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生命的寓言——袁侃作品展”展览布展完毕,明天下午开幕
2018年12月7日下午3:30,“生命的寓言——袁侃作品展”将于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长宁区金珠路111号)拉开帷幕,该展由上海油画雕塑院主办,是上海油画雕塑院第四届雕塑学术系列展之一,油雕院理论研究室主任江梅担任该展策展人,展期为2018年12月8日至23日。
袁侃,出生于1970年代,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现供职于上海油画雕塑院雕塑创作室。袁侃的创作一直以来非常注重个人体验以及随之延展出的相关社会性思考与批判,他的作品体现了自身的情感、记忆与时代生活之间的某种交叉共构关系。“寓言”是他喜爱的一种表达形式,他善于将自己的观点和态度通过塑造一系列具有特殊内涵与意义的“生命形象”(通常会是动物的形象)来进行传达,如他近年来为人们所熟悉的“熊猫”系列。2014年在上海油雕院美术馆举办的个展“明天的寓言”中,“熊猫”作为具有象征性和隐喻性的文化符号,以雕塑、装置并置的方式,将艺术家对现实和未来的忧虑与省思做了一次形象化、场景化的生动展演,引发了观者对于自身所处的现实以及未来的再次思考。
此次“生命的寓言”个展是袁侃继四年前“明天的寓言”个展后,继续出发,展开对生命的存在及境遇进一步追问、反思和探讨的又一精彩视觉呈现。虽然都是以构筑戏剧化的场景来暗喻或指涉充满危机与不安的当今现实世界,但与“明天的寓言”展中通过单个或集群出现的拟人化的“熊猫”形象有所不同,此次展览更像是一个由多种“野生动物”共同“出演”的多幕剧。步入展览现场,犹如进入一个“动物剧场”,时而祥和平静,温情诗意,时而惊心动魄,暗藏杀机。恰似对应今天人类以及世界处境的复杂与多变,表面活色生香实则危机四伏。全球化浪潮之下,人类的宗教、信仰、政治、科技、文化、经济都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有些在不断的边界消弭融合中形成紧密的共同体,有些却在不断筑起新的高墙或产生新的裂痕令世界有陷入分崩离析之虞。
而“生命”(自然)本身,如此灵性又独特,体现了造物的神奇,也显示了演化的力量,是所谓物竞天择的产物,今日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艺术家袁侃通过对自然界动物生命的细致观察与敏锐理解,将自身对于现实的忧思与关切投注其上,塑造了多种不同情感和性格倾向的动物角色,从而在美术馆的空间中上演了一幕幕跌宕起伏的剧情。顶球玩乐浑然不知危险将至的海狮,露出巨大背鳍的鲨鱼群,围成一圈潜伏水中的河马,由低向高列队前行的企鹅,独舞的犀牛,以及童话故事里手指悬挂衣物的旗杆(十字架型)悲泣的彼得兔,它们既形成相对独立的现场,又显然处于一个系统性的叙事场域之中。而两只具有某种征兆意味的乌鸦,墙上数幅面相夸张的鸵鸟肖像,展厅角落里的沙漏装置,则提示、丰富并深化着剧情的内涵和意义。真实-幻境、动物剧场-社会景观、生命法则-科学竞技、时间空间-现实世界……意象的交错与重叠,渐次吸引观者沉浸其中,在视觉的激荡中不断展开想象,并进入内在的反思。
写实的塑造手法,手工涂绘的方式,材料属性的对比,细腻或粗砺的表面处理,形象之间的组织和关联,体现了艺术家深思熟虑后的综合把控。艺术家不仅是角色形象的塑造者,实际上也是这场关于生命的寓言剧的编剧和导演。在美术馆这一特定场域中,借由奇异、梦幻、野性、荒诞场景的营造来映射并观照我们人类在今天所处的复杂境遇,艺术家自身的态度和批判性立场在此过程中亦得到含蓄而有力地表达。
“生命的寓言”,大幕即将拉开,让我们拭目以待。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