求请者纷至,公亦随以应之,未尝厌倦。惟诸王府以币交者,绝不与通,及豪贵人所请,多不能副其望。曰:『吾老归林下,聊自适耳,岂能供人耳目玩哉!』盖如是者三十余年,年九十而卒。”寥寥数语中,一个逍遥林下、道气冲然的老者形象,如在眼前。根据传统鉴赏家的看法和目前流传的作品看,文征明自辞官归来后,其绘画确实已经在66 岁左右已经诸法毕备,集其大成;而书法则呈现出不断的进境,他不但诸体兼擅,尤其是在小楷上,可谓愈老愈精、愈造愈淡,似乎完全超越了一般人因年老精力下降的影响,这在中国艺术史上实属罕见。书此小楷《离骚经九歌等》册的次年,文征明自己即曾在一篇《方竹杖记》中

  说道:“余年八十有七矣,而背未鲐、发未黄,灯下犹能为蝇头书,作画犹能为径丈势,殊不自觉其为老也。”

  古人论工书者,如不善小楷,就难称得上真正的书家。文嘉又在《先君行略》叙述乃父学书的道路与小楷的造诣时曾道:“公少拙于书,刻意临学,亦规模宋元,既悟笔意,遂悉弃去,专法晋唐。其小楷虽自《黄庭》、《乐毅》中来,而温纯精绝,虞、褚而下弗论也。”文嘉作为明代可数的著名鉴赏家之一,其对乃父的小楷的造诣评价,可以说不但是超越感情而相当公允的,而且是颇为自信的——这就是我们为何在其家刻的《停云馆帖》中,可以看到两卷《黄庭经》:一是首卷中王羲之的、一则是末卷文征明所临的。从整个小楷演变的历史来看,文征明确实是继二王、虞、褚、赵孟頫之后能够别开生面的小楷大家。当然,文征明之深于此道,有着苦心孤诣的经历:从83 岁时所书《醉翁亭记》(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后面的一段颇为隽永而形象的跋语中可见一斑:

  余于梅韵堂,展玩右军《黄庭经》初刻,见其筋、骨、肉三者俱备。后人得其一忘其一,即唐初诸公,亲睹右军墨迹,尚不能得,何况今日。至其冰姿玉质,宛如飞天仙人,又如凌(临)波仙子,虽久为规抚,而杳不能至。近余且屏居梅韵斋中,案头日置《黄庭经》一本,展玩逾时,倦则啜茗数杯,否亦握卷引卧,再日类然。如是者数月,而右军运笔之法,炙之愈永、味之愈出,几为执笔拟之,终日不成一字…

  目前,根据公藏机构流传作品的情况,文征明小楷风格,最为典型的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宽绰一路,此路主要因受到钟繇《宣示表》、王羲之《黄庭经》、以及元代倪瓒风格的影响而来,其例如45 岁所书《石湖花游唱和诗卷》(江西省博物馆藏)、61岁所书《前赤壁赋》页(北京故宫博物院藏)、84 岁所书《过秦论》(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其二是瘦挺一路,此路主要是因受到王羲之《乐毅论》、王献之《洛神赋》以及元代赵孟俯而来,其例如42 岁书《太上常清静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65 岁《莲社十八贤图记》(山东省博物馆藏);其三是古拙一路,此路简化运笔的顿挫与波挑,其渊源乃自王羲之《黄庭经》化出,还可能是受到赵孟俯学习版刻书的启发,其例如83 岁书《醉翁亭记》(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赵孟頫86 岁所书《后赤壁赋》页(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从时间上可以看出,文征明一生小楷的风格路数可谓不拘一格、前后参错,显示出他以变通求法的观念。

  此《离骚经 九歌等》册,内容为屈原《离骚经》、《九歌》六首(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司命、山鬼)《九章》一首(涉江)、及《卜居》、《渔父》。其书写风格,显然可以归为上述典型类型之第一种:即宽绰一路,风格渊源主要因受到钟繇《宣示表》、王羲之《黄庭》、以及元代倪瓒风格之影响,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84 岁所书《过秦论》笔法最为接近。而此册独到之处还在于,从章法上讲,他不像平时那样画界格来书写,而整体端雅整齐,行气自然流贯;结体则横向舒展,于平正之中求意态,在此正好印证了他自己的说法:“小字贵开阔,字内间架,宜明整开阔,一如大字体段。”运笔则工稳沉静,从容不迫,于整练之中,虚和舒徐之气浮现毫端,尤其横画起笔细若针尖麦芒,势若游丝飘忽于晴空。通篇字形大小如一,确如蝇头,乃属其小楷作品现存传世最小者,足见其工夫之炉火纯青,让人想象其明窗净几之下神怡务闲之况。

  此小楷《离骚经九歌等》册, 第一开作者钤有“停云”白文印、末开钤“征明”朱文长方印、“衡山居士”白文印。篇后作者跋曰:“余自年来多病习懒,旧业荒废。每见古人遗墨,便足相叹赏,几不可了。自念髦衰,于此道渐远,或笑八十老翁旦暮人耳,何可以自束耶?双梧以素卷书久矣,稽之箧笥,今岁检出书此。然比来风湿交攻,臂指拘窘,不复向时便利矣。”类似的修辞方式,在故宫博物院藏《赤壁赋》页后的跋语上我们也可以读到,乃是文征明应酬友人时一种常见的自谦套语。其中提到上款为“双梧”,据周道振《文征明年谱》卷七嘉靖二十四年(1454)年条记载:“闰正月十一日,游玄妙观,历诸道院,晚登露台,乘月而归,有诗七首,写寄道士双梧”云云,此册当即应其所请而作。

  此小楷《离骚经 九歌等》册尚存明代旧锦面板装裱,流传有序,迭经名人鉴藏。册后有“睢阳袁氏珍藏印记”,盖明末曾为大鉴藏家袁枢家藏;入清曾为金石学者毕沅及其兄弟毕泷所藏,有其“毕氏家藏”、“秋帆过眼”、“毕沅赏鉴”、“毕泷审定”等印,册后有乾隆时画家赵成穆(1707-1762,号廘坪,高其佩弟子)与乾隆初博学鸿词诸锦(1686-1796)题跋,当即为毕氏兄弟请题,赵氏以为乃文书小楷之冠,诸氏则首赞文氏人品乃庄子所谓“葆光”之人,次则点出此作之“游丝袅空、细筋入骨、锋杀毫芒首尾一贯”之技,可见二人评价之高;其后此册归光绪甲午进士、藏书家李祖年 (1869-1928),钤有“ 武进李祖年所得金石书画印”;近代归广东番禺女史、南社社员朱兰英所藏,有其“朱纫秋鉴赏”、“朱氏定心养性之斋”诸印。朱氏之后,此册归吴南生先生所藏,当代鉴赏家启功与刘作筹曾为之鉴定。1987 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2 年岭南美术出版社先后出版。

  书写此册小楷的这年,对文征明来说也是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年份:在这一年五月,家刻《停云馆法帖》卷五“元明人书”摹勒上石,即这一明代首屈一指的私家法帖功将过半;也是约在这一年,后来继文征明主持吴中风雅的王穉登从游门下;也正是在一年,明末代文、沈吴门派而起的松江画派宗师董其昌出生。撇开这些后来在美术史上非同小可的事件不论,在文征明自身,书写小楷本身已经是一种日常闲居的修炼:亲接文氏风范的王世贞,在《弇州山人四部稿》曾记文氏早晚必书小楷一篇为日课,即可见其积学之功。惟自清代康熙、乾隆宫廷以来对于赵孟俯、董其昌、文征明的偏爱,使得传世文征明小楷的代表作大多出于清宫而现收藏在公藏机构,相对而言,民间流传文征明的小楷作品,则稀若星凤、难得一觏。故此蝇头小楷《离骚经》册的现身,因其在反映文征明小楷风格的样式与闲居的心境上,具有着典范而特别的意义,可谓弥足珍贵。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潘文协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